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外資政策發生轉變,緣於中國國內經濟環境的重大變化。(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4年09月17日訊】由於國際資本還未找到一個可以替代中國的投資寶地,中國的外資政策備受關注。9月10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天津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談話,承諾進一步向外資敞開大門,「我們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我們堅持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
這番談話宣示的政策方向與近一年多以來的外資政策正好呈南轅北轍之勢。從去年開始,中國當局對外國汽車公司、製藥公司和技術供應商等的調查,引起外資種種擔憂,結果是中國吸引外資額下降,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中國7月吸引外資額同比下降16.95%
在華外企的黃金時代已經消逝
外國資本在中國的黃金時代早已過去。從2013年開始,中國政府雙管齊下,調查外企行賄與反壟斷並行。北京反壟斷調查涉及的外企、特別是大型跨國企業的名單正變得越來越長。僅8月份,前有美國微軟公司受到反傾銷調查,後有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德國大眾-奧迪接受反壟斷調查。
微軟等外企正在評估反壟斷可能帶來的影響。30年前,外企進入中國之初,大型企業的老闆常會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並稱他們是「中國的朋友」,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鄧小平》就反映了當年這一狀況。
微軟、通用汽車、波音等美國公司與中國政府的交情更是非同一般,在中國加入WTO之前,每年為中國在美國國會遊說最惠國待遇;為了讓中國成功加入WTO,這幾家公司共同集資進行了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一輪遊說,並為中國入世成功在美國舉行了盛大慶典。2008年開始,因為兩稅合一制度的實施,取消了外資的稅收優惠。不少外企紛紛撤出,但上述幾家企業對自己的「好朋友」地位仍然保持十足信心。2013年,國家發改委對數十家外資奶粉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其中美讚臣、恆天然6家企業共上繳6.68億元巨額罰款。與此同時,北京開始對外企在華的行賄進行調查,國際醫藥行業巨頭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GSK)首先中槍,部分高管涉嫌嚴重經濟犯罪依法立案偵查,隨後法國巨頭賽諾菲,以及丹麥諾和諾德等跨國藥企紛紛被曝遭調查。接受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委託調查「舉報者」的英國人漢弗萊夫妻,於今年8月中旬被中國當局以「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判刑。罰款,在華外企對此心生畏懼。
微軟、通用、大眾-奧迪等企業暫時不想退出苦心經營多年的中國市場。面對北京政府的調查,不僅不敢表示不滿,還採取積極配合的態度。通用汽車表示,2012年以來,上海通用汽車一直「積極回應」中國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的要求,並協助對汽車產業的調查和研究。奧迪中國公司近日發表聲明稱,中國政府調查發現奧迪經銷商網路違反國家反壟斷法,奧迪對調查密切合作,將接受處罰。據說,對奧迪的罰單或達18億元人民幣,創中國反壟斷罰金記錄。
反壟斷意在擠壓外資企業
隨著汽車、IT、醫藥等行業多家跨國巨頭紛紛「中槍」,這場「反壟斷風暴」引起國際媒體持續關注,對北京調查的目標眾說紛紜。彭博社對此的評價是「中國反壟斷嚴打發出監管進入新時代的信號,也意味著從奧迪轎車到星巴克拿鐵咖啡等產品在北京比在倫敦、紐約產生更多利潤的日子可能要終結了」。但事實遠比彭博的估計要嚴峻。中國政府採取反壟斷擠壓外資,是因為中國國內產業及市場發生巨大變化。中國近年來「以市場換技術」,通過各種手法(包括侵犯知識產權),讓本國企業技術實力大為增強,國內一些行業形成了規模經濟,「日本製造」的衰落與中國在製造業的興起幾乎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可能是因為切身之痛,日媒大都認為這是「中國利用打擊外資來保護本國企業」,《每日新聞》稱,中國政府進行反壟斷調查的對象,多是在中國市場佔有率很高的外資企業,比如奶粉行業就是中國本土企業「苦苦奮戰」的領域。
外資奶粉企業在中國備受打擊,中國本土消費者對本國奶粉不放心,結果是催生了一個專為中國人服務的奶粉代購行業,也導致一些華人身陷法網。
外商面對「保護主義」的無奈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8月11日刊文稱,中國商業領域的思維在變化,經濟民族主義甚囂塵上。在此背景下,西方企業必須制定有效戰略維護自身權益。文章還說,在中國法律體系下,不可能做出不利於政府的判決,所以最有效的防禦就是發起強力攻勢。倘若北京的反壟斷行動毫無道理,那麼西方企業就應遊說本國政府對中國進行以牙還牙的報復。
我不知道外資看了《財富》雜誌這篇文章有何感想,但可以斷言沒有任何政府會為了本國在華企業的利益與北京翻臉。三權分立的民主國家在決策與行動上遠不如專制國家強硬有力,政府與國會要達成統一意見亦相當困難。沒有發生重大事件之前,美國白宮與國會幾乎不可能在保護美國在華企業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就以7月份剛塵埃落定的中國三一集團在美國起訴美國總統歐巴馬案為例,這個案子雖然有關美國國家安全,但美國首都哥倫比亞特區的聯邦上訴法庭仍然作出裁決,判中國企業三一集團勝訴。這一例證既證明了美國的司法獨立,又說明瞭民主國家與中國這種專制國家打經濟仗可能處於弱勢。
在華外企多半會委屈求全,繼續對北京彎腰叩頭,以求在中國市場繼續生存。這是許多外企已經採取或正在採取的做法,即使面對中國執法部門的突查搜證與高額罰金,面對媒體,外企卻表示中國政府的處罰有道理。如果委屈也不能求全,大概就只有撤走了事。但真正的問題是,世界資本市場資金嚴重過剩,無論是跨國公司還是國際投行界,都還未發現一個可替代中國的市場。而中國已非當年那資金短缺的吳下阿蒙,早已成為資本輸出國。
因此,儘管中國針對外資的反壟斷越來越強勢,但在中國有大量業務的跨國公司仍然在觀望,希望這只是一場很快過去的「保護主義運動」。
中國聲稱要通過調整外資政策,「把結構調整作為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的主攻方向」,以便「高質量地利用外資」,但結果卻顯示了南轅北轍的效果。中國商務部8月份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作為傳統的投資來源地,日本對華投資28.3億美元,同比下降45.4%;美國對華投資18.1億美元,同比下降17.4%;歐盟28國對華投資38.3億美元,同比下降17.5%。與臺灣、南韓等勞密型資本相比,這些國家的資本都是優質資本,於調整中國經濟結構有利。因此,如何高質量地利用外資,將成為中國政府的一項政策考慮。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