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逝世90年 百人赴南京追思(圖)


(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3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黎紫曦綜合報導)3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逝世90週年紀念日,江蘇省、南京市百名民眾聚集在南京紫金山腳下,紀念孫中山為中華民主革命事業開創的歷史功勛。

南京是孫中山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地,1929年6月1日,孫中山的遺體亦被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中國大陸媒體報導,3月12日上午九時,百名各界人士為紀念孫中山,從其手書「博愛」坊下出發,拾級而上。392級台階,代表著當年中國有3億9千2百萬人口。

當日,在孫中山漢白玉坐像前,各界人士獻上花籃後三鞠躬,並環繞孫中山靈柩一週。

孫中山是唯一一位受到兩岸民眾共同敬仰的領袖。同日,上海、廣州、中山、臺北等地均舉辦了多種紀念活動。

兩岸敬仰孫中山 三民主義救中國

孫中山生前以推翻滿清為志,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作為建國理想。1924年,孫中山在生前最後一次演講中提到,「如果能把三民主義詳細來讀過,詳細來瞭解,那麼,諸君就懂得怎麼樣來立志救中國。」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積勞成疾,臨終仍喊著「和平」、「奮鬥」、「救中國」,他的政治遺囑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政治家、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創黨人。孫中山名文,號逸仙,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人。孫中山14歲時隨母兄赴檀香山,首度接觸西方文明及基督教義,開闊了心胸與眼界,年輕時於香港習醫,常與楊鶴齡、陳少白、尤列等人暢談革命,人稱四大寇,1892年以第一名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

孫中山1894年在檀香山創立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1896年孫中山在倫敦被駐英公使誘捕幽禁,幸經英國老師康德黎等人營救脫險。1905年改組成立同盟會,並正式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作為建國理想,歷經17年奮鬥,10次起義失敗,終於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史稱「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訂立1912年為民國元年,元月1日為中華民國開國之日,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孫中山在「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書」中強調,「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

1912年1月11日,各省代表會議通過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為綱領,以南京為臨時首都,以紅黃藍白黑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象徵五族共和之意。

本文留言

作者黎紫曦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