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四面楚歌的中國經濟之五:外匯儲備篇(圖)
中國大陸過去2000-2013年來的外匯儲備圖示(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2014年12月19日訊】美元緊縮回流為中國經濟的終曲做鋪墊。從1945年開始的70年期間,美國成為中共的最主要支持者。在中共多次生存危機中,美國都以強有力的姿態支持中共,讓中共體制多次起死回生。在1990年代中後期,中共體制已經基本陷入絕境。克林頓政府逐漸放開中國出口,並且允許進行中國加入WTO的談判。在當時北方體制經濟基本崩潰的情況下,中共依賴東南沿海的血汗工廠出口而生存下來。在「911」之後,小布希出兵伊拉克和阿富汗,創造出巨大的需求。中國血汗工廠出口利用戰爭機會,實現更加迅猛的擴張,對美實現巨額貿易盈餘。在美國次貸危機後,溫提出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口號,積極推動4萬億經濟刺激。在美聯儲3次QE和中國4萬億的共同作用下,中國內向型體制投資經濟獲得爆炸性成長,成為世界GDP第二的國家,同時積累了將近4萬億的外匯儲備。在世界上,中國經濟拯救世界的呼聲極高,各國領導人都高規格歡迎中國領導人到本國訪問,也讓中國民眾開始產生國家強大的虛幻感覺。不過,隨著美國QE3停止,美元外流減少,在國際上的美元資金開始回流,美元指數不斷走高。美國中期選舉後,共和黨控制參眾兩院,美國內部形勢開始發生重大轉向。兩者因素相疊加,正在對中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隨時將中國經濟打回原形。其中,美國形勢發生重大轉向在長期其作用,而美元上漲在中短期內就能起作用。作用的基本原理在於,中國經濟以美元為基礎,通過獲得美元而增長,依靠美元儲備而顯得強大。當美國發生重大轉向,中國貿易獲得美元的方式逆轉,美元外儲耗光,中國經濟將倒退到比原始經濟更差的狀態。
美國內部形勢變化,意味著對中國態度的逆轉。中國的經濟增長,以消耗美國經濟為基礎。克林頓政府支持對中國貿易,並且支持中國加入WTO後,中國以血汗工廠出口,開始大規模搶奪美國人的就業崗位,向美國輸出劣質低價產品,與美國人爭搶收入。在開始,美國人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採購中國的便宜產品,忽略了中國對美國資金和製造業就業崗位的抽血,對後來的次貸危機起到重大作用。在次貸危機後,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計畫,讓中國在世界經濟中顯得一枝獨秀。大量企業看到美國衰落,中國崛起,更加速向中國投資和工作崗位轉移。同時,歐巴馬上臺後,實施大政府措施,和藍色州的州政府一道,以仇視富人的理念為導向,加大對企業的壓榨。大量中小企業被迫紛紛裁員或者關閉,或者將大量full-time的工作崗位,變成part-time工作,導致平均工資持續降低。由於美國低智商人口持續增加,吃政府福利的人員也持續增加,這些人都是民主黨「社會主義政策」的支持者,響應民主黨的號召,反對共和黨。在2012年總統競選中,除了歐巴馬靠個人特點吸引少數族裔和女人的選票外,還緊緊抓住羅姆尼說的「美國47%的選民都依靠政府」的話,爭得了大部分選民的支持。但是,隨著歐巴馬政策的推行,即使低收入、低智商的人也開始發現,自己受了騙。歐巴馬的口號和社會主義政策不僅沒有給自己帶來好的生活,反而讓自己的生活每況愈下。而矛盾的一個焦點,就是中國人大量爭搶美國資金和美國人的工作崗位。在2014年的中期選舉中,共和黨在資金劣勢的情況下,通過反對大政府、支持中小企業、促使工作崗位回流等主張,戰勝資金雄厚的民主黨,掌控參眾兩院的主導權。共和黨在劣勢的情況下獲得大勝,說明美國社會民眾的關注點已經發生急劇變化。即使低收入人群也開始認識到中國對工作崗位的搶奪,積極要求製造業回流。反對大政府、反對無原則的自由貿易、要求從中國搶回製造業工作崗位的呼聲開始成為社會的主導輿論。
