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谷風】越南是否「忘恩負義」

 2014-05-23 14: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看中國2014年05月23日訊】越南和中共是兩個世界屈指可數、仍然堅持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極權國家。最近因為中共在南中國海有爭議海域上把石油鑽井平臺拖到離越南海岸120海浬處而引起越南人強烈的反彈,導致在越南各地舉行大規模反華示威遊行,並擴展為暴力事件。

5月13日,距離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即前南越首都西貢以北二十多公里平陽省的星加坡工業園地內,被視為中資企業的十多間外國工廠遭到成千上萬的抗議人群瘋狂的打、砸、搶、燒,現場一片廢墟,劫後慘狀,令人震驚,其情形彷似2012年9月因為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而引起中國大陸反日浪潮,打砸搶燒,愛國無罪,如出一轍。這次越南反華被看作是前此中共反日的翻版,越共是從中共那裡學來的。中共是始作俑者。

由於暴民不分青紅皂白,看到有中文字的廠房就破壞、掠奪、放火,所以很多日企也遭受池魚之殃,臺、港企業更是首當其衝。越南反華暴動越演越烈,已蔓延至中部地區。在河靜省,建設中的台塑鋼廠亦被暴徒搗毀、縱火焚燒,裡面被搶掠一空,遍地垃圾,現場令人震撼。

越南和中共都是共產政權,沒有言論、集會自由,是個人治而不是法治的國家,爆發如此大規模的反華抗議活動,遍及越南65個省市的22個,顯然是得到政府的默許、縱容,甚至是煽動,弄到一發不可收拾,已經失控。越南反華示威並非首次,以往中越領海紛爭引發的反華抗議活動,都在越南警方的嚴密控制之下,今次是過去三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越南和中共都是同一意識形態的共產國家,利用、挑起其國民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情緒來排外、向對手施壓以增加談判籌碼是他們認為最佳的外交手段。中共反日與越南反中,反映出中越兩國都是一丘之貉,並不是一個文明的國家。

自前蘇聯崩潰後,全球共產政權所剩無幾,中越兩國一衣帶水,這兩個亞洲共產大國曾是「同志加兄弟」的親密戰友。在第一次印支戰爭(1946_1954),中共一直在背後支撐當時越盟對抗法國殖民統治,中共不僅援助巨額的軍事裝備和武器,同時還派出以陳賡和韋國清為軍事顧問團的一批共軍,中共幫助越盟在1945年5月7日奠邊府大捷中取得勝利,迫使法國在日內瓦簽署恢復印支和平協議,從而結束了越盟八年的抗法戰爭,越盟在越南北方建立起越南民主共和國的共產政權。

第二次印支戰爭(1959_1975),又稱越南戰爭,簡稱越戰。在長達16年戰爭期間,中共成為越南抗美的安全大後方,源源不斷的物資通過邊界運往越南北方。中共向越南提供巨額的經濟和軍事援助,按當時匯率計算超越200億美元。1965年,毛澤東對到訪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允諾:要人有人,要物有物。於是32萬打著「抗美援越」的旗幟、換成越南軍裝的中共軍隊,浩浩蕩蕩越過中越邊界,開往越南戰場。中共有一千多人在「抗美援越」戰場上付出了生命,且至今屍骨仍然長眠異國他鄉。1953年7月,中共還把南海最大的一個島夜鶯島,也叫浮水洲島(即後來越南稱白龍尾島)「秘密移交」給北越。2000年12月25日,中越兩國簽訂《北部灣劃界協議》,原本屬於中國的夜鶯島就正式的、被永久割讓給越南。

1979年2月,中越兩國由於柬埔寨問題而吵翻了臉,導致中越爆發戰爭,兵戎相見。中共稱這場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只進行了兩週,雙方都宣稱獲得勝利,但雙方也為此付出了三萬多條生命的代價。在這場戰爭裡,越南用的還是中共當時供給的武器來打中共軍,用中共援助的大米來作掩體,彈藥比中共軍還充足。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二十年後的1999年12月30日,江澤民簽署了《中越陸地邊界條約》,把雲南的老山和廣西的卡山「慷慨」劃歸越南。

中越兩國的歷史恩怨情仇由來已久,越共政權在一部《越南古代史》裡說:「越南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越共對其北方鄰居大國一直抱有很大的戒心,雖然中越貿易在中越戰爭後迅速增長,唯雙方互不信任長期存在,並不時爆出爭端的火花。這次由於中共在有爭議海域設立石油鑽井平臺,再次成為兩國對峙的導火索,無辜的華人成為兩個共產政權爭奪海洋資源的犧牲品,這都是共產政權為維護他們的權益所造成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