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探源:「胡說八道」的來龍去脈

漢語成語十分豐富(已收入成語詞典的多達18000餘條)且妙趣橫生。在語言表達中,恰當地運用成語既可使語言精煉,又可以豐富充實表達詞彙,還可顯示文采。在閱讀和學習成語中,似有這樣一種現象,成語的真實含意和人們使用的意思不是完全一致的。即往往是「借」字面之「意」,以「喻」要表達之「意」,而非成語的真正含意。最典型的如「胡說八道」。

胡說八道,也叫「胡說亂道」或「胡說白道」,是指沒有根據或沒有道理地亂說、瞎說。即信口開河,不顧事實,隨心所欲,任意發揮,不計後果,張嘴「胡咧咧」。

在日常生活中,正派善良的人一句:「你別胡說八道!」即刻就把此類德性的人給「噎」回去了。許多文學作品中,也多見藉助「胡說八道」來刻畫人物性格,增加可讀性的。

《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祕魔岩主高擎個義兒,胡說亂道,遂將一摑齏粉撒在十方世界。」

《西遊記》六八回:「你那曾見,《素問》《難經》《奔草》、《脈訣》,是甚般章句,怎生註解,就這等胡說亂道,會甚麼懸絲診脈!」

《金瓶梅》二七回:「你安分守己,休再吃了酒,口裡胡說白道。」

《三俠五義》七回:「小婦人告訴他兄弟已死,不但不哭,反倒向小婦人胡說八道。」
實際上,「胡說八道」這個成語,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胡說,二是八道。「胡說」一詞淵於「胡人」,在我國古代,一般把居住、生活在大西部和北部的少數民族,統稱為「胡人」。而「胡說」一詞,最早出現在東晉之後。那時,居住在西北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匈奴、鮮卑等。但中原人並不認識他們的文字,而且也聽不懂他們說的話,於是,就把「胡人」的文章和說話叫「胡說」。實際上,「胡說」的胡應該是「胡人」的意思,而絕非他意。至於以後意思的演變,說到底,也是「自我」盲目和對「人家」的冤枉。

從資料看,「八道」一說是源於佛教,即「八正道」,又稱「八聖道」,是佛教三十七道品中的一類。它主要論述通向涅磐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另一說是源於道教。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不老與得道成仙,但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八個階段,也就是八道。一是入道,即進入道門;二是學道,即學習修道的理論和方法;三是訪道,即對道的研修要請高道、大德加以指點;四是修道,即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五是得道,即通過修行、參悟,使自己的道行達到高深;六是傳道,即有了道行,不僅要個人修持還要普渡眾生進行傳道;七是為了道,即通過上述過程終於得道、脫胎換骨完成了修道的過程;八是成道,即升入天界成為所謂的神仙。

再看「胡說八道」這個詞,就一目瞭然了。明明是自己聽不懂胡人講佛法,又看不懂胡人的佛文;明明是自己聽不懂胡人講道經誦經文,又看不懂胡人的道經文章。反而還「倒打一耙」,說人家「胡說八道」,這是不是有點兒不講理?但「約定俗成」,古往今來,一直這麼說這麼寫,以此比喻有的人愛「胡說八道」,警惕「一派胡言」絕不可信,倒也「入木三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