在新的社會經濟環境下,中國正在被區隔在世界貿易系統之外。從美國民意的角度,新上臺的共和黨,將經濟的矛頭直接指向中國。在新共和黨內,相當一部分是GOP(Good Old Party),意思是以前的好的共和黨。GOP在信仰和保守思想基礎上,回歸傳統的共和黨,不過在人員構成和經濟主張上有所區別。傳統的共和黨以企業家和職業精英為核心,屬於中資產階級範疇。在美國二戰後的帝國主義化趨勢下,在美國大政府的支持下,美國金融機構和企業如同羅馬軍團,在世界各地進行市場開拓,從中獲取高額利潤。而這些大企業、大金融機構均支持大政府,因此成為民主黨的主要陣營。GOP則大多數由製造業的中小企業和農民為骨幹,反對大政府,反對高稅收,要求美國採取措施促進公平競爭,促使製造業回流。因為中國採取血汗工廠、劣質低價傾銷、偷竊技術、侵犯知識產權等等手段,在國際市場進行競爭;所以GOP的主張看上去,明顯屬於敵對中國產品競爭的模式。在金融危機後,美國民眾深感美國衰落、中國日益強大,不僅痛恨或者擔心中國人搶自己的飯碗,更對美國前途憂心忡忡。所以,美國的方向非常明確,盡量與中國進行切割,減少與中國的經濟往來關係。當然,美國民眾所擔憂和恐懼的內容,和歐洲及亞太其它國家的擔憂類似。所以,當強調開放透明、尊重知識產權的TPP協議推出後,美國看到TPP的好處,也開始積極推動TPP的建立。在北京豪華奢侈的APEC會議招待間隙,APEC其它11國首腦在美國使館開小會,商討TPP建立的推廣措施。中國政府通過媒體喊話,說沒有中國的TPP不完整。但實際上,TPP並沒有對中國關門,只是希望中國能夠遵守各種公平競爭的基本規則。但是,中國由於體制問題,自身根本做不到,也無法參加TPP。而如果不參加,一旦TPP建立和實施,中國出口和吸引投資將遭受全面重創。
在中短期,隨著QE3的結束,美元指數持續上漲,對中國經濟形成重大衝擊。如果說美國內部轉向是長憂遠慮,美元指數上漲則是燃眉之急。美元從2014年中期開始明顯回升,已經導致多數不發達國家開始陷入困境。中國經濟雖然規模大,外儲多,但是內部形勢也在快速變化。大致上,美元指數上漲在兩方面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1、中國出口遭受致命打擊,貿易逆差擴大(詳情請參見文章《美元暴漲後的結局》,12月20日已在本財經欄目發表):由於2009年後中國實施外資依賴的經濟增長模式,以及體制經濟特點,決定了人民幣不敢對美元進行貶值,只能跟隨美元指數,對其它非美貨幣上漲。由於中國出口利潤微薄,而且被東南亞、印度和拉美等國加速替代。在美元指數暴漲後,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貨幣貶值程度更大。所以,人民幣跟隨美元上漲,意味著出口自殺。同時,中國人進行國際採購的行為更加積極,從體制和權貴階層出國採購進口產品,迅速擴大到中等收入階層。例如,長期被認為昂貴的日本游,也因為日元大幅貶值和人民幣升值而價格急降,引發大量中國人到日本旅遊,順便大量採購。如果不考慮中國的出口數據造假,中國的外貿應該已經屬於逆差,而且逆差在持續擴大。