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故事】預知「安史之亂」的吳筠(圖)
唐代著名道士吳筠曾向唐玄宗李隆基講述儒家治世之道。(網路圖片)
吳筠是唐代著名道士,字「貞節」(一作「正節」), 華陰人。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頗通儒家經典,有文采。然而生性高潔,不願為官,便拜師修道。唐玄宗開元年間,雲遊金陵、茅山、天臺等處。
吳筠一生中做過多首描述其修道狀態的詩,從其詩句「眾仙仰靈範,肅駕朝神宗。金景相照曜,逶迤升太空」「縱身太霞上,眇眇虛中浮」「願言策煙駕,縹緲尋安 期。揮手謝人境,吾將從此辭」「心同宇宙廣,體合雲霞輕。翔風吹羽蓋,慶霄拂霓旌」「上超星辰紀,下視日月光。倏已過太微,天居煥煌煌」「予招三清友,迥出九天上」「一朝出天地,億載猶童嬰」,可以看出他在修道中多次進入常人看來妙不可言的境界。
唐玄宗聽說後便招他到長安,向他詢問修道之事,他卻答道:神仙修煉之事「非人主所宜適意」,並向皇帝講述儒家治世之道,希望玄宗能成為一代明君。玄宗聽後深以為然,便給吳筠賜號為「宗玄先生」。吳筠還寫文章詳細闡述治國之道,希望唐玄宗能聽從。
他在其文章《太平兩同書•理亂第六》中說:「文以致理,武以定亂,文雖致理不必止其亂,武雖定亂不必適其其理。……然則文武者,理國之利器也,而盜竊者亦何嘗不以文武之道亂天下乎?故章邯以軍旅而分秦地,田常以仁義而纂齊國,則有理不能無其亂,唯人主之所制也。……故聖人不得文武之道不理,賊臣不得文武之道不亂,非文武有去就之私,蓋人主失其柄也。」另外在京期間,吳筠還向皇上推薦李白,一代大詩人李白才得以進宮獻詩,嶄露頭角,一舉成名而天下知。
然而唐玄宗卻並沒有按吳筠所進諫的那樣用心治國,而是漸漸懈怠國事,文、武兩方面皆重用惡人。文用李林甫、楊國忠;武用安祿山,結果朝政日壞,吳筠看到大唐盛世已經無法再延續下去,便請求到嵩山修道,然而皇上不答應。後來安祿山預謀造反,吳筠又向皇帝堅決請求回茅山,這次唐玄宗總算點頭許可了。吳筠走後不久,安祿山就起兵造反中原大亂,人民死傷眾多。此時人們佩服吳筠有先見之明,早已預知這場浩劫,才及時的離開。唐代宗大歷十三年(西元778年),吳筠去世,據《太平廣記》裡記載:吳筠去世時「年一百餘歲,童顏鶴髮,常若三十餘。」
(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