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爭鳴】俄羅斯會重蹈前蘇聯解體的覆轍嗎?(下)(圖)

1991將重演——俄羅斯簡評(下)

作者:王尚一  2014-12-17 12:3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7
    小字


受油價下跌及歐美制裁影響,2014年下半年的俄羅斯經濟形勢不容樂觀,重重風險值得警惕(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2014年12月18日訊】(接前文)

中國政治經濟的支撐,讓俄國逐漸進入經濟黃金時期,普京也獲得極高的支持率。 普京上臺的時機,恰巧遇到中國國家主義(軍國主義)的發展時期。在1990年代中後期,中國血汗工廠獲得極大發展,生產大量的日用輕工產品。中國產品大陸傾銷俄羅斯,極大壓制俄羅斯的物價。雖然中國貨假冒偽劣盛行,甚至因為假酒導致俄羅斯人死亡,但是低廉的價格讓俄羅斯無法抗拒。中國逐漸獲得外匯後,開始大規模採購俄國武器產品,支援給俄國大量寶貴的美元。而且,在俄國最為虛弱的時候,中共通過雙邊勘界等行動,確認毛時代割讓給俄國的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極大地支持了俄國的民族主義。

不論產品和物價、美元支持、還是土地支持,中共通過大量的利益輸出,給普京帶來大量的政治資本,逐漸支持俄國民眾的大國自豪感,進而支持普京的政治集權,進而實現政治和經濟集權的獨裁地位。尤其在中國入世後,經濟加速增長,對石油能源和礦產的需求、對於黃金的需求都在持續增加,支持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的持續上漲。俄國的主要經濟以石油和黃金等礦產為主,從價格上漲中獲得豐厚的收益。 俄國通過礦產銷售迅速暴富,引發西方企業對俄國投資,在俄國市場賺錢。 隨著礦產收入增加、外資投入增加、加上中國的廉價產品供應,讓俄國經濟極為興旺。 莫斯科等地作為俄羅斯經濟的代表,成為紙醉金迷的銷金窟,房價高昂、奢侈品店林立、聲樂場所燈紅酒綠。

實質上,俄國成為蘇聯的弱化版。在對外關係上,俄國已經失去蘇聯時期的地域控制能力。 蘇聯曾經控制或者影響的東歐、中東、印度等地區,目前已經大部分或者全部脫離俄國,只剩下中國作為俄國主要的支持者。不過,中俄關係的實質,和中蘇關係也有關鍵不同。在中國內戰中,斯大林親自坐鎮指揮中共軍隊,佔領整個中國大陸。毛澤東雖然表面上是中共領導人,實際只是斯大林的傳聲筒。在中共佔領中國大陸,斯大林擔心毛澤東在國內做大,脫離蘇聯的控制,因此專門招毛澤東到蘇聯,以類似關禁閉的方式對待毛澤東,讓毛澤東知道誰是真正的主宰者。毛澤東作為兒皇帝,雖然後來說自己心裏不服氣,但是內心對斯大林完全敬畏,不論在語言還是行為上,都完全服從斯大林的指示。在當時制定的中共政治級別中,毛自己也不敢當最高的第一級,而是將第一級的位置空給斯大林,將斯大林作為中共的首領。 可以說,在這個時期,斯大林蘇聯實力強勁,而中共只是兒皇帝和子民,實力無法與蘇聯抗衡。到了赫魯曉夫時代,毛才敢於利用赫魯曉夫的善意,在美國的保護下與蘇聯決裂。進入葉利欽和普京時代,中共領導人出於教育和文化傳承,還將俄國當做父國,給俄國進貢美元、土地和廉價產品。

但是,從中國和俄國兩國的 經濟對比上,中國實際上成為俄國的支柱。中國具有自主的決策權,俄國只能通過與中共歷史的關係,實現與中共的經濟交易。另外,列寧和斯大林為了瓦解烏克蘭的反抗,推動3次烏克蘭大飢荒,並且大量將烏克蘭人流放到西伯利亞的死亡集中營,造成烏克蘭人上千萬人的非正常死亡,成為人類歷史上大規模種族滅絕的典型罪行之一。