2、中國外儲因違約而產生重大實際損失:在中國外儲持續增加時,中國領導人到處出國訪問,通過購買產品、給各國貸款、以及承攬各種工程項目而全世界撒錢。例如,中國對非洲實施大規模的與工程項目相關的貸款援助建設,這些援助建設的債務算到非洲國家政府的頭上。在適當的時機,中國宣布對非洲減免債務,這些債務就部分或者全部勾銷。從中國體制的角度,這些項目往往與資源開發有關,以債務換取廉價資源的方式,實現所謂的互惠關係。不過,相當一部分並不是互惠關係,而是中國貸款建設後,因為國家內亂,中國投資血本無歸。在卡扎菲時代,中國與卡扎菲達成巨額的建設協議,以從利比亞獲得低價原油。但是,由於利比亞內部局勢巨變,卡扎菲倒臺,中國已經建成和在建項目全部打水漂,情況類似中國與烏克蘭簽訂的巨額糧食購買協議。隨著美元指數上漲、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下跌,中國的巨額貸款債權遭到越來越嚴重的損失。例如,隨著油價下跌,依賴原油出口、負債沈重的委內瑞拉陷入困境。經過慎重的權衡,委內瑞拉將欠敵國美國華爾街的債務歸還,而對盟友中國的高達500億美元的欠債違約,既不給中國石油,也不還中國錢。從中國外儲的賬面上,這500億美元還存在,但是事實上已經成為呆壞賬。而隨著美元上漲,較為落後國家發生經濟危機的範圍越來越大。這些國家一旦陷入危機,直接意味著貨幣大幅貶值、而且大量欠債不還。屆時,中國在這些國家發放的貸款,不是因為貨幣貶值而大幅損失,就是完全成為呆壞賬。
中國外匯儲備的關鍵問題是,資產內容的不透明化,難以判斷到底還剩多少。從數字上,中國的外儲將近4萬億美元,看上去是龐大的數字。但是,由於資產配置的不透明,外部無法瞭解,中國的外儲已經損失多少,真實有效的外儲到底有多少。在過去十年左右,中國到處在世界上撒錢,購買各國對中國的支持。在中國撒錢之後,往往以購買資產的名目,放在外儲當中。例如,購買美國數千億美元的兩房債券、上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些數字都可以從美方的數據中找到。在最初,中國的外儲主要在美國,以低收益債券為主要資產內容。但是從2011年開始,中國的相關研究單位認為,美聯儲QE導致美元走弱,而且收益低,不如其它國家的資產收入高。而且,中國應該利用外儲加強資源收購,也就是用錢加強亞、非、拉和俄羅斯等國的關係,確保中國能源、礦產和糧食等能源和大宗原材料的供應。另外,中國也應該加強對新興市場的投資,以獲得更高合更靈活的收益。在這樣的思維導向下,中國領導人更大手筆花錢,似乎有買下全世界的姿態。而且,到2014年上半年,李克強還強調自身的外儲規模太大,應該通過花錢降低外儲。如果說投資到美國,外儲的賬目還較為明晰。當中國將投資分散到歐洲國家的垃圾債券,購買日本資產,以及給非洲和拉美等國家的貸款,其內在結構越來越不透明。隨著美元上漲,大量所謂的新興國家陷入困境、甚至實際破產,意味著中國對這些國家的投資變成實際的呆壞賬,難以收回。有的即使能夠回收,也需要以極大的折扣賤賣。如果美元繼續升值,表面上是資產,實際上是部分或者全部呆壞賬的債權比例將更大,有效外儲也更少。如果刨去中國購買上萬億的美債、以及各種表面是儲備的呆壞賬,中國可以隨時調動的有效外儲可能連1萬億美元都沒有。
