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文化及由來(圖)

筷子智慧,是中國獨特的文化,象徵著古老而悠久的中國文明,濃縮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華祖先何時開始使用筷子,已無可考,但這兩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練操縱,使用起來靈巧無比,難怪西方有學者讚揚筷子是古老東方文明代表,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

象徵中國人精神的筷子

筷子在先秦時稱為「箸」。司馬遷的《史記·宋微子世家》謂「紂始為像箸,箕子嘆曰:‘彼為像箸,必為玉桮’」,本是預言紂王生活奢侈,但也說明「箸」的稱呼始自商代。

「箸」變成為今日的「筷」,有個說法是可能與江南沿海的船民有關,因為「箸」與「住」同音,對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之意,故反其意稱「箸」為「快兒」。又因為大多數「快兒」是用竹子所做,於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頭,成為「筷子」。

中國人何時開始以筷子吃飯,史無記載,但從史書片言只語中,畢竟有蛛絲馬跡可尋。《禮記》有所謂「飯黍毋從箸」,先秦時人們吃飯用手抓食,箸只用於夾菜。從飲食進化推想,原始社會以手抓食可謂自然不過,其後的食器發展為「匕」,曲柄淺鬥,很像今天的羹匙。《說文·匕部》謂「匕,亦所以用比取飯」。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發展而來,但總不及用箸夾菜更為方便。

理論上,促成「箸」的誕生,契機應是熟食燙手。先民發明鑽木取火,將食物煮熟後,隨手用樹枝撈取是合理推測,因為原始人類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樹枝。從現在筷子的形體來看,它還帶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徵。

傳說發明箸的是大禹,但查無實證。箸的誕生相信是先民的集體智慧,但可能起源於大禹時代,故歸功大禹,到商代時,食器除了箸之外,還有匙、鼎、簋等。

一九七三年在湖南馬王堆一號漢墓有「彩繪雲龍紋漆案」出土。有趣的是,這漆案上面還擺放了五個寫有「君奉食」的小盤、兩個酒卮、一個耳杯,杯上還放有一雙竹筷,足證漢代時已使用竹筷。

古代用筷子的情況也可參考畫像磚。漢代盛行厚葬,墓室中大量使用精美畫像磚,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場景,因而留給後人豐富的形象數據。其中在四川出土的東漢畫像磚《宴飲圖》,圖中有七人,正面三人,左、右各二人,座次井然有序,席前樽爵並列,碟碗橫陳,除了案前放有筷子,也有碗中插著筷子的。

中國人用筷子吃飯、杓子喝湯;但在電視劇《大長今》裡,就會發覺韓國人用杓子吃飯、喝湯,只用筷子夾菜。至於日本人,用筷子既吃飯又喝湯,據說杓子只從中國傳到朝鮮半島,沒有傳到日本。

總而言之,在談到筷子時,各國的專家、學者都熱衷於討論。西方有學者甚至認為,中國食物精美細巧,筷子是適應了這種情況的發明。但也有人認為,正是由於筷子的精巧,才使中國食物如此精美,這就變成了「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問題了。

筷子不過是小小餐具,卻魅力十足,成為文明進步的標誌。不少專家認為,長期使用筷子能令人心靈手巧,聰明伶俐,頭腦敏捷。有學者指出,用筷子進食時,要牽動人體三十多個關節和五十多條肌肉,有助於刺激神經系統的活動。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接受記者訪問時曾說:「中華民族是個優秀民族,中國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使用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巧妙絕倫地運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

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曾以符號學觀點,寫成一部比較文化著作《符號禪意東洋風》,探討東方人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諸如語言、飲食、遊戲、城市建構、商品包裝、木偶戲、禮節、詩歌、文具、面容等。這一切,他都看作是一種獨特文化的符號。

談到筷子時,巴特認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樣用於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為人們暴力之下的獵物,而是和諧傳送的物質。」可見西方文化是明目張膽地張狂,筷子智慧卻以溫文爾雅的包裝掩飾了殘暴。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