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和陳半丁的故事(圖)


吳昌碩像(網路圖片)

2014年是吳昌碩誕辰170週年。在中國藝術史上,歷代大師層出不窮,但像吳昌碩這樣詩、書、畫、印兼精,且又卓有成就的卻並不多見。170年後的今天,我們通過當年吳昌碩和陳半丁師生之間的故事,追尋一代大師的影響。

吳昌碩(1844—1927),原名俊,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等,男,漢族,浙江安吉人。我國近、現代書畫藝術發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光緒三十年(甲辰1904)歲末,六十一歲的吳昌碩先生遷入了蘇州桂和坊新居。新居在地近曲園的小巷深處,地道的蘇州建築風格,二樓磚木結構,附一幽靜的庭園,比較舒適寬敞,祖孫三代同住一堂共享天倫。故吳昌碩先生號此新居為雍睦堂。

翌年春,先生得知學生陳半丁自寧波回滬,即函約半丁來蘇居住,一面授其藝事,一面囑其為先考妣作神像。

陳半丁(1876年-1970年),即陳年,畫家。1876年5月14日出生於浙江山陰,家境貧寒,自幼學習詩文書畫。拜吳昌碩為師。40歲後到北京,初就職於北京圖書館,後任教於北平藝術專科學校。

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畫院副院長、中國畫研究會會長。1970年1月29日卒於北京。

陳半丁,清光緒二年(丙子1876)出生於浙江紹興柯橋的中醫世家,名年,字靜山。少年時父母雙亡,生活坎坷。為謀生,十四歲就在蘭溪一店學徒。十五歲在轉至錢莊學徒中開始接觸筆墨,自此一發不可收,自言當時「嗜書畫入骨,飢餓猶不顧也」。十九歲時隨表叔吳石潛(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來上海於嚴小舫之小長廬館拓印為業。當時,昌碩先生也經常出入小長廬館,見此青年人十分好學,深為厚愛。非但自己親自傳授,還將其介紹於好友任伯年、蒲作英。自此,好學的陳半丁如渴者臨井,他向缶翁學習書、印、大寫意花卉;向任伯年學翎毛、人物;向蒲作英學山水。在海派藝術之大洋中,年輕的陳半丁以自己的努力,汲取各種風格的營養,紮實了自己的藝術基礎。

陳半丁應缶翁之約,在蘇州雍睦堂居住了一年有餘。在此年餘中,與缶翁「旦夕得同室深研」,半丁在一絲不苟地為缶翁先考妣作神像之暇余,缶翁也手把手地授其印畫書法,並為之篆了不少印面囑授其刀法。

丙午年三月,一幅由半丁先生精心製作的缶翁先考妣像在蘇州完成,像為直幅,長1.32米,寬0.67米,缶翁先考辛甲公端坐正中,頭冠裘帽,身著皮衣,胸垂朝珠。辛甲公左前坐有結髮萬氏夫人(昌碩先生母親),右前坐有繼室楊氏夫人,二位夫人戴鳳冠,著霞帔,帔上描有騰舞之金龍。三位先祖神態端祥,所坐的虎皮靠椅置於有大紅牡丹圖案的灰色地毯之上。此圖為工筆寫實,人物肖像逼真,細部也交代清楚。圖中辛甲公帽上之翠頂紅纓,領裡子的填紅描金,袍子露出部分的海水波紋,二位夫人衣冠上的佩物補子等安排得十分週到。尤其是裘皮衣的毛感和地毯之絨感,唯妙唯肖猶伸手可觸,畫家的紮實功底也由此可見。畫像左下角的一排楷書小字顯示出畫家繪畫時之崇敬心情「丙午三月半丁陳年敬繪」。

半丁先生在缶寓完成神像後不久,應上海寧波會館董事嚴子均之邀赴滬作畫。後又應金城之邀赴京。在京經金城推薦入肅王府作吳柳堂侍御畫像。畫像完成後遷出肅王府開始了其在京的鬻畫生涯。當時因半丁先生初入京城畫圈,各種關係尚未展開,前來購畫者了了無幾,頗不如意。為此遠在上海的吳昌碩也為愛徒在京之處境十分憂慮。1910年,六十七歲的昌碩先生特地趕往北京,為半丁介紹各種關係和畫店,並在琉璃廠紙店親自為其書寫了潤格,稱其「性嗜古,能作畫,寫花卉、人物直追宋元,近寫羅漢變幻百出,在佛法上可稱無上妙諦,求者履盈戶外……」在京數月中,還為半丁治了不少印,其中有相當部分為缶篆陳刻合作,以示對之器重。由於吳昌碩在畫壇的影響和推薦「把場」,陳半丁的藝術為京城人氏所接納,從此其售畫局面逐步打開。缶翁的京城之行,為半丁日後在京成為藝壇奇葩奠定了良好的基業,師生之間的故事也成為一段佳話。 

本文留言

作者吳超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