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豬怕壯(圖)
一、人怕出名 豬怕壯
房琯,唐代的河南人,字次律。玄宗(李隆基)奔蜀,官文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相當於宰相)。肅宗(李亨)立.多參與決斷朝中機密事務。房琯有重名,但疏闊,好大言。至德元年,自請領兵討伐安祿山.戰於陳濤斜,全軍覆沒。後因虛言浮誕,貶為邠州刺史。寶應二年,召拜刑部尚書,死於途中。
《唐書•房琯傳》 記載: 房琯用「忠義」二字,來激勵自己,因一句話感悟了皇帝,當上了宰相。他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史家在評論他時,指出:由於他自大,喜愛講大話,朝廷對他又用非所長(不該用他統軍討賊),以致弄得兵敗遭貶。這是房琯的教訓!一個人的名氣很大,為人處事更難。名氣大,人們對他的期望也越高,他做的事,如果與人們的期望不相符,人們對他的怨恨,也就越深。所以,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做人還是要謙慎為好。
二、不要太出風頭
《唐書》記載: 劉延祜考中進士後,補為渭南縣尉。他有理事的才幹。在縣吏中,是個冒尖的人物。
李勣告誡他說:「你年紀不大,就有美名,應該注意謙卑,稍稍地控制一下自己,不要太出風頭。」
三、默忍卑勤,一舉成名
《金史》記載: 元好問,字裕之,十四歲跟從陵州的郝晉卿學習,不用心於科舉之事,學問淹貫經史百家。學了六年,終於完成學業。於是游太行,渡黃河,寫了《箕山琴臺》等詩。禮部趙秉文,看到元好問,與他交談後,認為:近代文人,沒人能和他(元好問)相比!
從此以後,元好問的名聲,震動京城。這是元好問埋頭苦學六年,默忍謙卑的結果。
四、逃避名聲的人
《宋史•徐中行傳》記載: 徐中行,字德臣,臨海人。宋徽宗崇寧年間,郡太守李諤,因書信而推薦徐中行。當時正值章惇、蔡卞等佞臣執掌朝政,徐中行每當聽到徵召自己的命令下達,就淚如雨下,他燒燬了自己寫的所有文章,隱居到山中。
有人責備他,說他是「逃避舉薦,以邀取名聲。」
徐中行說:「人如果沒有善行,與禽獸有什麼兩樣?如果我因書信,而被舉薦為官,並且在姦佞的長官手下辦事,那些未被推薦的人,就會說我不是人。我是想逃避名聲,而不是邀取名聲!」
五、「桃杏嫁東風」的張郎中
《過庭錄》記載: 都官郎中張先的《一叢花》詞,盛傳一時。歐陽修特別喜歡這首詞,遺憾的是未見張先其人。
張先家在南方,有一天,因事來到京城,前去拜謁歐陽修。守門的人通報給歐陽修,歐陽修忙得連鞋都來不及提,就迎出來,喜出望外的說:「這是‘桃杏嫁東風’的作者張郎中啊!」
六、真是名不虛傳
《北史》記載: 薛道衡出使陳國,寫了一首《人日》詩。當他寫了頭兩句「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時,南方人都嗤笑他。及至讀到他寫的後兩句詩「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時,陳國人驚嘆地說:「寫得好!真是名不虛傳啊!」
七、東南的珍寶
《晉書•褚陶傳》記載: 褚陶,字彥先。張華看到他後,對陸機說:「你們弟兄二人是龍躍雲津。再看褚彥先,則是鳳鳴朝陽。我原以為東南的珍寶,已經沒有了。沒想到,又看見了褚彥先!」
陸機說:「您只是還沒有見到那些不鳴不躍的寶物罷了。」
張華說:「所以,我才知道:有德的人家,不會孤獨;山河中的寶物,不會匱乏。」
八、在辯論中顯示才華
《世說》記載: 許詢年輕時,人們都把他與王修相比。但是,王修驕傲自滿,十分不快,認為許詢不行。
有一次,朝中名士們和支遁(人名),都在會稽西寺,論道談玄。王修也在場。
許詢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就趕到西寺,與王修辯論,以決出優劣。當場,王修多次被許詢難倒,因此,王修心悅誠服地向許詢致敬。
(均據清代程維周《人鏡類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