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孔子慷慨憂憤絕筆《春秋》(圖)

 2014-10-11 13: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五十六歲的孔子黯然離開了魯國,帶著部分學生,開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生涯。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受盡了艱難困苦,其中在衛國前後三次時間最長,因此門人中衛國學生很多。孔子在衛國受到了禮遇,但卻沒有得到任用,在其他國家一樣沒有出仕。

孔子走遍天下,遊說諸侯,結交各國士大夫,無非忙於救世。孔子看富貴就像天上的浮雲一般,看功名就好似腳上的破鞋一樣。此時孔子已是智、仁、勇三者都具備的人。

孔子離開魯國共十四載,返國後,已是六十九歲。魯哀公見孔子回國,雖表熱烈歡迎,可惜懦弱無能,未重用孔子,孔子也不求仕途。這時周室衰微,禮樂廢、詩書缺,孔子便天天在杏壇上為弟子講學,並著書立說,至死未再離開魯國。

初次到衛國

孔子周遊列國的第一站,為什麼非要選擇衛國呢?原因主要有下面的四點:

其一、衛國與魯國同為兄弟之國,而且政治平穩,經濟文化又都比較發達。我們知道,此次孔子離魯遠遊,絕對不能去的就是齊國——這是前面我們介紹過了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向西奔往同為兄弟之國、政治平穩、經濟文化又都比較發達的衛國,便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們認真商議之後的唯一選擇了。

其二、衛國有孔子的好朋友——以賢德聞名的衛國大夫蘧伯玉。

其三、孔子的很多學生也來自衛國——如子路的妻兄顏仇由等。這些人在衛國有廣泛的社會關係。

其四、衛國還有孔子比較欣賞的一批不錯的大臣。

正因為如此,孔子滿懷希望地投奔了衛國。但讓孔子始料不及的是,這次,他只在衛國待了十個月,就被迫再次踏往繼續周遊的旅途。這又是為了什麼呢?話還要從孔子及其弟子來到衛國談起。

話說孔子及其弟子來到衛國的都城帝丘,子路帶著大家,來到妻兄顏仇由的家。顏仇由稟告衛靈公。大喜過望的衛靈公認為孔子是名揚天下的聖人,此來肯定可以為衛國效力,於是很熱情地招待了孔子及其弟子。

此時的衛靈公真的是經常就各種問題向孔老夫子請教。孔子呢?也是不厭其煩一一加以解答。這些內容,在《論語•衛靈公篇》裡面有著比較詳細的記我們在這裡略過不提。

單說此後不久的一次意外——衛國大夫公叔文子的兒子公叔戌叛逃事件,使孔子及其弟子很快就陷入到了尷尬的境地中。

公叔文子死後,公孫戌繼承了父親的爵位。由於既富且驕,因此衛靈公非常討厭公孫戌。於是,公叔戌與他的同夥一起密謀,準備除掉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及同黨,被南子發現,於是衛靈公驅逐了公叔戌及其同黨。公叔戌被迫逃到魯國。

而此前的孔子出於對公叔文子的尊重,曾和弟子多次與公叔文子和他的兒子公叔戌交往。正因為如此,公叔戌被驅逐後,孔子也遭到了衛靈公的猜疑。在這種情況下,公元前497年年底,孔子和眾弟子離開了僅停留了十個月的衛國,取道南下陳國。

匡地遇危機

孔子一行在去往陳國的路上必須要路過匡城。而就在匡城,孔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險。這是怎麼回事呢?

話還要從孔子的相貌談起。

孔子的相貌到底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司馬遷曾經幾次說到了孔子的相貌,其中一次說:孔子剛出生時頭頂中間下凹,四周隆起;另一次說: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們都稱他為「長人」,覺得他和一般人不一樣。《周禮•地官•鄉大夫》:「國中自七尺至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所以「八尺」就是身高者了,所以常說身高八尺,表示男子漢的長,而孔子九尺還要多六寸,說明孔子確實很高,估計可能要一米九左右了。所以人們稱他為「長人」了。這是孔子非常突出的相貌特徵。

第三次司馬遷是這樣寫的:孔子來到了鄭國,和學生們走散了,一個人站在外城的東門。鄭國有一個人對子貢說:「東門有一個人,他的額頭像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從腰部以下比大禹短三寸,狼狽得像一條喪家犬。」

我們雖然不知道堯、皋陶、子產、大禹的長相,但可以琢磨出來,這決不是讚美的話,有意思的是當子貢如實向孔子匯報時,孔子卻高興地說:「他形容我的相貌,這無關緊要。要說我像一條喪家犬倒真是這樣!」這雖然是孔子的幽默,不過從這話裡看出來孔子或許真的天生異相。

不幸的是,孔子的長相像極了一個人——他的死對頭陽虎。這一回,您知道了危險地所在了吧?匡地的人誤以為孔子是曾經殘害過匡地人的魯國的陽虎,所以孔子被匡地人圍困了整整五天。

此時的孔子從容不迫,馬上派隨從向衛國的寧武子稱臣,然後在寧武子的幫助下,脫離險境。

兩度到衛國

離開匡城,孔子來到蒲地。一個多月後,再度返回衛國,住在蘧伯玉的家裡。此時,衛靈公的夫人南子,派人通知孔子說「四方的賢者想要會見衛靈公的,都必先來會見我,我是樂意見他們的。」