美元指數上漲加速資金逃離中國。經過反覆的權力與政策清洗,社會中的絕大多數資金已經集中在國內權貴和外資手中。根據中國官方數據,在中國進行直接投資的外資超過1萬億美元。這些外資利用技術、管理和市場地位優勢,在中國佔據幾乎所有的中高端和關鍵零部件市場,獲得豐厚的利潤。外資累計的利潤有多少,缺乏相應官方數字。但是,從外資獲利的幅度進行推算,其利潤最少翻倍。這個數字還不包括非官方數字統計的熱錢,估計在數千億到上萬億元。熱錢從2005年開始就大舉進入,爆炒中國的股市和樓市。考慮到游資在股市和樓市中的槓槓使用,獲利翻倍更容易。這兩項的外資加總和,已經和將近4萬億的名義外儲相當,而且可能多出很多。如果外資對中國的投資和收益超過4萬億,那中國人血汗出口的錢都去哪裡了?很簡單,按照當時商務部長薄的說法,上億條牛仔褲才能換一架空客。而在過去10多年間,尤其是4萬億之後,中國貸款租賃了大量的飛機。而且,中國還需要購買高價的設備、核心零部件、汽車和其它奢侈品、能源和原材料、以及糧食奶粉等。更多。所以,雖然中國民眾看似辛苦勞作,但是中國整體積累的資金實際為負,這還只是按照中國外儲賬面數字計算。對於外資來說,在過去10年,在中國國內通脹與人民幣升值的雙重作用下,中國生產組裝的成本日益提高。尤其是4萬億之後,中國生產組裝逐漸被全面壓垮,出口日漸蕭條。另外,隨著房地產冰凍,國內市場也加速崩盤。當外資感受到出口和國內市場都失去空間時,就開始安排資金撤退計畫。在美聯儲持續印鈔的情況下,由於美元貨幣還在持續擴張,外資撤退的意願和速度都不強。但是,當美元開始大幅升值,人民幣也被迫跟著升,比較瞭解實際情況的外資開始加速撤離。當然,不論外資如何瞭解中國市場,也不如權貴和一些清醒的中國人對中國的瞭解更深刻。關注形勢的權貴已經開始捷足先得,大量向外部轉移資金。2012-2013年,中國有錢人加速移民,而且大量資金購買美加澳英等國的地產,都是中國人向外轉移資金、實現保值的表現。
中國開始採取外鬆內緊的方式,唱起空城計。考慮到大量資金準備離開中國,同時中國實際可兌換外儲已經很少,中國的外儲可能在短時間內被衝垮。為了防止人們恐慌兌換美元,中國政府在表面上似乎仍然非常自信,還在保持人民幣強勢,並且到處承諾撒錢。但是,在2014年下半年,隨著美指提升,資金外逃加速,中國的銀行機構開始收縮中國向境外匯款的條件,卡緊向海外的匯款。而且,隨著形勢日益緊張,中共開始打擊地下錢莊,降低資金外逃的速度。通過這種表面不在乎外儲,但實際上已經極為緊張的措施,中國試圖繼續維持一枝獨秀的形象。但是,空城計只可以唱一時,無法真正應對危機局面。進入2014年4季度,中國經濟加速全面崩潰,市場全面蕭條。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後,在雙十一的促銷中,獲得極高的營業額。但是,這些營業額的背後,是對於實體零售更大規模的打擊。除了脫離經濟基本面的股市被爆炒之外,資本已經幾乎無處可去。而且,隨著資本加速離開中國,國內資金被持續抽離,也就是資金更加緊張。在2014年10月,中國的銀行系統存款總額顯著下降,既反映出外資撤離的效應,也加劇銀行危機。銀行危機進而轉變成房地產成交冰凍進一步深入,實體因為資金緊張加劇末日的勢頭,讓資本更無處可以獲利,兌換美元離開成為優先選項。在速度上,2014年下半年與上半年相比,隨著美元見底上漲,似乎形勢風雲突變。在3季度,整個變化明顯加速。進入4季度,10月的變化和3季度相比還在加速,11月的變化更加顯著。可以說,空城計在真實的外資逃離壓力下,表現出快速崩潰的徵兆。
