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9月24日訊】此文刊登日,大專學生抗議人大常委會有關特首普選框架的決定已踏入第三天,估計約有百名中學生會在本週五加入行列,罷課一天;參與罷課的大專生大約一萬三千人,是整體學生的少數,罷課的中學生人數更是微不足道,因此,從「數人頭」的角度看,政府和建制派可以歸納「主流意見」為罷課不得人心,然後繼續批評無良政客利用年輕人作政治籌碼、衝擊國家依法作出有利香港繁榮穩定、落實普選承諾的決定。
此外,政府官員及行會成員屢次強調學生罷課不會有任何作用的言論,必然體現在中央及特區政府不會理會學聯提出的四點訴求上(即確立公民提名、承諾2016年立法會全面普選、特首梁振英和政改三人組下臺、要求人大向港人道歉)。
我希望政府不要一廂情願地以為這次罷課只是一群學生鬧情緒,他們發泄完後便回歸現實,讀書的繼續讀書,煲韓劇的繼續煲韓劇,普選及其他政治議題依然是政府與反對黨派(包括佔中一族)之間的角力。我認為今次全港性的學生罷課對香港政局的未來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下面解說。
從人大訂下一個連最根正苗紅的工聯會也不敢提、重重設限、密不透風的特首普選框架開始,我完全相信中央不會因應任何內部或外部壓力作出絲毫更改。現在中央及特區政府要應付的主要「敵我矛盾」是佔中,罷課以至進一步的學生運動可以慢慢處理。
在實際的政治層面上,中央與特區政府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令中式普選方案獲三分二立法會議員支持而通過。假如學生因罷課無用而參與佔中,他們的身份便由需要愛護的學生變成違反法律的壞分子,警方對他們將一視同仁,有需要時,絕不手軟。上述分析符合建制思維,但恐怕嚴重低估了今次學生罷課對香港管治的衝擊。
學生的訴求不會得到政府理會,那是學生自己也可意料的事。根據學聯和學民思潮的往績,領頭的學生不會就此罷休,除了延長罷課外,他們有可能組織街頭遊行、抗議行動,部分學生甚至不惜被捕而參與佔中。
雖然我評估沒有足夠數目的學生支持長期罷課,但這次罷課對參與和旁觀的學生來說,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心靈震撼,鞏固他們爭取真普選的理想和決心。這是個既得利益或求穩定的成年人認為不設實際的想法,它會令年輕一代愈來愈不滿中央和特府對普選唯我獨尊的定義和決定;他們的想法會影響愛護他們的父母,他們的理想也會令不少大學學者及中學教師感動,從而加強社會上爭取民主的力量。
有人說,大學生畢業後,面對現實,前途比普選重要得多。這話沒錯,問題是,靠愛國的建制派和愛錢的工商界支撐的今屆政府在未來兩年能否解決中港、貧富等眾多尖銳矛盾,從而做出成績,讓這群年輕人在經濟、民生、置業上覺得有希望?相反,未來經濟一旦逆轉,歷次民調都顯示最不滿意政府施政的年輕一族會更躁動。任何小事都可以成為社運議題,再演變為抗爭行動。
中央的普選決定,除了令年輕人的回歸心愈行愈遠外,他們的本土意識也會愈來愈強。此外,罷課必然導致的長期抗爭性(不等於暴力)民主運動會直接衝擊今明兩年的兩件政治大事。
第一件政治大事是立法會在明年初表決中式普選方案。今天泛民議員公開聲明會否決方案,在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表示會不惜辭職投票支持下,政府只欠四票便可令方案通過。不提姓名,可以為了顧全大局或個人利益而轉軚的議員、包括不屬政黨的獨立人士和相當獨立或不介意脫黨的泛民黨員,在最民主的國家,政治也可以是個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遊戲,只要中央下定決心,要從泛民陣營撬走四票是個完全有可能的政治任務。不過,學生罷課會成為一個令轉軚加倍困難的新因素,理由如下。
一、我相信通過學生持續的抗爭行動,不少市民(包括家長)會擔心普選方案強行通過對社會衝擊的後果。「袋住先」的民意支持度會受到影響。利用民意作為轉軚的藉口可能不存在(根據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於本月10至17日做的民意調查,近五成四人認為立法會應該否決中式普選方案,只有三成人認為應該通過)。
二、接近表決日,疑似轉軚的議員姓名曝光後,他們必然成為抗議學生的狙擊對象。即使他們不惜從此在政壇消失,要投下支持一票的即時及歷史代價肯定會變得非常沈重。
第二件政治大事是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今天罷課的大學生已有資格投票,不少中學生兩年內也會成為選民。在過往的選舉中,年輕選民的投票率並不高,假如他們積極參與下屆立法會選舉,包括成為候選人,除了結果不會對建制派有利外,溫和泛民政黨也未必受惠。
近年民調顯示愈年輕愈激進的現象。日前政府吹風把五個選區拆為九個,只要年輕人踴躍投票,這個建議可能讓更多激進人士當選立法會議員。
今次學生罷課影響深遠,說此舉沒有用的人,大概沒有聽過「唸唸不忘,必有迴響」這句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