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中美家長一天的日常生活
「累,全天圍著孩子轉,還要完成學校給家長佈置的‘作業’」「週末也是陪孩子,沒有私人時間」……記者近日做了一個小范圍調查,問到10個家長,竟然有8個人的回答是「當家長,真累」。為什麼中國家長這麼累?是教育觀念出了問題還是教育環境有差異?近日,記者採訪到中美兩國的家長,對比他們的一天,從細節中看看有什麼不同。
本週六,還有一場「中美教育差異論壇」,特邀來長的美國校長和北大精英對教育的看法,可能對您的教育觀念大有啟迪。
中國家長
接送上學、趕場輔導班 沒私人空間
王宇航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學習成績不錯,與同齡孩子相比,自己裝書包、帶水杯、刷水果盒、幫媽媽做家務,自理能力很強。相對很多家長來說,宇航媽媽任女士要輕鬆許多,可是提起當家長的感受,她的回答仍然是「標準答案」:累。任女士每天的時間是怎樣安排的?咱們看一看。
宇航媽媽的一天
5:00做早飯、吃早飯
6:30開車送孩子上學
6:45到校7:30到單位、準備開晨會
8:00緊張的工作開始了(經常忙得吃不上午飯)
14:45(夏時制):接孩子放學
15:00買菜、做飯、做家務、吃晚飯、有時能看半小時書
18:00~19:30陪孩子戶外活動
19:30刷碗、收拾房間
21:00睡覺
此外,宇航還有四個輔導班,主要集中在週末,圍繞著上輔導班的時間,任女士要安排好接送、吃飯、各個輔導班的銜接,週末其他時間,還要陪孩子出去玩一玩。孩子的輔導時間是這樣的:
17:20~19:00(週四)英語輔導
13:00~14:50(週六)情商樂園
16:00~17:00(週六)小小主持人
18:00~19:30(週六)思維拓展
8:00~9:50(週日)英語輔導
宇航媽媽說:
對於中國家長來說,累在要兼顧工作、照顧孩子和做家務。而陪孩子上課,尤其是週末陪孩子上輔導班、去公園玩,讓家長很少能走出去,私人空間非常少。出去旅行只能利用寒暑假時間,如果孩子上個冬令營、夏令營,家長就只能在家待命,沒辦法出去旅行了。我很重視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孩子如果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寫作業不拖拉,不需要家長提醒,也能讓家長輕鬆不少。所以,為了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宇航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感覺特別累。孩子上二年級之後,好了一些。
美國家長
從接送到吃飯都省心 家長很充實
張愛寧的爸爸以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生活了兩年,愛寧在國內讀了小學一年級上半學期,後來跟著爸爸媽媽去美國插班讀小學。說起在美國當家長的經歷,愛寧爸爸表示「很輕鬆、很充實」,因此,張先生沒有給出排得滿滿的日程表,而是介紹了他眼中美國教育什麼樣。
接送、吃飯、託管 學校承擔
美國家長也面臨著孩子接送、吃飯、託管等問題,只是在美國家長那兒完全不是事兒。
首先,校車到家門口接送,十分安全。如果家庭住址與學校距離在兩英里之內,就需要家長自行接送了。美國學校後院是操場,前院是停車場,家長開車排隊送孩子,老師領到一個學生,登記一個,有條不紊。
專門營養中心配送早午餐。在美國的每一個城市,都有專門的營養中心,負責全市中小學早午餐的配送,營養搭配好,來源可查,安全放心。
學校內部有託管班。美國小學下午3點放學,如果家長有事不能接孩子,學校內部有「after school」,相當於託管班,學校老師組織孩子到餐廳、體育館等場地活動,家長可延後兩小時接孩子,只需付一點費用。
圖書館、教會也承擔教育功能
美國人的週末,公立圖書館和教會會組織許多公益活動,孩子和家長都很充實。
美國城市沒有網吧,網吧功能由圖書館承擔。此外,開放性的公立圖書館設施完善,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組織不同活動,不只有兒童遊樂區,還能組織孩子做手工、看電影、下棋……孩子可以在圖書館盡情地玩上一天,家長在一旁看書陪伴。
此外,教會發揮社區功能,針對不同年齡段組織讀書會、音樂會、韻律操、體育活動……總之,孩子和大人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過得很充實。
愛寧爸爸說:
美國與國內教育最大的不同在於,不只是學校而是整個社會都十分關注孩子,給孩子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和豐富的活動內容,貼合孩子的興趣愛好,而不像國內有些興趣班已經脫離了教育主旨,變成謀利工具。
此外,美國老師對孩子的愛是第一位的,對於成績並不很重視,整個社會風氣也是這樣。以家長會為例,不像國內批評教育式家長會,而是一對一約談家長,保護孩子的自尊和隱私。如果孩子成績是B或者C,老師會指出孩子哪方面需要提高,很親切。
剛入學的時候有一件小事讓愛寧「震驚」了,班級有個黑人小孩鬧脾氣,躺地上打滾、踢桌子、又哭又叫,起初班主任老師來勸,臉上帶著微笑,後來班級又進來數個老師,都和顏悅色地勸說這個孩子,最後實在沒辦法,老師們把發脾氣的小男孩帶到校長辦公室,校長和老師們一起面帶微笑地勸說這個孩子。聽了愛寧的講述,作為家長,我們對此也十分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