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電游大大增加猝死率(圖)
近些年來有關電游競技職業選手運動員猝死的案例頻發,職業選手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每天高負荷的訓練,遊戲,直播對於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2014年12月23日凌晨,多位職業電競選手相繼發表微博,稱馬來西亞籍DOTA名將魚人哥「Sharky」已不幸離開了這個世界。Sharky是現在流行的鳥運瓶戰術的創造者。Sharky時年僅24歲。
守衛遺蹟,簡稱DOTA,是一種多玩家互動的電腦遊戲,這種遊戲是非常流行於泰國,菲律賓和中國以及北歐的國家。兩個隊,通常由競爭的五名選手,與他們個別控制的「英雄」,每個英雄都有不同的技能,他們的戰鬥是為了摧毀對手的「遺蹟」,這是一個魔獸爭霸為基礎製作出的地圖。隊員有一個非常嚴格的訓練計畫。每週四天,他們在晚上8點開始訓練大約6小時,一般在凌晨2點結束訓練。
電子遊戲發展史
世界第一個叫做《陰極射線管娛樂裝置》的設計由湯瑪斯·T·溝史密斯二世(Thomas T. Goldsmith Jr.)與艾斯托·雷·曼(Estle Ray Mann)在美國專利註冊。專利於1947年1月25日申請並於1948年12月14日頒布。1951年2月,克里斯托弗·史差切(Christopher Strachey)試著運行他為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裡的PilotACE電腦所寫的《西洋跳棋》的程式。該程式超過硬體記憶體容量,後來在10月,Strachey為位於曼徹斯特的機器──配備較大容量的記憶體──重新編寫他的程式。
1958年威廉·辛吉勃森(WilliamHiginbotham)利用示波器與類比電腦創造出了個遊戲。透過適當的命名:《雙人網球》,它用來在紐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供訪客娛樂。《雙人網球》顯示了個簡化的網球場側視圖,其賣點在於一個重力控制的球得打過「網」,而不像其後繼者《碰碰彈子臺》那樣的上視圖。該遊戲提供兩個盒子狀控制器,兩個都配備了軌道控制旋紐,以及一個擊球的鈕。
電子遊戲專用機產生在70年代初。1971年,一個還在MIT(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的叫諾蘭·布希納爾Nolan Bushnell的傢伙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個業務用遊戲機,這個街機遊戲的名字叫《電腦空間》(Computer Space)。《電腦空間》的主題是兩個玩家各自控制一艘圍繞著具有強大引力的星球的太空戰艦向對方發射導彈進行攻擊。兩艘戰艦在戰鬥的同時還必須注意克服引力,無論是被對方的導彈擊中還是沒有成功擺脫引力,飛船都會墜毀。這臺業務機用一臺黑白電視機作為顯示屏,用一個控制柄作為操縱器,擺在一家彈子房裡。
他在《電腦空間》推出的次年,和他的朋友Ted Dabney用500美金註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這個公司就是電子遊戲的始祖——Atari(雅達利)。世界上第一臺被接受的業務用機就是Atari推出的以乒乓球為題材的遊戲Pong,據說當年Atari的工程師把這臺機器放在加利福尼亞Sunnyvale市的一家彈子房內,兩天之後彈子房的老闆就找上門來說機器出了故障,無論如何不能開始遊戲了,雅達利的人前去檢修的時候,驚訝地發現了造成故障的原因——玩家投入的遊戲幣把這臺機器塞滿了。因為「pong」的編程結構並不複雜,很多電子技術愛好者在自家車庫都能焊接出來,所以一時間全美國各種「pong」橫行。
