基本上美國培訓班還是針對亞裔家庭,本土美國學生似乎並沒有上補習班的傳統,即使有,通常也是主科之外的,或是真正有特長的孩子需要提升自己。
史密斯經營了二十年的健身中心最近終於關門了。裝修工人開始進駐這間大房子,下一個接手的租客是一個叫「哈佛學院」的補習社。這條街是舊金山東南的社區中一條典型的商業街。二十多年前,這個社區百分之九十的居民是黑人,現在,百分之六十的居民是華人。從前,這裡有一個健身中心,一個三文治店,兩個酒吧,三個小咖啡館。現在三文治店變成了「尖東點心鋪」,一個酒吧變成了「香港茶餐廳」,一個小咖啡館變成了「北越牛肉粉」,另外兩個小咖啡館變成了「茶道珍珠奶茶中心」,每天一大堆青少年排隊買珍珠奶茶,23歲的老闆鮮黃色的藍博基尼就醒目地停在其中一家店門口。現在,健身中心即將變成補習社。
在美國,華人聚居的社區基本都朝著上面的方向發展。而任何一個華人社區,都離不開至少一家補習社。在某些要靠入學考試才能進入的學校附近,比如紐約的全美四大公立名校之一的斯岱文森高中附近,補習社竟然成了一個重要產業。
有位畢業於斯岱文森高中的校友,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曾經開玩笑地說,假如斯岱文森高中關閉了,當地補習產業會有幾百人因此失業,紐約的經濟受到的打擊不亞於一場金融危機。當我們知道斯岱文森高中的學生超過百分之四十是亞裔,對他說的話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美國教育裡面並沒有「上補習班」的傳統,原因是:
第一:美國人不相信「不要落後於起點」,相信的是「不要落後於終點」。
所以,全球排名靠前的大學全在美國,而美國的幼兒園,小學生全在玩。剛剛通過的全美統一課程標準要求學前班4、5歲的孩子要掌握英語(課程)拼音,就已經引起教師家長一片討伐聲,說剝奪了孩子的童真,沒機會給孩子們玩了。甚至初中,還有家長組織了「廢除家庭作業」的聯盟,找了很多教授專家,寫書證明家庭作業對孩子心理的殘害,在各地公立學校推廣「不佈置作業」的運動。
既然沒有人害怕自己的孩子將來因為不會外語(課程),不會奧數,不會音樂,不會才藝而比別人差,當然就不會有人把孩子從小往補習班送了。
第二:美國的絕大部分公立學校是13年全免費義務教育,就近入學。
無論是上小學,小升初,初升高,全都不用考入學試。想上好學校,只要有錢能買或者租好學校附近的房子就可以了。舊金山更好,是社會主義的做法:越窮,越能進入好學校。住在越窮的社區,家庭收入越低,越能進入好學校。越有錢,住在越好的社區,越難進入名校。既然是按地段升學,搞定學區房就好了,根本就不需要上什麼補習班。
第三:在美國讀書比在中國容易。
在中國,我們經常看到新聞說小學生的家庭作業、假期作業如何難倒教授,甚至連大作家王蒙都不會做孫子的語文作業等等。
在中國讀過書的人都知道,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課學會了老師講的東西,課後認真複習,根本就不等於會做家庭作業,更加不等於考試會得到好成績。然而,在美國,小學大部分是沒課本的,老師的評分只有三級:優,良,多努力。學生基本玩著玩著就一年。
老師上課,外行看著熱鬧,學生也有時候搞個「研究」,寫個「論文」啥的,看上去挺「素質」,其實真實過硬的東西沒學到多少(人家根本就不要求學,學了也會忘記,白白浪費時間)。到了高中才是玩真的,某些科目,尤其是大學的課程在高中上那種,學生得玩命學習。
然而,在美國高中,任何正常智商的人,只要上課認真學習,課後認真複習,做作業,一般拿個A是沒有問題的,完全不存在「上課學會了,仍然不會做作業,考試成績差」這樣的問題。花錢上補習班完全沒有必要。
第四:美國的反智傾向在公立學校中非常普遍。
一個讀書很厲害,學習成績很好的人,往往是被孤立被歧視被欺負的,被稱為「Nerd」,就是「書蟲」,「書獃子」的意思。成績一般,可是會打籃球,在校橄欖球隊當四分衛,或者是校搖滾樂隊主唱,受歡迎的程度最高。因此,美國孩子放學以後最多的課外活動就是體育活動,假如要上「補習班」,「培訓班」,也是跟體育活動有關的。而課後的體育活動,是非常專業化的,有定期的聯賽,升級,越高級,花錢請教練就越貴。美國的奧運金牌那麼多,全都是美國人民用錢通過大規模群眾性課後體育專業訓練堆出來的。既然沒有喜歡當「書獃子」,補習班當然就沒有市場了。
第五:美國的階級觀念比較穩定,一般人基本上世世代代都滿足於自己所在的階級,很少有「非分之想」。
於是,我們經常看到在一個地方,富豪的子弟都上私立高中,中產子弟上好區的高中,勞工階層子弟上普通高中,大家都「知足常樂」。只有華人移民來到了,才會拚命把孩子往富豪私立高中送,或者督促孩子上補習班,去考明星高中之類。因為美國的勞工子弟很少會試圖擠進明星高中或私立名校,他們自然也就不會去上補習班希望提高自己的考試成績。最重要的,是要通過考試錄取的公立中小學校在美國根本就是鳳毛麟角,即使想去,也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有。
說了什麼多,美國的培訓班、補習班是不是就沒有生存空間呢?當然不是!開頭我們已經說了,東亞國家地區有傳統的補習文化,因此,華裔和韓裔聚居的地方,補習社一家接一家地開,有這個需要。尤其是SAT或者ACT補習,動輒幾千美元一次的課程,生意非常好。
針對美國名校對課外活動和領導才能的要求,這些補習社還搞包裝,比如組織學生去非洲救濟戰亂的難民,到中國的地震災區賑災等,說成是學生自己組織的社團活動,來達到美國名校青睞的「改變國際」領導才能和課外活動。
除了為升學準備的補習社以外,美國還有專門為天才兒童準備的培訓班。比如地區奧數班,就是一些數學天才去尋求更系統的訓練和更挑戰自己的機會而去的。但是,這些培訓班和補習班完全是以興趣為原則,假如不是天才,家里根本就不會專門去找這樣的地方,把孩子送去那裡。
很多人都不知道美國也有奧數班,也有少年股票投資營。但是,到了每年的英特爾科學大獎賽的時候,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入圍的中學生,有研究癌症基因的,有研究中國股票的,有解決數學猜想的,有建立數學模型研究電腦運算的……這些就是來自於各種興趣培訓班了。
美國教育是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教育。學生們不需要為了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而去上補習班或者培訓班。
責任編輯: 慧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