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長留忠義在人間(組圖)

關羽一生最大的優點是忠義,他既有臣下對君主的忠誠,又有兄弟之間的義氣。正因為此,他才成為歷代追捧的對象,成為不同政治考量人群的共同選擇。

關林是埋葬關羽首級的地方,漢時就有關林廟。明神宗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洛陽鄉民自發布施土地70畝擴建廟宇,至萬曆四十八年建成,大致就是我們今天所看見的關林。

「古代在陵墓稱呼上有著嚴格的品級劃分:平民百姓的墓稱墳,王侯的墓稱塚,皇帝的墓稱陵,聖人的墓稱為林。中國有兩大林,一個是孔林,埋的是文聖人孔子,而關林埋的是武聖人關羽,由此可見,關羽在歷代人物中的特殊地位。」洛陽關林管理處處長助理、副研究員吳健華先生說,歷經千年修繕,如今的關林佔地約百畝,是海內外華人憑弔關羽的重要場所之一。

2010年5月25日,經歷了3天陰雨天氣的中原大地氣溫逐升,走在關林裡,綠草茵茵,古柏如蓋,蔥蘢回合,分明能感觸到一絲絲的涼意。雖然不是週末,但來關林參觀遊玩的人依然絡繹不絕。一個來自福建廈門的旅遊團在導遊的帶領下緩步參觀關林。十幾個遊客聽得非常仔細,即使是很熟悉的「過五關斬六將」故事,幾個老頭兒老太太也瞇著眼認真傾聽,不時還要詢問幾句。來到大殿前,遊客們紛紛下跪,倒頭就拜,非常虔誠。「我們那裡的人非常崇拜關二爺的,他不僅是忠義的化身,更是財神,可以保佑我們財源廣進嘛。」遊客石先生操著南方普通話告訴記者。

相對於南方人的務實,北方人似乎更看重關老爺的精神所在。聽導遊們講,以前經常有一些年輕人到關二爺墳前拜把子,這樣更有誠意,因為義薄雲天的關老爺就在天上看著呢。記者曾就此事求證於關林管理處的工作人員金林靜。金林靜笑著說,這種事以前非常多,現在好像少了點,管理處對這種做法既不提倡,也不反對。

如果要問文聖人孔子和武聖人關羽誰的粉絲多,這個答案很簡單,當然是關二爺。孔老夫子的門徒多來自官宦階層和文人層面,而關老夫子的崇拜者來自社會各個階層,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江湖兒女,青紅幫派,都對關老爺尊崇有加。無疑,武聖人關羽是對中國民眾影響最廣的一個人,朝野同敬、男女共尊。在中國,能令各行各業都接受的神靈和英雄,非關老爺莫屬,這就是關公信俗。

關羽為何能走向武聖人的尊崇地位?儒釋道、農工商為何都無一例外地敬拜這位三國時並不完美的將領呢?

「忠義」二字價值千金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武聖人是姜尚,這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助周伐紂建立了不朽功勛,而關羽似乎沒有什麼功績能取代他成為新的武聖人。即使在同時代人物中,關羽似乎也不是很耀眼。

論勇猛,關羽比不上呂布——關羽弟兄仨都打不贏人家;論忠誠,比不上許褚——許褚起碼沒投降過;論智謀,比不上週瑜——火燒赤壁全靠人家周郎;論才能,也比不上馬超——馬超可是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啊。在眾星閃耀的三國時代,關羽的戰功並不突出,而且還有性格缺陷,陳壽曾評價「羽剛而自矜」,而這樣一位剛愎自用、傲慢自大的將領,為何能脫穎而出呢?

無他,忠義二字而已。

關羽的一生,除了斬顏良、攻襄樊之外,戰績乏善可陳,但他有一個其他人都無法比擬的優點:忠義。當然,許褚之於曹操、周瑜之於孫權,都是忠誠的,但能將忠和義一肩擔之的,只有關羽。劉備和關羽既是君臣關係,又是兄弟關係,《三國誌》的記載是「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關羽對劉備,既有臣下對君主的忠誠,又有兄弟之間的義氣,而這些是三國中任何人都不具備的。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儘管陳壽對關羽的忠義故事只有短短數語,但羅貫中據此大加渲染,造就了「屯土山約三事」、「夜讀春秋」、「封金挂印」、「過五關斬六將」等諸多讓人蕩氣迴腸的故事,關羽的忠義形象頓時高大起來。