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說,《電腦空間》都意味著電子遊戲產業的開始,因為它是第一臺專門的遊戲機,是第一個讓大眾接觸電子遊戲的工具。而之後Pong的成功,標誌著電子遊戲開始作為一種娛樂手段,被大眾認可並接受。1977年雅達利正式公布了自己的第二代遊戲機系統,"雅達利2600",這臺遊戲機改革了美國人的家庭生活方式。直到任天堂正式進入遊戲市場,電子遊戲產業的興盛期開始了。到了2007年,美國的電子遊戲產業收入達到了約為95億美元,2008年為117億美元,2010年達到251億美元(ESA的年度報告),並與電影業競爭成為世界上最獲利的娛樂產業。
電子遊戲家用主機(Console)是最常見的遊戲平臺。常見的家用主機:Famicom(即紅白機)、SuperFamicom、SegaMegaDrive、PC-Engine、Nintendo64、SEGASaturn、Sony的PlayStation系列、Dreamcast、Gamecube和Microsoft的XBOX系列。掌上主機(Handheld)是1980年代後期以後,個人使用的行動化(mobilization)電子元件成為一種潮流,例如行動電話,而新形成的一種消費模式,當然各遊戲廠商也開發了可以攜帶的遊戲主機。常見的掌上主機:GameBoy系列、PlayStation Portable(又稱PSP)、Nintendo DS。街機(Arcade)即是流行於街頭的商用遊戲機,以此名稱別於個人電腦和家用遊戲機。著名的機版有Capcom CPS-1與CPS-2、SNK Neo-Geo、Sega的Model系列和Naomi系列。
電子遊戲讓人瘋狂
電子遊戲一誕生就受到廣大中小學生的喜愛,有的學生一玩就是幾個小時,流連忘返。電子遊戲的節目大都是炮戰、轟炸、格鬥、追捕之類,場面驚險緊張,瞬息萬變。這對中樞神經系統將是一種惡性刺激,可使神經紊亂,嚴重破壞學習與健康。室內高強度的音響噪音可使人的聽力疲勞和減退,可導致耳聾;遊戲機屏幕可發出微量的X射線,可對眼睛及人體各種器官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另外,遊戲室室內空氣十分齷齪,在這樣的場合裡玩耍,對身體是十分有害的。
不久前上海的一位大學生在網上連續玩了10個小時遊戲後,被醫生診斷為「光敏感性癲癇」。仁濟醫院癲癇外科診療中心根據對1000多例癲癇患者的臨床診療統計表明,近幾年,由長時間使用電腦、觀看電視、打遊戲機等誘發的癲癇病例屢見不鮮,這部分患者年齡大多集中在20餘歲至40餘歲之間,大約佔癲癇患者的1/3左右。研究表明,癲癇發作是由大腦皮層異常興奮引起的,誘發因素多種多樣,包括疲勞、興奮、氣味和光刺激等。其中,由閃爍的光線刺激誘發的癲癇在臨床上被稱為「光敏感性癲癇」。有關此類疾病的最著名事件要算1997年日本兒童的集體癲癇發作。當時,電視臺播放動畫片《皮卡丘》,由於畫面強烈閃爍和色彩急劇變化,當晚共有近700名日本兒童因癲癇發作就診。後來,陸續有青少年因玩電子遊戲而癲癇發作,因此又有人稱此類疾病為「任天堂癲癇」。
電子遊戲傷害身體
電子遊戲除了對人的心理造成嚴重的損害,還會對生理造成負面影響。「滑鼠手」是指網路遊戲迷或那些在工作中必須使用計算機的人每天重複在鍵盤上打字和移動滑鼠,易引起「腕管綜合征」,俗稱「滑鼠手」。腕管綜合征的主要症狀表現為正中神經分布部位出現感覺異常(主要是拇指、食指、中指掌側),隨症狀加重,患者會在夜間出現疼痛和感覺異常,如果症狀持續發展,可使正中神經進一步損害,引起皮膚感覺缺失和魚際肌肌力減退,對指活動乏力,晚期可有魚際肌萎縮。
為了預防「滑鼠手」,平時應養成良好的坐姿,不論工作或休息,都應該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勢。使用電腦時身體應正對著鍵盤,避免手腕過度彎曲緊繃;把椅子調整到最舒適的高度,坐下時使雙腳能正好平放在地面;保持手腕伸直,不要彎曲,但也不要過度伸展;肘關節成90度;此外,要注意間斷休息,做做手指關節的伸展活動。腕管綜合征的治療,腕管可用熱療、按摩及充分休息3週左右,特別要減少引起疾病的手工勞動。治療無效或反覆發作時,應做腕管切開手術,可在腕關節鏡下得到微創治療。
