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可能是麥哲倫航海的秘密武器(圖)


麥哲倫的世界航行路線

困擾了科學家們幾十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很可能在五百年前曾今幫助過麥哲倫完成環球航海。

厄爾尼諾現象(西班牙語:El Nino),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或聖嬰現象,是秘魯、厄瓜多一帶的漁民用以稱呼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名詞。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這現象往往持續好幾個月甚至1年以上,影響範圍極廣。厄爾尼諾現象屬於一種准週期氣候變化,影響範圍橫跨赤道附近太平洋。

1520年11月28日,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在經過了與南美洲波濤洶湧的海面數日的爭鬥之後終於遇上了晴朗的好天氣。科學家在一項的研究中猜測,從那時起,麥哲倫橫穿太平洋的航行很有可能受到了厄爾尼諾平息效應的影響而變得一路順風。

每當厄爾尼諾發生的時候,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水溫度升高,產生上升氣流,並使風向和天氣情況都發生改變。它的影響可以遍及全球,使得西太平洋沿岸乾旱少雨,而秘魯和南美洲西海岸則降雨增多。

樹木年輪的數據顯示出在1519年至1520年之間發生了厄爾尼諾現象,而且很可能那次的厄爾尼諾從1518年就已經開始了。

穿過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之後,麥哲倫沿著南美洲海岸線往北航行然後折向西北,穿過赤道最後到達了菲律賓群島,最後死於和菲律賓土著的一場戰鬥之中。

麥哲倫航行的目的是去尋找所謂的「香料群島」,也就是如今印度尼西亞的一部分,而他的航線卻使他向北偏離了目的地。

然而,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人類學家斯科特·M·費茲帕特里克和來自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理查德·克拉漢卻認為,麥哲倫的航海路線很可能是被厄爾尼諾現象所產生的溫和氣候以及良好的風向所操控的。

《科學》雜誌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摘要,而且《太平洋歷史》期刊也將會出版他們的研究成果。

在一次電話採訪裡費茲帕特里克談到,他們曾致力於早期探險旅行的研究,發現麥哲倫的航行路線在常規路線的基礎上向北偏移。

他說「起初,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可能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但是當麥哲倫進入太平洋的時候為什麼會如此的風平浪靜?我們意識到這肯定有些不正常。」

研究員用電腦模擬出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太平洋裡風向和天氣的情況,並與麥哲倫的航行路線進行對比。

麥哲倫的航海日誌記載,在航行中有許多船員死於壞血病,因為他們的航行可能僅僅是依靠現有的風力與洋流進行的,這使更多的船員沒有參與到航船的操作和運轉之中。

在麥哲倫的記錄中,他寫到他之所以選擇偏北的路線,是因為有報告說在「香料群島」上正鬧著飢荒。卡拉漢和費茲帕特里克指出:這也是一條準確的證據,因為厄爾尼諾剛好會給那一區域帶來乾旱。

費茲帕特里克說,麥哲倫在啟航之前曾收到一位朋友來自「香料群島」的來信,信上可能談到了關於飢荒的事情。但是這卻無法得到證實,因為麥哲倫的那些信件都毀於1755年里斯本的大地震之中。

雖然為什麼麥哲倫選擇偏北的航線依然不能確定,但是厄爾尼諾現象「的確很有可能對航海路線產生巨大的影響,並且造就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航行。」而這次偉大的航行也可能成為歷史上關於厄爾尼諾的最早記錄,研究員如是說。

弗朗西斯科·德雷克爵士在1578年穿越麥哲倫海峽的時候也遇到了良好的天氣。但是在接下來的航行中他的船隊卻遭受到了太平洋風暴數月的襲擊,使他的船隊分散開來,其中一艘沉入海底。1769年,詹姆斯·庫克船長在太平洋航行中似乎也得到了厄爾尼諾現象的幫助。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