面對資本外逃,中國已經束手無策,坐視經濟全面走向崩潰。中國體制的特點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因為中國民眾普遍的權力崇拜、短視從眾、貪婪懦弱等特點,很容易跟著中國體制的指揮棒行動。當體制引導大家發財致富時,人們努力工作,然後將攢的血汗錢買股票、買房子、買汽車、買各種不必要商品。當體制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時,民眾拿出自己最後的積蓄,進行各種所謂的投資和高利貸。當人們都已經成為窮鬼的時候,就跟著體制一起唱響中國夢。當中國經濟開始崩潰時,民眾自我安慰,認為國家能夠掌控一切,不會讓經濟崩。當然,經濟的本質是用錢說話,而不是由人數決定。即使6億中國人大躍進的調子喊得再高,結果還是餓殍遍野,直接餓死數千萬。即使比爾蓋茨默不作聲,還是身價數百億美元的世界首富。而在經濟中,默不作聲的外資,才是真正的主要決定力量。體制無法忽悠外資花錢,反而是外資在整個過程中佔領市場,集聚了巨大現金儲備。而且,外資並不聽體制的指揮,而是按照自己的決策實施執行方案,在該撤出的時候堅持撤出。中國體制也不敢直接阻攔外資撤出,而只是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有限延緩外資撤資的步伐。在權貴和外資換美元逃離的過程中,留下越來越多巨大的現金流黑洞。面對這樣的黑洞,體制也不敢大規模印鈔。因為,如果大規模印鈔、刺激樓市交易,結果只能將被套牢的外資解套,讓這些資金更瘋狂地換美元逃離。所以,體制只能有限進行印鈔,給主要金融機構補充一定的流動資金。通過這樣的方式,既不讓被套牢在樓市的資金解套,也防止金融機構因為現金枯竭而形成兌付危機,防範銀行因為擠兌而關門。這樣的措施只是在大廈將傾時,進行小修小補,能夠暫時緩解局部危機,而對整體的作用杯水車薪。
四面楚歌奏響後,社會中的人心全面渙散。中共集權體制的特點是利出一孔,也就是所謂的心往一起想,勁往一處使。在1980年代末,中共遭遇合法性危機後,鄧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通過經濟增長解決自身危機。朱鎔基作為主要操盤手,確立了中央體制、地方體制、社會民眾(包括私企)和外資等四大部分分級分類的經濟機制。在這樣的機制下,體制倡導經濟增長,社會民眾和外資實際做事實現經濟增長,隨後體制對經濟增長進行收割,再用收割的部分進行所謂的投資,刺激經濟增長。這個機制在1990年代全面建立,在2000年代收穫經濟增長的結果,2008年底的4萬億後達到頂峰,引導全民為了經濟增長、賺更多的錢而瘋狂。從2011年社會資金鏈開始斷裂後,中國經濟開始像逐漸被圍困的楚軍,在越來越困難的時候,仍然保持著較高的鬥志,也就是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正能量和中國夢等。在這個階段,一波波極為樂觀的人已經倒下,剩下的人還在樂觀地相信,未來經濟會增長,自己的事業工作也會好起來。進入2014年,整個中國經濟已經被全面圍困,整體陷入絕境,糧草(資金)越來越少,人們還在繼續堅持。到2014年下半年,四面楚歌悄然而起,人們才發現自己已經無路可走,民眾的信心開始全面崩潰。中央體制主導控制的金融系統已經基本失去功能,財大氣粗的央企也開始面臨業務顯著萎縮;地方體制主導的房地產冰凍,地方企業大量虧損或者實際破產;支持大多數民眾就業的本土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失業潮席捲全國;外資也開始加速撤離,批量或者全部裁員,並且開始實施資金撤離。尤其是房地產,在2009年後形成全民炒房熱,驅動中國經濟增長,也開始成為準備被扔掉的鞋子。大多數消息靈通的有錢人在想法出貨,而只有視野狹窄、信息閉塞、思維落後的窮人還想著買房。簡言之,中央和地方體制自身已經成了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更無法指導經濟方向。而大多數民眾已經開始迷茫,失去體制的引導,自己已經不會思考,不知道怎麼辦。人們開始各自找出路,希望自己能夠逃過越來越明顯的危機。這種情況就如同經歷四面楚歌的楚軍,已經不在一起作戰,而是各自開小差逃跑。
