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和大陸,傳統文化只差一個字?(圖)

【看中國2015年01月14日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

——南懷瑾

國文和語文,一字之差衰減了母語體認

內地1949年之前,‌‌「語文‌‌」被稱作‌‌「國文‌‌」,而臺灣一直沿襲了‌‌「國文‌‌」的稱謂。

‌‌「國文‌‌」本身暗含著對自己母語的一種自覺的體認。‌‌「國文‌‌」‌‌「國文‌‌」,堂堂一國之文,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之根,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喚起的是我們潛意識深處對自己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這種認同感使我們從拿起母語課本的第一堂課——即開啟童蒙的第一天起,就意識到,‌‌「我‌‌」是中國人。它給我們一個文化上的身份證。這個身份證烙在我們情感和意識的深處,無論走到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都不會丟失。

但‌‌「語文‌‌」好像只是一個模糊的所指。它可以指原生態的母語作品,也可以指用母語翻譯過來的任何一種語言的作品。總之,與‌‌「國文‌‌」相比,它缺乏對母語的一種自覺體認,無法訴諸於我們的情感和心靈。因此,兩者無論是在符號學,還是語義學上的內涵都不一樣。

傳統文化滋養臺灣我們卻曾棄之如敝屣

面對粗口,我們自慚形穢於自己的文化,面對專橫特權,我們歸罪於中國的奴性文明。總之,我們把自己的一切粗野都歸於文化的劣根性。

然而,在與我們相隔一灣淺水的寶島臺灣,傳統文化的根卻扎得很深。國學在年青一代心中種下精神的根、文化的根、並對臺灣民眾的整體文化素質和道德價值觀產生了深遠影響,臺灣人的儒雅與普及國學教育密不可分。

處於轉型期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面對新舊的變遷,充滿迷惘、惶惑、浮躁、掙扎。精神層面的‌‌「危機‌‌」促使人們到中國傳統文化裡去尋找慰藉和支持。

我們這個有著偉大‌‌「文統‌‌」和‌‌「道統‌‌」的國度,這個向世界貢獻了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李白、杜甫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和民族,經過對‌‌「國學‌‌」的否定和拋棄,再經過全盤西化,眼下出現了文化斷層和精神缺鈣!像是一群文化的孤兒,東討一口,西乞一杓,吃得再多也沒有自己家做的飯香。

我們今天的虛無感、今天的功利主義,很多都源於我們對於歷史的失憶。

傅佩榮先生說:‌‌「國學是中國人安身立命之基‌‌」。如今,我們幾乎演化成了無根的國度。

有人說國學熱了,但熱的是權謀詐術、風水陰陽、歪曲歷史,真正能夠重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傳統精神卻未得到真正弘揚。

我們不能總是功利地問‌‌「國學到底能帶來什麼‌‌」,而是應該反思‌‌「丟了國學,我們將失去什麼‌‌」。隨著與臺灣交流的逐步深入,國學的魅力在臺灣綻放無疑將帶給我們更多的思索。

統一的哲學基礎,道德倫理教育才有落腳點

臺灣的國學教育有一個統一的哲學基礎,那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幹。這個哲學基礎,也可以說是信仰,經過幾千年的實踐證明是適合中國人生活的。有了統一的哲學基礎,才能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比較統一的世界觀與價值觀,道德、倫理與人格的教育也才有落腳點。

許多人認為儒學是一種政治學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上層建築。其實,儒學真正的本質是一種關於人的學問。儒學認為治國平天下的基礎是修身。也就是說,社會的安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基礎在整個社會成員的道德素質。

健康社會的主流人群,應該奉行的是基本相同的社會價值觀,這樣社會才能穩定。而這一切,必須依靠教育來實現,而教育中,語文教育最能夠承擔這個功能。

強調知行合一,知識化為行為準則

臺灣國學教育強調的就是躬身實踐,就是知行合一,要求把所學的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準則,非常注意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大陸語文教育在生活實踐上,可以說極為欠缺。例如,臺北縣國中初中一年級語文老師的一次課程設計,我們就會明白臺灣的國學教育是如何倡導身體力行的了:

課文:《論語論孝選》

主題:躬行孝悌

學習單設計:

1. 先說明自己是怎樣對待父母的(實情)。

2. 這一個月來的變化(言語、行為、態度)。

3. 因為變化、家庭氣氛變化(反思、思考)。

4. 因為躬行孝悌這件事,讓我體悟到……(感受)

5. 反省自己的言行。

6. 認真觀察熟悉又陌生的父母。

7. 站在父母的立場去思考父母所做的事。

8. 尤其重要的是:實踐孝悌不是一個月的事,是終身的事。

以‌‌「傳道‌‌」為目標,語文不應只是工具

將‌‌「傳道‌‌」作為目標,可以說是臺灣國學教育最明顯的特點。而內地語文教育,強調的是語文的工具性。我們現在的中學語文教育,似乎並不是一種人文教育,死的東西太多,活的東西太少,甚至把古文中許多美好的東西變成死記硬背的東西,這其實是一種悲哀。語文教育是一種人文教育。語文教學生的是什麼是善,什麼是人性。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臺灣在國民教育期間,它的教育目標明晰,就是‌‌「培養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的健全國民‌‌」。所以在其《語文課程綱要》中,明確地將‌‌「體認中華文化的精髓‌‌」作為其語文教育的基本理念。

包括中國過去的私塾教育,除了能讓學生熟練掌握文言文外,它的核心教育理念就是對學生進行人格陶治,這正是我們目前教育體系所缺乏的。儒家文化的基本就是修身,學問的目的,也是學習做人。這一直是我們教育體系中所沒有的。

傳統文化教育並非堆停在故紙中

內地的國學研究一直注重校勘與考據,使得中國傳統思想的微言大義根本無法進入公共話語平臺,更不用說指導普通民眾的生活與認知了。市面上雖然出現了一些相關的書籍,大多帶著偏頗的個人視角,很多普及讀物,對國學的解釋方法是混亂的,對傳統文化價值的傳達是謬誤的。

而臺灣國學教材注重與現代社會生活經驗的結合,對原典後的‌‌「析論‌‌」部分都會注意培養學生生活經驗與倫理意識。比如在論語‌‌「言行‌‌」篇後,討論問題是‌‌「現代社會講究‌‌‘自我推銷’,這和孔子要求的‌‌‘訥言敏行’是否矛盾?‌‌」而在孟子‌‌「存理克欲‌‌」篇後,問題是‌‌「孟子主張養心寡慾,但發展經濟必須刺激消費,如何在寡慾和消費之間取得平衡呢?‌‌」這些問題都會促使學生在反省現代社會時獲得生活的智慧。

共同校訓‌‌「禮義廉恥‌‌」注重公民道德教育

臺灣在小學生每週40個小時的課程安排中,國文、歷史、地理和公民道德等與中華文化相關的課程至少佔了一半。

除此之外,學校還相當重視學生的古文訓練和中國傳統思想的熏陶,當時國民黨當局定下的共同校訓幾乎都是‌‌「禮、義、廉、恥‌‌」,而幾乎所有學校的牆上都印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臺北市也以忠孝、仁愛、信義命名三大主幹道,讓國學點點滴滴深入人們的生活。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