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7月23日訊】中央電視臺的明星主持人芮成鋼,在闢謠一個月後,還是被抓走了。媒體輕而易舉地通過查詢工商註冊資料,就證實他曾參與創立一家公關公司(北京帕格索斯),並長期持有其7.9%至36%不等的股份,直至2010年從該公司撤資。資料顯示,這家公關公司2009年開始為央視財經頻道的達沃斯報導服務,但直到2010年8月13日之前,芮成鋼都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也就是說,芮成鋼個人參股的公司,一直在為他所在的國營媒體服務。
央視主持人芮成鋼曾「代表亞洲」向美國總統歐巴馬發問。(視頻截圖)
「芮成鋼的部分高端訪談對象,包括外國國家元首和高官,其來華行程、見哪些官員、做什麼宣傳,包括上多少分鐘央視,都明碼標價。」媒體的報導引述央視內部傳聞,闡述了芮成鋼如何利用央視採訪資源為其個人牟利。報導還稱,芮成鋼與曹剛成立帕格索斯,「這是業內眾人皆知的故事」。
根據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2005年聯合頒布的《關於新聞採編人員從業管理的規定(試行)》第十四條,新聞採編人員「不得從事與職業有關的有償中介活動;不得經商辦企業」;新聞出版總署2009年頒布的《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定,「新聞記者不得從事與記者職務有關的有償服務、中介活動或者兼職、取酬,不得借新聞採訪工作從事廣告、發行、贊助等經營活動,不得創辦或者參股廣告類公司,不得借新聞採訪活動牟取不正當利益」,芮成鋼經商辦企業,參股公關公司,顯然違反上述規定。
關於新聞採編人員不得辦企業、不得參股公司的相關規定和內部紀律,其實遠不止上述兩條。無論中宣部、新廣總局、中國記協還是各媒體單位內部,都曾三令五申,對此有明確的規定。芮成鋼能明目張膽、「業內眾人皆知」地參股公關公司,把公眾媒體的工作當作自己的私人生意來做,當然可能有其特殊性,與央視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副總監李勇窩案及他們對他的縱容、甚至參與有很大關係,但也反映出,在北京的中央級媒體裡,像他這樣利用所在媒體的壟斷資源辦私人公司,早已是尋常事,見怪不怪。因此即便他是已有相當名氣的明星主持人,也敢於直接用自己的名字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而毫不避諱。
倚仗各自媒體所擁有的壟斷資源和獨特資源,為個人謀私利,在央媒是多少年來的潛規則。影響力大、資源多的央視尤甚。在此輪反腐李東生被抓之前的2003年和2004年,央視文藝部主任趙安和副主任馮驥,就曾因利用手中的工作權力,安排行賄者的節目上央視春晚和在央視播出,被分別判刑10年和11年。案件公布後,轟動一時。
然而這只是看得見的。更多的是看不見的類似黑幕。以2011年底達芬奇家居公司舉報央視《每週質量報告》記者李文學收錢100萬為例,根據媒體報導和網路上公布的錄音、錄像等資料,達芬奇公司曾通過北京一家報社總經理在外私人開辦的公關公司,支付公關費1500多萬元,試圖搞定央視曝光其造假事件,其中,支付給李文學個人100萬元。儘管李文學收錢的證據確鑿,他在錄音錄像中也並不否認,但由於部分錢款送給了中宣部某些官員,最後新聞出版總署的調查結論仍是「未發現李文學索取或收受錢物」,並以「李文學不是持證的新聞記者」對外敷衍過去,最終不了了之。事後,「不是持證記者」的李文學,繼續活躍在央視編採第一線。
在央視某著名法治類欄目某編導私下透露,他們的欄目雖然收視率很高,名氣大,但實際上,每一次節目,每一個選題,都是一場生意——涉及到的單位,無論被批評的、被表揚的,還是中性的,只要去採訪了,基本上都會給他們送錢,少則數萬,多則十萬數十萬,而且都進了個人腰包,一般也不會被發現。
不止央視如此。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知名或不知名的中央級媒體,不管有沒有讀者或觀眾,不管媒體辦得有多爛,這些年來,他們的新聞從業人員都充分利用各自擁有的資源,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就算沒有「先富起來」,也活得絲毫不比央視等優勢媒體的採編人員差。「魚有魚路,蝦有蝦路」,連《求是》雜誌等這些幾乎沒人看的媒體,某些「頭腦靈活」的採編人員照樣能發大財。《求是》雜誌發行量小得可憐,社會上幾乎見不到,但是它級別高、政治地位高,很多官員都以能在《求是》上發一篇文章為榮,這便給了一些人尋租的機會。地方官員通常會把公款十萬八萬地送到擁有刊發決定權的手中,以便幫助他們刊發一篇由下屬撰寫、但署著官員名字的理論文章。
央媒採編人員利用自身資源獲取利益,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有版面的,賣版面;有刊播權的,賣刊播權;有話語權的,賣話語權;有熟悉領導的,為相關人等穿針引錢;能敲詐勒索的,就敲詐勒索……所有公共資源,都是商業利益。怎樣把它變成個人所有,才是央媒從業者每天所要考慮的。芮成鋼案,只不過是其中冰山一角。所以,不要嘲笑那些「進去」的央視女主持們,這些可憐的人,因為沒有公共資源,才出賣自己的身體和色相。
在去年12月曾擔任中央電視臺副臺長的原公安部副部長李東生落馬後,北京網際網路社交平台上就傳出央視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被協助調查的傳言。不久後郭振璽出席央視2014年3.15晚會系列活動的新聞發布會並致辭,意圖似乎是為了粉粹網路謠言。然而,不到三個月,郭振璽即被拿下,並且是以最高檢察院發通告的形式,彰顯出中共高層對清楚央視內部腐敗官員的決心。
