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驚現山寨獅身人面像:藐視老祖宗!(組圖)


仿造的「埃及獅身人面像」坐落於河北石家莊市山前大道旁洞溝村東的一片空地上。(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4年06月01日訊】2014年5月10日,一座山寨版的埃及獅身人面像亮相河北石家莊,引起埃及文物部門的關注。由於施工方未獲得埃及方面許可建造複製品,遭到埃及文物部門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投訴。埃及文物部門主席阿里表示,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建造的複製品,都侵犯了文物所在國的主權。

盲目的山寨外國版

如同山寨版的埃及獅身人面像,外國著名建築在中國早已遍地開花:如美國國會大廈標誌性的3層大圓白色穹頂,出現於安徽阜陽穎泉區政府、湖南婁底市、南京雨花區、廈門同安區政府、浙江溫嶺市玉環縣法院、江西九江市法院、上海閔行區、重慶市法院等等……「倫敦塔橋」出現於蘇州;「悉尼歌劇院」出現於江蘇省海安縣;「埃菲爾鐵塔、凡爾賽宮」出現於杭州郊外……


「龍希大酒店」與國際足聯的獎盃。(圖/英國《每日郵報》

2011年10月,在中國「新農村標桿」—江蘇華西村山腰和山腳下,把世界的著名標誌性建築:美國國會山莊、法國凱旋門、悉尼歌劇院等名勝如樣仿製,稱之是為了開闊視野,讓村民足不出村即可遍覽世界風情;其建村五十週年新落成時,這些外觀相似度七、八成的著名建築,吸引海內外媒體前往採訪,該村高達328公尺的中國第8高樓「龍希大酒店」也同日開幕,該塔外型令人聯想到同國際足聯世界俱樂部的獎盃,隨之英國《每日郵報》以「And the trophy goes to... China's silliest supertower built in a village of 2,000 farmers (獎盃頒給2,000名農民興建的中國最蠢的超級高塔) 」為題,圖文並茂報導華西村摩天大樓的落成。


江蘇華西村的美國國會山莊。(圖/網路圖片)

無知識產權觀 缺文化認同

「複製」國外地標性建築,必須建立在建築權屬方許可、有益於建築文化提升的前提之上。將國際建築照搬照抄,仿冒建築外型,除了侵犯智慧財產權外,缺乏藝術價值,沒有一點意義。如同美國國會大廈是美國政府的象徵,涵蓋著當地的政治文化色彩。國內這種相似的大圓頂至少10棟,不僅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整體變得不倫不類,對美國國會不夠尊重。

這些肆無忌憚的仿冒建築,反映出國內一些企業及建築家缺乏本土文化的認同及藝術創意以及現今社會缺乏自信的心理表現。他們認為對於國人對國外著名的建築必定抱有仰慕和新奇感,建設一座這樣的建築必定可以為自己帶來經濟收益。加上國內許多民眾對國外接觸的管道受限,山寨西方事物已成為國內商人的利益所趨,使用山寨的西方品牌也成國內消費者潮流。

現代建築 名傳國際

就從當今世界之最的國家大劇院說起,這座位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西側,佔地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4.95萬平方米,重達6,475噸殼體鋼結構,為目前「世界最大穹頂」,周圍5萬噸水環繞,挖地32.5米深度,是北京市最深建築。經年以國家巨額支出來經營的大劇院,整個項目共需資金38億元,這筆經費可以資助500萬貧困學生,建10萬所希望小學。


 圖說 一位外國飛行員說,從空中鳥瞰大劇院的整個造型就像一口痰。(網路圖片)

國際權威性建築專業雜誌英國 ARCHITECTURE REVIEW 1999年1月號,以評論「無法無天」(OUTRAGE)尖銳地批評北京國家大劇院,直斥其為「完美的糞團」,與北京城中心和其它任何現有建築完全不協調。從立項開始,有關國家大劇院的紛爭就從來沒停過。其最遭人詬病的是其外表看起來像一個「大墳包」,它的地下入口,就像是走入一條墓道,觀眾得先鑽下去走過一個約100米水下隧道,再走上去,這像是在穿過墳墓的積水……

世界著名建築家貝聿銘擔心:從故宮能看到大劇院,完全打破了古建築群的和諧格局。加拿大皇家建築學會院士Michael Kirkland 也批判:「建築語言和基本科學規律都倒到溝裡去了」,「這(北京國家大劇院)應是一個功能性非常強的建築物,但設計人把它當作一個藝術品來做,大錯特錯,上面加了蓋子,房子套房子,是在屋中打傘作繭自縛,結果需要高大空間的舞台上不去,要向地下挖六至八層樓,這是全世界建築界有史以來最荒謬的大笑話。」

再看另外一座外型奇特的央視大樓,這棟由兩座傾斜的塔樓連結,不符合建築力學的標準(所以必須額外建造一個斜向的管道支撐大樓的重心)。這棟市民戲稱的「大褲叉」,且不談是否符合建築美學,從風水的觀點,試想人在傾斜且底部架空的建築內工作,內心會安穩嗎?

還有一棟座落於北京東三環的人民日報新大樓,塔樓的建築高度超過了150米。2013年6月23日,未完工前的大樓就被美國 Jimmy Kimmel 脫口秀拿來當做話題,當圖片被展示出來時,全場觀眾哄堂大笑,Jimmy Kimmel 強調為什麼設計及建造的人,會沒留意到這個大廈的外形?最後更拿去詢問好萊塢大道上的孩子:「它像什麼?」,其中有小朋友說道:「It's kind of hard!」(很難說!)

藐視神傳文化 創意匱乏

建築並不是孤立於環境的單一物體,應該與周邊環境和諧共存,若硬是介入不搭調的建築物,破壞了環境的整體性,也不可能產生應有的文化價值。


首建於三國時期 (西元223年)的黃鶴樓。(圖/武漢旅遊官方網站)

中國老祖宗遺留的千年傳統建築思想,講究風水與自然的關係,建築本身的構筑,材料,空間序位,結構均衡完整,都表現了人與世界的宇宙觀。如故宮、黃鶴樓、岳陽樓等,呈現泱泱大國建築的寬廣壯麗、古樸典雅。可惜的是,許多中國人被文化大革命洗腦成無神論者,加上許多珍貴古蹟在「破四舊」中毀壞殆盡,中國人對神傳文化遺產的藐視,不珍視發揚自己寶貴的資產,才造成當今建築藝術的匱乏。

本文留言

作者劉鈞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