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的一天,一個瘦小的姑娘走進上海明月社的考場,唱了一支民間小調:「我有一段情呀,唱拔拉給諸公聽呀……」一曲唱完,女孩緊張地看著考官黎錦暉。黎錦暉和藹地說:「你有不錯的唱歌天賦,只是現在的嗓音太過纖細,只要你刻苦練習,將來一定會有出息。」這個當年只有12歲的女孩就是日後享譽歌壇的周璇。
也許你會驚嘆,當下火爆螢屏的「中國好聲音」簡直就是在模仿民國時期場景。沒錯,民國時期,學員若想因「好聲音」揚名,也需經「導師」考核。那麼,當時的「好聲音」是怎樣選的?除了選秀,「學員」們還有哪些出道方式?
電臺招聘歌手,吳鶯音「過五關斬六將」
吳鶯音
民國時期,收聽廣播電臺是主要的娛樂生活方式之一。為了迎合聽眾的口味,當時的廣播電臺喜歡播送一些輕鬆愉快的流行音樂。一天十幾檔欄目,總有幾個固定時段是屬於音樂的。這些音樂是怎麼來的呢?有時候是播放現成的唱片,有時候是請大明星來上節目,還有的時候就是招聘一些沒有名氣但懷揣著明星夢的人在電臺駐唱,邊唱邊播。
1941年,上海有一家廣播電臺就想招聘這樣的駐唱歌手,它公布了招聘信息。
3000人報名參加了這次海選,初試只錄取了300人;然後是殘酷的300進10,複試中只留下了10個人;最後是決勝的10進1,只有1個女孩留了下來。這個幸運的女孩,名叫吳劍秋,被錄取後改名吳鶯音,在這家電臺踏上了她的音樂之路。
「吳鶯音在電臺駐唱了4年,一直瞞著父母。她家裡屬於中產階級,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醫生,女兒‘賣唱’在他們看來是不成體統的。後來吳鶯音的母親先察覺到了,但禁不住女兒的哀求,只好幫著隱瞞。誰知道,她父親也是個音樂愛好者,無意間買了吳鶯音的唱片,事情暴露。母親知道女兒一心喜歡音樂,幫著勸解父親,這場風波才平息。」電影史學家、中國流行歌曲史研究者趙士薈告訴記者。
吳鶯音喜歡唱歌,天賦又好,很快就紅了起來。她錄製的第一張唱片叫做《我想忘了你》,是流行曲大師黎錦光的作品。這張唱片的銷量甚至超過了當時歌壇最紅的周璇和姚莉。1946年,她與百代唱片公司簽約,成為該公司的臺柱子歌星,被稱為「鼻音皇后」。
「金嗓子」周璇電臺競賽得第二名
周璇
上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廣播電臺是非常多的,光上海就有幾十家,不僅沒名氣的人要通過它累積人氣,有名氣的人也要通過它增加自己的曝光率。比如,我們都知道的「金嗓子」周璇。
1932年,周璇進入了明月歌舞團,並以一首《民族之光》初露頭角。1934年,她參加了《大晚報》舉辦的「廣播歌星競選」。
「競選過程有點類似現在的大眾評委投票。」趙士薈說:「先在報紙上和電臺節目裡發布消息,競選過程從5月份開始,大概一個多月後截止。其間,歌手們在電臺直播間裡一字排開,聽眾通過電話現場點歌,然後把投票寄給報館,報館會每天刊登當天的投票數。競選結束後,累積票數,得票最多的就是擂主。」
當年,那場比賽前三名的最終得票數分別是:第一名,白虹(明月社)9103票;第二名,周璇(新華社)8876票;第三名,汪曼傑(妙音團)8854票。周璇雖然只是第二名,但歌聲卻被媒體喻為「如金笛鳴」,也因此獲得了「金嗓子」的稱號。
白虹
而獲得第一名的白虹,也因此奠定了歌壇擂主的地位,獲得了「播音歌後」的頭銜。
1940年,「影壇鉅子」周劍雲組建影片公司,將白虹引入麾下,由她接連主演了四部影片,而且「每片必歌」,先後演唱了《無花果》的插曲《埋玉》、《孤島春秋》插曲《春之舞曲》、《地老天荒》插曲《鏡花水月》等,充分發揮了她的歌唱優勢,她的歌聲伴隨著她出演的電影放映,到處流傳。她一生之中,共灌制了一百多張唱片,歌聲傳遍了海內外。
茶社駐唱 「歌後」王玉蓉
「歌後」王玉蓉
當下,不少歌手在成名之前都有酒吧駐唱的經歷。
其實,在民國初期,駐唱同樣也是歌手成名的一種方式。只不過,那會還沒有酒吧,她們駐唱的地方是茶社,在南京,就有一位駐唱走紅的歌女,名叫王玉蓉。
王玉蓉原名叫做王佩芬,是蘇州人,生於1911年,15歲那年來到南京。「王玉蓉在夫子廟的群芳閣、天韻樓等茶社演唱,和她同一時期演唱的還有張翠紅、王熙雲、王熙春姐妹等人,都是當年秦淮河畔名噪南北的女歌星。」
那時茶樓老闆為了賺錢,實行掛牌點戲,觀眾點什麼演員唱什麼,王玉蓉技壓群芳。師傅為了讓她名聲更響,在群芳閣組織了一次歌後比賽,那年王玉蓉19歲。結果,王玉蓉果然奪得「歌後」,成了「頭牌」。
當了「歌後」自然風光,可是卻給王玉蓉的生活帶來了影響。那時,她為求上進,一邊在茶社「駐唱」,一邊偷偷地用本名王佩芬在南京京華中學讀書。得了「歌後」之後,有人向經常涉足歌場的校長傅況麟告了密。校長聞訊大怒,以敗壞學風為名,將王玉蓉開除。
王玉蓉憂傷地離開了南京,卻在北京闖出了一片天空,她拜京劇大家王瑤卿為師,星途大好。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