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融入美國高中的4個常見問題
低齡留學,如果出國前沒有做好充分瞭解和準備,孩子很容易在社交、學業、課外活動及其他食宿等生活問題上出狀況。家長不應該將留學美國這件事理想化,事先應該與孩子一起做好全盤考慮。林傑少時赴美留學,先後畢業於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後在美國兩所百年寄宿高中從事招生錄取、英語教學以及課程開發和管理工作,著有暢銷書《我在美國當老師》。
文/林傑
在一所私立寄宿高中工作這些年,自己的工作面涉及招生錄取,新生語言入學測試,為新生選課,英語強化,體育教練,以及申大學指導配合,也同時接觸了上百國際和美國家庭。我想對不少正在考慮去美讀高中或者下半年就要去美國讀初高中的中國家庭善意地說一聲不要把美國的初高中想的太好。
在媒體或者網路上應該聽了不少美國教育的優勢,家長們千萬要認識到中國人的習慣是報喜不報憂。聽到了10則好故事,很有可能還有20則不成功的故事你沒聽到。本人自己在這個美國教育圈子裡,見過不少成功和不成功的國際學生,很大一部分是東亞的。
今天我針對中國學生,講幾個方面的問題。
1、社交和情感上
2、學業上
3、體育和課外活動
4、住宿和衣食
社交和情感
社交和情感上的問題屬於第一位。一個人不管在哪裡,只有在社交和情感上穩定了,學生才能在學習上安心和進步。在這個方面,中國學生會有三種情況出現:
1)孤立:找不到朋友。在中國人圈子裡和在美國人圈子裡都找不到好朋友。
2)被中國圈子孤立:如果一個學生刻意避開中國學生圈子,去找美國朋友,很有可能會被中國孩子排外。但是如果這個孩子在試圖找美國朋友的時候不成功,那麼他就成了第一種情況。
3)扎堆在中國圈子裡:現在很多學校中國人不少,很容易由中國學生形成一個小圈子。不少中國學生實質意義上就生活在這個圈子裡,自己的美國生活和學習大打折扣。但是家長也不知道。
另外,中國孩子會在價值觀上發生改變,吸收到美國一些獨特的東西。好的壞的都沾了,難免不了。
學業上:
1、千萬不能認為出國了,孩子的英語就會進步很快。扎堆在一起是很難進步的。或者是把孩子放到一所要求非常高的,沒有語言幫助的學校,那麼同學之間相差太大,自信心會嚴重受打擊。
2、有些學生到了美國兩三年下來還是糊里糊塗的,根本沒有方向感。過一天,算一天。
3、時間管理:就算是很上進的學生,時間管理剛開始還是很欠缺的。畢竟整個日程安排發生變化,需要摸索。但是不上進的孩子或者不成熟的,很有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還是不能有效的利用時間,嚴重影響學習,影響對大學的準備。
4、學習壓力:一種是壓力過大,一種是沒有壓力。一種是來自於同學,另外一種是來自於本人。怎麼懂得平衡和減輕自己的壓力是一件難事。
5、學習方式:在中國學習了10多年,到了美國去適應美式的啟髮式教學,學生會很不適應。如果加上語言困難,而美國老師又不懂怎麼把你從孩子原來的學習方式過渡和指引到到美式的,那麼困難就自然而生。
體育方面:
由於美國人的體育平均比國際學生強,有時候會出現的情況是競爭力弱一些的體育隊隊員由國際學生組建而成。而美國人又會跟自己的人在一起玩。這種在同一個學校,內部分裂的情況不少見。
住宿和衣食:
中國學生的室友是中國學生。雖然學校極力反對這種安排,但是這種情況還會發生,主要原因有兩個:
1、中國人太多
2、中國學生自己申請要求中國學生為室友
最後兩點困難之處:
1)美國老師和學生對中國的不瞭解。
雖然大多數老師很敬業,但是大多數老師不懂中國。中國孩子的難處,特別是過渡期間,很難得到很有效的疏導和解決。孩子得靠自己。美國學生更不瞭解中國。
舉個例子:有中國孩子曾經跟我講過她曾經被幾位美國朋友問過中國是否現在有電;中國人是不是在出行的時候都被政府監視著。聽起來好像跟北韓沒什麼區別。確實是很無知。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在鼓勵美國人學中文的原因。
2)中國家長不瞭解美國文化和系統:美國學校是盡量及時能夠同家長保持聯繫。
但是就算是中國家長到了學校同美國老師進行交流,不一定能夠對孩子有個真實的瞭解。為什麼呢?
美國老師普遍會是以鼓勵式思維來同家長交流。很多時候本來是個缺點,老師不會直說,而會說孩子某個方面還不錯,但不是班裡最好的。這也是為什麼由於文化差異原因,就算是中國家長去了學校,老師所表達的和家長自己理解的不一定一致。這就如同美國人聽不懂中國人講話,語言問題並不主要,而是文化和思維方式不同。
當然還有不少其它問題,我這不多說。雖然問題很多,我要強調的一點是其中很多問題是可以通過事前瞭解,事前準備和上學期間的針對性並及時指導得以解決或者減輕。每個家庭都花同樣的幾十萬去送孩子上學,有些家庭就得到了同等或者更高價值的回報,孩子一生受益;有些就不是很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