事實上,關羽還有一點是其他人所無法比擬的,就是他「政治上正確」。在三國天下中,劉備是「漢室後裔」,因為漢賊不兩立,劉備集團是「正統」,而曹操集團就是「漢賊」,那劉備集團主將關羽的忠義含金量就相當高,宣揚起來就理直氣壯。而其他人儘管再忠再義,名不正而言不順——呂布,三姓家奴;許褚,漢賊爪牙;周瑜嘛,「我大哥乃當今皇叔」就能把他噎住——關老爺的忠義明顯和其他的忠義不在一個檔次。

美國聖地亞哥加州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Davidkjordan曾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我尊敬你們的這一位大神,他應該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義、忠、勇直到現在仍有意義,仁就是愛心,義就是信譽,忠就是忠誠,勇就是不怕困難。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們的關公一樣,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關聖帝君像

尊崇關羽各取所需

到了關林,不參拜一下關老爺似乎說不過去。關林甬道的盡頭就是正殿,正殿為五開間三門道,殿宇高聳、飛翅凌空、氣勢崢嶸,殿中高6米左右的「關聖帝君像」據說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關羽像。

「您看到的關羽像非常特別,首先,關羽不是平常我們看到的紅臉,而是金色的,這也是國內唯一的貼金關羽像,按照佛家的傳統,只有神才可以臉部貼金,這表明瞭佛家對關羽的尊崇;其次,關羽身著儒家服飾,表明儒家弟子對關羽的認可;再次,關羽手中所持的是道家的七星笏板,表明關羽也是道家的神靈。這尊關羽像體現了儒釋道三家對關羽一致的尊崇。」導遊小姐如是說。

確實,關羽也是中國少有的能得到儒釋道三家並尊的人間英雄。

東漢末年,佛教傳入東土,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迅猛發展,這很快激起了中國傳統知識份子的抵抗,範縝的《神滅論》就是對佛教的強烈回應。為了適合中國國情,佛教迫切需要找一位本土英雄來代言,關羽很快進入了佛家的視野。根據佛教傳說,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佛教天臺宗的開山之祖智者大師來到荊州北部的玉泉山,他點化關羽皈依佛門,成為護法神,使當時的人們更容易接受佛教這種外來宗教。關羽第一次作為正神的形象進入佛教殿堂。至今在國內許多廟宇中,仍然供奉關公為護法神。

雪隆廣肇會館關帝廟

到了宋朝,道教為了與佛教分庭抗禮,張天師通過「關羽戰蚩尤」的做法,又讓關老爺成了道家的尊神。而以知識份子為主體的儒家學者也看中這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將軍,從此關羽的手裡多了一本書——儒家經典《春秋》,言外之意就是佛道之神也是我們孔老夫子的門徒。

關羽之所以成了儒釋道都爭搶的尊神,就是因為關羽所凝聚的忠義形象,這種形象對於基層信眾,無疑是最好的榜樣,而對於歷代統治者而言,上忠於朝廷,下恩義與兄弟,整個社會才能穩定,才更有利於皇權統治。

元朝是少數民族政權,為了拉攏漢人,以顯示自己的正統,元文宗圖帖睦爾於天歷元年(公元1328)從南宋給關羽的封號上去掉「壯繆」,改為「顯靈」,全稱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布衣皇帝朱元璋稱帝后,擔心民間幫會勢力崛起,曾一度冷落關羽,但他的兒子朱棣在奪取皇位後為了「正名」,大肆宣揚他的政變得到了關老爺的保佑,下詔在全國各地大建關羽神廟。更有趣的是,明朝臭名昭著的東廠西廠這樣的特務機關,為了顯示自己的「忠義」,也尊崇關羽為他們的守護神。

「清朝時期對關羽的尊崇比明朝有過之而無不及,滿人沒有入關時,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對關羽崇拜。」吳健華先生講了這麼一個故事,皇太極在瀋陽稱帝時,儀式進行到一半,突然風雨大作,文武百官認為這是不吉之兆。皇太極靈機一動大聲說,這是關老爺為了祝賀大清開國而下凡來了。文武百官山呼萬歲,民心於是安定下來。「清朝也是個外來政權,為了滿漢一家的考慮,清王朝非常重視關羽崇拜,從順治、康熙一直到慈禧、光緒,都幾次加封關羽,前後25次修繕關林。」

忠貫日月,義薄雲天。仁愛、忠誠、信義這三者,在封建時代,儒釋道也好,官士民也罷,不同的人群對忠義有著不同的解讀,而作為忠義化身的關羽,成為歷代追捧的對象,正是不同人群出於不同的政治考量而做出的共同選擇。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一千個關羽就有一千個忠義內涵,悠悠千年,歷代人物解讀關羽,或許並不看重關羽本身,而是看重關羽所凝聚的忠義精神能否為其所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