不少人患有乾眼症,又稱角結膜乾燥綜合征,這是由於長時間注視電腦屏幕,眨眼次數減少引起的,正常人眨眼間隙大約5-6秒鐘,而這些注意力高度集中於電腦的人,其眨眼間隙可高達30秒之長,而且眨眼程度不完全。這樣,人眼前保護眼球的淚水被空氣蒸發,導致角膜和結膜乾燥,會引發角膜炎、結膜炎等一系列眼部疾病,特別是處於空調環境或配戴隱形眼鏡的人,乾燥症狀更加明顯。為預防乾眼症,最好是在用電腦期間,下意識地完全閉眼,長期用電腦時可取下隱形眼鏡,休息時用熱毛巾局部敷眼,程度嚴重者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運用人工淚液。使用電腦需注意休息,注意遠眺,同時需注意室內光線。
據衛生部門一項調查表明,每天使用電腦超過4小時者,81.6%的人的脊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側彎。脊椎側彎是指在兩腳長短差距大於0.3厘米時,全身脊椎有3個以上脫位。電腦族脊椎側彎部位以上段胸椎和肩胛骨為主。脊椎錯位不但令關節失去功能,影響靈活性,肌肉抽緊劇痛和乏力,胸悶、脖子痛、腰痛、膝痛、腳麻等症狀。使用電腦時要避免長時間盯著屏幕,必須保持正確坐姿,每20∼30分鐘要有1∼2分鐘的小休,做一下頸部及軀幹的伸展運動,讓身體各部分肌肉得到鬆弛,每週最少做2∼4小時運動。要調整好電腦顯示器和坐椅的相對高度,電腦屏幕上端最好不要高過眼睛,以免人們不自覺地仰著頭看,引起頸部疲勞。
查爾斯·楊,45歲,美國的一名外科醫學博士,在克利夫蘭診所進行運動醫學研究。2008年底,他用Wii fit健身遊戲機在自己身上做了一個實驗。實驗中,他花了1個小時進行各種力量和平衡練習。「我在虛擬的小徑中跑步,進行彎道滑雪,轉呼啦圈,甚至還走虛擬鋼絲。我用盡力量蹬動自己的雙腿、轉動自己的腰部,努力獲取最高的遊戲得分。最後,我發現自己肌肉受損,渾身疼痛不已。」美國通過對外科醫生和運動醫學專家進行採訪後發現,由於(過度)使用Wii遊戲機而造成肌肉勞損和腫脹的案例在各個年齡層都大有人在,而且是全國範圍的普遍現象。
由於Wii遊戲而造成的肩部或膝部疼痛通常被稱為「Wii肩」、「Wii膝」(類似於「網球肘」)。所有這些都可以統稱為「nintendinitis」,泛指玩任天堂(Nintendo)遊戲控制器造成的疼痛。 「這就好比滑板、滑雪板,都是最新的時尚,但同時也是造成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紐約長老會醫院—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威廉·N.·萊文博士說道。「Wii遊戲能夠增加人們的運動量,促進人與人的互動,這是好事。」曼哈頓外科專科醫院運動醫學醫生布賴恩·哈爾佩恩說道,「然而,不好的地方是,一旦人們沉溺其中,就會過度運動那些平時缺乏鍛練的身體部位,從而造成勞損。」
據美國LiveScience網站報導,一位紐西蘭的年輕人在連續玩了四天索尼遊戲機後腿上患了血栓,並且這足以對他的生命造成威脅。醫生說,玩遊戲機,甚至包括長時間的靜坐都有可能增加人們患靜脈血栓(DVT)的風險。玩遊戲而導致深靜脈血栓的患者越來越多,一位英國20歲的年輕人在假期每天花費12小時玩遊戲,結果在假期之後遺憾去世了。
據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血管外科的邁克爾博士介紹,曾經有一位31歲的畫家,每天都花費8小時以上坐在床上玩遊戲機。在如此的第二天,他只是發現自己的左下肢有些疼痛和腫脹。接下來的日子裡他感到了越來越多的不適,但是沒有引起他的重視。結果在連續玩了4天後,疼痛讓他不得不去醫院就醫,在經過醫生的檢查後發現其腿部有多處血液凝塊。
醫生告訴我們,長時間玩遊戲、坐飛機或者汽車都是很容易形成血液凝塊的,因此他建議大家在坐了2到3個小時後,應該起來運動一下,並且喝足夠的水,以此讓血液能夠流動起來。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有大約30萬至60萬人患深靜脈血栓並最後形成肺栓塞,而其中的6萬人至10萬人就因此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