芮成鋼被帶走的事件也再次表明,中國大型國企發生的腐敗案件往往有「窩案」的成分和特徵,也就是不揪則已,一揪一串。目前央視內部的貪官污吏人人自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正是:世人都說神仙好,金錢功名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雙規了。
芮成鋼的出名,似乎和反美有不解之緣。芮成鋼落馬之後,在中國社交網路平台上,引發了一場民意與官微之間的大戰。2007年,芮成鋼在博客中以《請星巴克從故宮裡出去》,一戰成名。該博文一夜之間奪得50萬點擊率,其建議成為兩會議案內容,最終故宮在央視領軍的愛國主義強大輿論壓力之下,不得不收回對星巴克的邀請,將星巴克咖啡逐出故宮。2010年,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韓國。在記者會上,歐巴馬讓東道國記者提問時,芮成鋼卻搶站出來發問,並揚言他能代表亞洲。2011年,芮成鋼在達沃斯經濟論壇利用採訪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的機會,調侃他坐經濟艙是在提醒觀眾美國欠中國的錢,更是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引發爭議。這次芮成鋼進去了,在網壇上立時造成人聲鼎沸,並在以《人民日報》官微和《環球時報》為一方,眾網民為另一方的輿論場上,引發口水戰。
南京李汛V說:芮成鋼進去了,基本沒人同情他,和他的前輩崔永元白岩松有本質上的區別,——他始終和腐敗的體制保持高度一致,他為揚州書記的高薪辯護,他嘲笑廉潔的美國大使,他甚至嘲笑崔永元為民請命。他要代表中國甚至要代表亞洲,就是不想代表納稅人的利益。
草民杜楠則敏銳地觀察到,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人進去了,一片「放人」聲,有人進去了,一片叫好聲。有人指責「落井下石」,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滴,這是痛打落水狗!
至於芮成鋼為何引發民眾如此反感,網名為「朱夢軒一個眼鏡戴八年了「的網友說: 調侃駱家輝,提問歐巴馬我都看了,反感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肩負輿論導向使命的《人民日報》則試圖將芮成鋼案向反腐符合民意的角度上引領。《人民日報》V發表題為「芮成鋼事件與愛國何干」的人民微評:網傳芮成鋼被查,輿論立時人聲鼎沸。更有人將他的「愛國言行」翻出,斷言將愛國掛在嘴上的人注定有問題。然而,鞭屍般的情緒宣洩,又有多少理性認知?芮成鋼就是芮成鋼,罪與罰唯一依據是事實和法律,與愛國沒有任何關係。
新浪財經則把芮成鋼的貪污腐敗事實晾晒於光天化日之下,指出他表面上光鮮的形象背後,也有不可為人知的黑幕。新浪財經V:芮成鋼的部分高端訪談對象,包括外國國家元首和高官,其來華行程、見哪些官員,包括上多少分鐘央視,都明碼標價。據瞭解,「芮成鋼認識很多高官,能量很大。」芮成鋼說一套,做一套,滿嘴愛國主義情操,私下不擇手段撈錢,作為央視「國際化的代表人物」,給黨媒的公信力造成嚴重殺傷,是不以官媒的良好願望而轉移的。
就是連《環球時報》及其父報《人民日報》,最近也被揭出在蓋樓的過程中涉嫌重大違規違紀。從媒體的報導來看,似乎下一輪反腐風暴已經輪到《人民日報》的頭上。據官方媒體報導,國家審計署日前發表報告,人民日報社2013年度預算運用的問題金額達5339余萬元人民幣。主要是人民日報社在擴建一幢業務樓時,為通過銀行貸款審查涉嫌編製虛假文件。《人民日報》報社旗下《環球時報》也同時中招。據審計署公布的材料,胡錫進總編的環球時報和另一家人民日報旗下的報紙未經批准自行擴大3個項目支出,涉及金額1907余萬元。環球時報主要涉及違規購買電子設備,金額超過600萬元。
人民微評和《環球時報》將芮成鋼的貪腐和芮成鋼的言論切割的做法,並沒能扭轉民意。「擺古論今」認為,芮成鋼的形象,「一半是謊言一半是利益」。他分析說:「芮成鋼的故事告訴人們,很多東西,老百姓不信,當官的不信,學生不信,老師不信,講的人不信,寫的人也不信,整個社會就變成一個自欺欺人的社會。作為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根本不會在乎,這體制會給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他在乎的,只是這個體制能給他帶來什麼好處。
網友趙曉指出,一個電視臺的主持人,並非大老虎,也非政治局級別的高官。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吸引如此高的關注,雖尚未被法律定罪,輿論伐笞幾近無情。原因何在呢?「不只因為他是央視名人,更因為他過往的驚人言論。言與行反差越大,人們的反感也越大。但究竟是什麼樣的土壤和環境,滋生助長邪惡,扭曲了一個本來很優秀的青年才俊?卻是更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前北京科技職業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王均認為,壞的制度能夠把好人變成壞人。
芮成鋼被認為是中國新一代「精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高調「愛國」,自信滿滿,公開挑戰歐巴馬,嘲諷駱家輝,經濟上也是中國現有體制的既得利益者。
這樣一個「愛國」「精英」被查辦,大快人心!這樣一個小白臉自宮後的下場,對所有自宮的五毛、「愛國賊」們,都具有警示意義。
(註:全文並非所有都是作者原創,不少資料來自網路,經作者篩選、加工、綜述後獨立成篇。)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