普京在俄國經濟增長積累大量美元後,試圖重新擴張地域,恢復世界強國的地位。但是,2014年親俄的烏克蘭政府倒臺,反俄的勢力獲得烏克蘭政權。俄國採取半軍事、半經濟的手段,推動克里米亞獨立。在烏克蘭政府剿滅親俄的叛軍過程中,俄國又派出便衣的軍隊,以半遮掩的方式參與戰爭。普京以這樣的方式入侵烏克蘭,本身說明俄國較為虛弱。而出兵的結果是,烏克蘭更加堅決地反俄,波蘭等國對俄國更具戒心。俄國西部邊界實際上已經形成反俄地帶,嚴重限制俄國向歐洲實施擴張的能力。 另外,在俄國東部,日本軍事力量早已經超越俄國,直接制約破舊落後的俄國海軍。如果不是俄國擁有強大的核武力量,日本海軍可以輕易打垮俄國海軍。因此,從地緣政治角度,俄國已經回歸區域型的二流國家,而不是影響整個世界的強國。

從政治經濟結構的角度,俄國又回到蘇聯時代。從手段上,普京通過迎合民眾願望,強化國家權力,以國家力量壓制經濟寡頭;類似於蘇聯的列寧迎合民眾,強化國家權力,消滅俄國時期的沙皇和貴族。不過,由於世界潮流和俄國國內的氛圍,普京只能採取較為溫和的手段,對寡頭的財富進行清剿,而不能像列寧的布爾什維克一樣,肉體消滅沙皇家族和貴族。在普京強化國家權力後,普京自己成為主要的獨裁者,周圍大多是支持和服從自己的經濟寡頭。這種獨裁方式已經不能與斯大林的獨裁相提並論,而只能與勃列日涅夫的獨裁系統進行類比。 在工業方面,斯大林時代大量吸收來自美國的資金、技術和人才,通過計畫經濟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雖然整體研發創新能力弱、生產的產品傻大笨粗,但是畢竟有完整的工業研發系統和生產系統。在蘇聯解體後,這些研發和生產系統在民主化、私有化和休克療法的過程中,完全土崩瓦解。隨著大量優秀研發技術人員老去和流失,新的研發人員和技術工人無法培養,俄國的工業能力遭到嚴重削弱。普京上臺後,重新強調軍事工業發展,並且試圖通過軍事工業帶動高新技術產業。基於這樣的思路,俄國採取的一系列經濟發展措施。但是,俄國除了依靠向中國、伊朗、委內瑞拉等國進行軍工出口獲得大量收益外,其它高新技術領域收效甚微。而對這些國家的軍工出口,也主要因為俄國的巨額軍工生產補貼,以及歐美國家對這些國家進行武器禁運。在民用工業領域,俄羅斯的競爭力更是螺旋下降,市場基本被歐美日等工業產品所佔據。俄羅斯的經濟來源回到蘇聯時代,主要以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和資源等初級產品。根據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礦產品佔出口的比重持續提高。1995年,礦產品出口佔比為42.5%, 2000年達到53.8%,2005年上升到64.8%, 2011年為68.8%。 所以說從經濟模式上,俄國等於重新回到蘇聯模式,但是工業生產能力更差,更加依賴資源性初級產品出口。