隨著經濟全面崩潰,中國將快速開始蘇聯式潰敗解體。在朱鎔基開始建立新的中共極權體制後,體制經過了20年的發展和完善,形成了類似蘇聯的龐大統治系統。在中央體制中,除了規模龐大的各部委、各央企、各大金融機構之外,還有兩套龐大的軍事(軍隊)和准軍事系統(維穩)。只需要在長安街上從東向西走上一次就可以看到,中央體制規格檔次高、耗資巨大,而且主要消耗進口高檔產品。在地方體制中,黨、人大、政府、政協、紀檢委五套班子俱全,編製層級多,單位和部門多如牛毛。而且,在一個班子裡,編製也可以隨意擴充。在有的縣級體制,光副縣長就可以達到數十人。在如此大規模的中央和地方體制控制下,體制內人員積極維護體制,加上現代技術的應用,中國不可能出現較大規模的反抗行動。不過,這個體制與蘇聯一樣,擁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耗資巨大。而且,體制內部關係交織,利益協調,難以進行相互切割,否則直接導致體制瓦解,也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狀況。在這樣的情況下,體制只有大規模從社會經濟中進行壓榨,才能維持整個體制運營。一旦體制收入有少許減少,整個體制都開始感覺到寒意。當體制收入大幅減少,體制內部將自我否定,並且快速垮塌瓦解。而社會經濟則主要指實體經濟,尤其是絕大多數民眾參與就業的私營企業和外企經濟。只有實體企業開足馬力生產,並且獲得較高的利潤,才能夠基本維持體制的龐大消耗。在2008年下半年,體制經歷了來自於美國的重大危機,通過美聯儲QE和4萬億刺激而度過。從2011年開始,中國自身的經濟問題開始起作用,隨著實體經濟下滑,體製麵臨極大困難,必須借債度日。到2013年,體制已經難以維持,通過反腐的多種措施,有限延續壽命。到2014年,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大多數私企老闆返貧或者負債纍纍,大量人口失業,大多數民眾手中的現金已經基本枯竭。整個社會經濟產出在迅速下滑,而且到2014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後變成跳水俯衝。不論中央和地方出臺什麼樣的政策,當經濟產出快速枯竭,也意味著體制收益來源枯竭。當社會基礎完全潰敗,兩層體制不可能像空中樓閣一樣獨活,只能在突然間垮塌。如同蘇聯一樣,當幹活的人沒有了,都剩下坐等著吃飯的人,尤其都想吃好的,結果是快速瓦解。
潰敗瓦解之後人們四散奔逃。首先出逃的是權貴和做好準備的官員。權貴和大量官員已經把家眷和財產送出國,自己在國內繼續當官獲利。不過,隨著房地產冰凍,以及實體末日,獲利的來源基本枯竭,留在國內風險高、收益低,因此將紛紛離去。這些人是消息最為靈通,離開最為便捷的群體。其次是外資和一些白領中產。在潰敗瓦解的過程中,這些人的消息相對靈通,也會快速採取行動。不過由於希望出逃的資金過多,可以兌換的美元過少,大部分外資無法兌現,只能損失慘重甚至血本無歸,再次是大多數國內民眾,各自尋找自己的出路。由於中國的體制特點和資源遭到徹底破壞,類似蘇聯瓦解的結果將意味著大物理。
(供稿單位: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