傳說,來自宋國的南子生得十分俏麗又富有風情,早年在宋國時即有人與她私通。為了她,衛國內部還發生過爭鬥。因此,與這樣的人相會,孔子還是有顧慮的。孔子在幾次推辭之後,迫不得已最終會見了南子夫人。

南子夫人在細葛布帷帳中等待,孔子趨入宮門,行一種最恭敬的跪拜禮,長時間北面叩頭碰地,並對南子說:「我以前未能前來行相見之禮,今特為禮報答您來了。」夫人在帷帳中兩次回拜答禮,她佩戴的環珮玉器首飾撞擊出清脆的叮噹聲。

而孔子的學生子路對孔子的做法很不高興。孔子就向子路解釋說:「我本來不願意見她,既然見了,就要按禮節行事。」子路還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假如我做得不對,上天一定厭棄我!上天一定厭棄我!」

在衛國住了一個多月,靈公和南子夫人同坐一輛車,宦官陪待在車右。出宮後,靈公和南子夫人讓孔子乘坐第二輛車跟隨,大搖大擺地從市上走過。

孔子對靈公的作為感到厭惡,便離開衛國,到曹國去。不久,孔子又離開曹國到了宋國,和弟子在大樹下演習禮儀、宋國的司馬恆魋想殺害孔子,就把大樹砍了。隨後,孔子只得經鄭來到陳國。此時,正趕上晉、楚爭霸。兩國輪番討伐陳國。孔子只得離開陳國。

經過蒲地時,剛好遇上公叔氏憑據蒲地反叛,蒲人就扣留了孔子。孔子的弟子中有個叫公良孺的,自己帶著五輛車隨孔子周遊各地。他身材高大,有才德,有勇力,對孔子說;「我從前隨先生在匡地遇到危難,現在又在這裡遇到危難,這是命裡注定的吧?我和先生一再遭受災難,寧願搏鬥而死。」拚搏十分激烈。蒲地人害怕,只得放孔子從東門出去。孔子於是三度到了衛國。

衛靈公聽說孔子來,非常高興,親自到郊外迎接。此時,衛靈公因為年老而懶於政務,也不用孔子。孔子只好再度失望地離去。

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孔子沒有受到楚國新君的重用。恰好此時的衛出公欲用孔子。於是孔子又返衛。在衛國,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受重用。

大聖人之死

公元前484年,魯國的實際掌權者季康子派人迎接孔子回國。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一開始,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

孔子在周遊列國時,很思念魯國的弟子們:等到回到魯國後,又很想念當年相從出遊的弟子,那些弟子,或已死、或遠離,都不在門牆之內。六十九歲時,兒子伯魚年五十,竟先孔子而亡。孔子晚年喪子,其悲痛可想而知。

孔子七十一歲時,最得意的高足——顏淵以四十一歲之英年而謝世。顏淵無論是學問、德行、處世,都得孔子之真傳,顏淵死,孔子的道統也將無人繼承,所以孔子去弔喪時,哭得悲傷至極。

孔子晚年不如意的事接二連三,顏淵死後,子路在衛國為孔悝的邑宰,當時衛國父子爭國,孔悝有難,子路毫不畏難避死,竟奮勇犧牲了。子路死後被剁成肉醬,消息傳來,孔子哭於中庭,肝腸寸斷。

在孔門弟子中,子路最年長,顏淵最年幼,他們同為孔子所鍾愛。這兩位高徒,都先孔子亡故,孔子因此日益哀傷。顏淵死,孔子說:「天喪予。」魯哀公十四年四月,陳恆殺齊君,孔子沐浴正冠請討伐陳恆。然而魯國君臣上下,對這篡殺之事,毫無反應。這年春天,正好有西狩獲麟之事,孔子感慨更深,因此輟簡廢業,《春秋》之作,因而絕筆。

麒麟應是祥瑞之獸,何以孔子反長嘆道:「我道窮矣!」因自古以來,麒麟出現,一定是明君在位,百姓知其為祥兆,均不忍傷其生。魯國當時,政治紊亂,並無明君在位,麒麟出現又遭殺害,這好比孔子一生未遇明君,雖有救世之道,終不能行於世,故而自怨道窮,不再提筆著作。

有一天子貢退朝之後,直接來看孔子,一進大門,只聽得孔子嘆息而歌道:「泰山其頹乎?樑木其壞乎?潔人其萎乎?」子貢一聽,心中深知不祥,便趕緊急赴入內。孔子見到子貢,便愀然嘆息道:「賜啊!你為何來得這樣遲呢?我因為有事要告訴你,已等候好一會了!賜啊!我近夜常夢到不祥的夢,大概是將要死了。」子貢趕緊寬言安慰。其他弟子陸續來到,大家對老師安慰有加,可是,孔子從此便一病不起,七天之後,一代聖哲便與世長辭了。

公元479年,孔子去世。孔子埋葬在魯城北的泗水岸邊,弟子們都服喪三年。三年後,相互告別而去。只有子貢在墓旁搭了一間小屋,守墓共六年,然後才離去。弟子們與魯國的其他人,前往墓地居住的一百多家,因而把這裡命名叫「孔裡」。

魯國世世代代相傳,每年按時到孔子墓地祭拜,而儒生們也在孔子墓地講習禮儀,舉行鄉飲、射箭等活動。孔子的墓地有一頃大。孔子故居的堂屋及弟子們居住的內室,後來就改成廟,收藏孔子用過的衣冠、琴、車、書籍等物,直至漢代二百餘年沒有廢棄。

来源:遼瀋晚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