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薩斯(網路圖片)
馬爾薩斯循環理論(Malthusiancircles)是指人口變動與實際收入變動成反方向的變動, 人口的增長引起勞動生產率的下降, 從而引起實際收入降低,生產力的下降,於是飢荒、瘟疫出現,使人口急劇減少,人均佔有耕地的大幅度回升,收入又再度回升,然後生產力的發展又使人口快速提升,然後收入又開始下降,然後又是飢荒和內亂……這就形成了循環,下面來看明朝是如何滅亡的。
讀過不少明史,包括《明朝那些事兒》,發現一講到明朝滅亡,都大義凜然說,罪在政治黑暗與制度腐敗。這結論,你要琢磨,屬於「帝國行政史」,其實大而無當,不怎麼靠譜。
明代滅亡,清軍只是外因,根本原因是李自成與張獻忠兩股農民軍。農軍哪來的?來自陝北延安。李自成與張獻忠都是陝北人,骨幹也以陝北飢民為主。
為何陝北鬧飢荒?因為地主兼併土地,民不聊生?不對。陝北土地貧瘠,以小農為主,地主不多,而且地主多數是好的。他們沒比普通農民多幾畝地,要是鬧旱災,他們也一樣束手無策。其實,飢荒的原因很簡單:明末人口逼近2億,而糧食增長的空間耗盡,難以負荷,各方面都出現崩潰的徵兆。
與此同時,西北(特別是陝北)的軍人及預備役軍人很多,是明軍的兵庫。全世界,軍人都是必須安撫的,就是現在美國,招公務員也優先照顧退伍軍人。然而,西北明軍活得實在很慘。崇禎時,都督盧像升巡視邊防後給朝廷匯報西北軍人慘狀:「今逋餉愈多,飢寒逼體,向之拿錢借債,勉制弓矢槍刀,依然典賣矣。多兵擺列武場,金風如箭,餒而病、僵而僕者紛紛見告矣。每點一兵,有單衣者,有無絝者,有少鞋襪者,臣見之不覺潸然淚下。」實際上,明亡之前二三十年,部隊因為欠餉嘩變的屢見不鮮。
難道明朝官員沒腦子,故意開罪軍人?不是。農軍起義之初,總督楊鶴計畫招撫,出糧賑濟。農軍一聽政府有糧食補助,便偃旗息鼓,招撫受降,不鬧事了。但陝北多少人,多少張嘴,政府賑濟得過來?本來賑濟就杯水車薪,再碰上剋扣,「所救不及十一」。最後陝北義軍捲土重來,席捲南北,也就天下大亂,不可收拾了。
如果農軍是普通農民,政府或許可以動用職業軍人擊敗,但農軍的骨幹也是職業士兵,明軍就打不贏了。原因很簡單:同為職業軍人,一邊是有飯吃的官軍,另一邊是快餓死的叛軍,你說誰的鬥志強?而且,官軍也鬧糧荒,不少官軍跟農民軍打著打著,餓極了,也造反了。
這個現象,人類史上叫做「馬爾薩斯問題」。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認為,人口增長必定高於糧食供應,最終導致人類大危機。而且他認為,這個問題無法根本解決,就算糧食暫時增長了,人口也會跟著增長,但糧食不可能永遠增長,因為土地和產量必定有限。那怎麼辦?一種辦法是節育,馬爾薩斯贊成這辦法,但在避孕藥和避孕套之前的明朝,節育只能當作社會奇談。另一種辦法,馬爾薩斯也說了,但不贊成,那就是打仗,互相殺戮,殺到最後,人死得差不多了,殘存者又可以繼續生活。
很不幸,大明帝國只剩下這條路。
飢荒引發叛亂,反過來,叛亂又破壞秩序,秩序一亂,種糧食的人也就少了。這樣便是惡性循環:越亂,越沒人種糧食;越沒人種糧食,越亂。據記載,義軍狠,官軍也狠,雙方瘋狂搶糧,叛亂席捲的四川,最後吃光了糧食,吃光了農民,最後部隊內部互相殘殺,吃自己人的肉,慘不忍睹。
除了節育與殺人,大明帝國就沒有別的解救辦法?
答曰:有。正在這時,天上掉下來一個大餡餅,那就是花生、玉米、蕃薯、土豆等美洲高產作物。當時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業革命正在全世界進行。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印第安人培育的作物如蕃薯、玉米、馬鈴薯、菸草、辣椒等迅速傳遍了全世界,包括中國,徹底改變了整個世界。
對歐洲人來說,最重要的是1588年到來的馬鈴薯,馬鈴薯最先到達愛爾蘭,而且來的正是時候。愛爾蘭不適宜穀類生長,糧食問題向來嚴重。偏偏屋漏又逢連夜雨,英國人又殖民愛爾蘭,好耕地在英國人手裡,愛爾蘭人只能在缺水的貧瘠土地上種點東西餬口,經常鬧飢荒。馬鈴薯改變了這一切。愛爾蘭人發現,貧瘠的土地種出的馬鈴薯足夠養活家人和牲畜,而且不費什麼力氣。於是100年間,愛爾蘭人口從300萬猛增到800萬!德國、俄國和法國也大力種植馬鈴薯,從而結束了歐洲北部的營養不良症和週期性飢荒。原先,歐洲政治中心一直在南方,因為小麥在這里長得很好,馬鈴薯的出現導致了歐洲政治力量的北移,這種影響持續到今天。
對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則是花生、蕃薯與玉米等高產糧食作物。這些作物,今天講起來平平常常,當年卻不得了。比如,蕃薯耐寒,耐澇,耐鹼,適應各種土壤和環境,抗蟲能力強,產量極高,據記載:「上地一畝約收萬餘斤,中地約收七八千斤,下地約收五六千斤。」而且一年可種數季。明代較好的水田也不過畝產720斤左右,平均畝產不過240斤。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土地養活的人口可以增加好幾倍!多出來的田改種其他作物,又能養活更多的牛羊豬狗。土地出產的糧食和肉類大大增加,人口膨脹的壓力也就大大減輕了。
花生約1530年到達中國,玉米是1531年,蕃薯則是1593年。它們到達中國東南時,明末大戰亂還未開始。如果崇禎皇帝真有眼力,發現這些高產作物的價值,及時引種到西北,緩解極度緊張的糧食問題,或許可以避免1644年的滅亡悲劇。
真正吃到大餡餅的是清朝。正是清朝的大力推廣,這些高產作物才遍植中國,導致從西漢末到明末從未超過2億的中國人口,在乾隆六十年達到前所未有的2.9億!
明朝覆亡、康乾盛世,它們的基礎,除了帝王將相,還有玉米、蕃薯與花生也功不可沒,這就是「糧食政治學」了。當然,如果老天要你亡國,誰也改變不了,這是定律!
責任編輯: 潤珍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