更重要的是,中央集權扼殺工業復甦。 在蘇聯解體後,自由主義經濟的休克療法造成整個社會的混亂,沒有保護俄國的工業基礎,造成工業自身的全面潰敗。在潰敗之後,普京從強化國家的角度推行中央集權制度,而強化國家—尤其是強化中央集權,都是反人類和反人性的行為,通過壓制個人、小型組織和地方而實現。沒有個人和組織的努力和創新,就不可能形成發明創造,更不可能建立和發展高質高效的工業產品生產。從經濟的角度,人只有陷入窮困之中,才會積極變化,也就是窮則思變。當擁有知識技術的人群陷入窮困,也會儘可能利用現有資源,實施知識、技術和生產創新。但是,普京強調國家,讓俄羅斯人將希望寄託在國家身上,而不是從個人角度、市場角度進行創新。 而且,從世界各國的經驗,創新和發展都需要長時間的艱苦積累,在窮困中不斷想出解決辦法,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進而進行市場推廣。而普京在當總統不久,石油價格開始上漲,國家迅速富裕起來。隨著國家日益富裕,開始實施越來越好的福利制度,讓民眾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 從短期看,這樣的福利制度讓民眾分享利益,獲得民眾的普遍支持,但從長期來看,民眾不需要工作就可以獲得較好的生活,完全可以寄生蟲的方式生活,誰還願意辛苦工作,誰還去做難以盈利的企業生產,誰還願意進行研發創新這樣極為艱苦的工作?  可以說,俄國通過軍火和資源暴富,實質上摧垮了未來的工業潛力。

從體制上,中央集權的形成,中央對地方的直接管轄,形成兩個主要特點:1、權力集中在官僚手中,金錢和資源也自然向官僚集中,社會缺乏自由的資金;2、中央集權形成階梯管理,重要決策都要層層上報,形成官僚和緩慢的社會文化。即使一些人願意進行研發,願意進行工業生產,但是因為資金匱乏,難以從社會募集資金,難以啟動。如果研發和生產者希望獲得政府資助,還需要通過政府的緩慢繁瑣的官僚程序。而只要經過官僚程序,必然是具有科技優勢和發展前景的項目被淘汰,而以騙取資金為主要目的的假項目獲得批准,獲得工業支持資金,也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所以,俄國工業競爭力只能越來越差,相應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也迅速流失。 例如,普京從1999年就開始強調減少原木出口,發展木材加工業,提高工業附加值,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木材加工業是技術相對簡單的工業,只要有富於進取心的優秀管理者,以較為少量的資金購買設備,利用俄羅斯豐富廉價的原木資源,雇佣相對敬業的工人生產,就能夠快速得到發展。但是,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在不同年份反覆強調和關注木材加工業後,到2013年俄國的木材加工業仍然基本為空白。俄國索契冬奧會耗費巨資興建,工程造價嚴重超支、工程質量極為低劣,也是俄國工業經濟的一個體現。

農業作為俄國社會的基礎,持續衰退和萎縮。 在基督教的傳統教義中,積極支持農業發展和鼓勵生育。在沙俄時代,農民和農村遍佈沙俄的各個地區。在氣候條件惡劣的俄羅斯北部地區,仍然有大量村莊存在。在這些地區,教堂作為農村的中心,起到信息知識技術傳播、支持農民生產、穩定農村人口繁衍的作用。這些村莊離沙俄中心城市較遠,相對獨立,經濟的自主性和自給性強。而且,地區形成完善的河流和道路交通網,形成農牧漁的多種農業生產,一部分產品出口。在布爾什維克掌權後,將勢力延伸到所有地區。布爾什維克最初鏟除農村教堂,進而實施集體農莊。集體農莊違背合理的農業生產規則,直接導致蘇聯大飢荒,導致農村人口開始減少。在二戰期間,大量蘇軍士兵死亡,導致農業壯勞力減少三分之一左右。另外,戰爭導致農業生產中斷,大量人口因為飢荒死亡。

1960年代開始,蘇聯開始從經濟的角度,對集體農莊進行考核。如果國家認定,某些集體農莊缺乏經濟前景,就會將農莊清空,農民搬走,土地廢棄。通過這樣的方式,國家不用再給這些村莊供水供電,提供道路交通、教育和醫療等等各種公共服務,顯著減少國家開支。出於開支緊縮的考慮,有些農莊本來生產形勢良好,但是也被認定為缺乏前景而廢棄。隨著大量村莊和農田被廢棄,兩方面的惡果逐漸顯現:1、大量糧食進口:俄國作為傳統的農業國,雖然經濟軍事無法與歐洲國家相提並論,生活水平較低;但是農業生產有剩餘,並不存在飢荒。而到了蘇聯時代,民眾連吃飯都保證不了,飢荒在不同地區經常發生。而且,隨著考核的持續進行,越來越多的集體農莊被取消,農業生產越來越少,糧食越來越不夠吃。 從1960年代,俄國開始大量進口糧食,1970-80年的穀物進口增加14倍,肉類進口增加5倍,以滿足國內的基本需求。 2、人口大量減少:雖然在二戰後,蘇聯國家為了增加人口,號召生5個孩子以上的英雄母親。但是,隨著大量農莊被取消,農業人口離開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在農村,當人口缺乏時,民眾自然會選擇多生育,以提高農業生產。這種自然的多生,不需要國家的號召,能夠自行進行調節。但是,由於這些取消了村莊的農業人口被迫遷徙,自然減少生育。而且,因為生活狀況改變,難以適應新的環境,大量人口開始酗酒,直接縮短個人壽命。

在蘇聯解體後,集體農莊被廢除,農民重新開始自主生產,前蘇聯地區的糧食大幅增收。但是,從整體上,過去已經被取消的農業地區並沒有得到明顯恢復。在普京實施政策後,由於權力和資源集中,大量資金聚集在城市。隨著礦產品價格上漲,俄羅斯大城市日益發達,經濟活躍。大量年輕人離開農村,到大城市尋找機會,希望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隨著人口日益集中在城市,更多的農村被自然放棄。而在城市的人口則選擇晚婚,少生或者不生。在俄國農業生產日益萎縮的同時,俄國人口也在持續萎縮。

綜上所述,俄國經濟極為脆弱。俄國經濟主要靠軍工和礦產資源支持,其它工業已經基本垮掉,農業也持續衰落。俄國需要大量的產品進口,以維持民眾的基本生存,以及社會的基本運作。在2014年俄國操控和入侵烏克蘭之後,尤其是親俄(或者俄國)武裝打掉馬航客機後,歐美加大對俄國的經濟制裁。俄國宣布對歐美各國的反制裁,禁止大量歐美產品進口。結果是,民眾開始搶購,超市的大量貨架空空如也。隨後,俄國被迫暗自取消制裁,讓這些產品重新進口,滿足市場供應。俄國的經濟模式和前蘇聯模式的實質差異不大,但是操作空間更小、更脆弱。蘇聯曾經操控衛星國、僕從國和有限依附國,從這些國家借債生存,而且蘇聯大量生產工業產品,滿足部分的市場需要。俄國既缺乏對於其它國家的控制,工業品也全面依賴國外供應。一旦軍工銷售大幅減少,礦產資源大降價,結果將是國家收入大幅減少,同時開支難以緊縮,造成貿易和財政赤字。當價格大幅下跌、而且時間過長,就會造成赤字積累。由於國家沒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借錢,赤字積累的結果是國家破產。 當國家發不出工資,中央集權的系統自然土崩瓦解。當各個地方無法依靠國家,只能考慮自尋出路,自然形成和1991年類似的瓦解。

對於金融、工業和民眾來說,當能源礦產價格下跌時,不會等政府花光錢後再任由政府倒閉,而是提前開始行動,積極換購美元資產,加速國家的美元儲備消耗,進而加快國家資金枯竭和破產的進程。從這個角度,俄國經濟已經處於高危區域,隨時可能爆發危機。如果能源和原材料大幅下跌後維持一段時間,導致俄國入不敷出,將很快推動俄國像1991年那樣解體。(全文完)

(供稿單位: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


責任編輯: 靖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