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古代的「勞動節」(圖)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勞動者自己的節日。其實我國古代也有勞動節,《帝王世紀》記載,被尊為「三皇」之首的伏羲重農桑、務耕田,在每年農曆二月二時要率各個部落聯盟的首領「御駕親耕」,百姓也要在這天開始下田耕作。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曾記述了周武王在每年的二月二都會舉行盛大儀式,率文武百官親耕,並將這天定為「春龍節」。自唐代開始,二月二被正式定為「耕事節」或「勞農節」,皇帝還要率百官出宮到田裡耕地、松土,象徵性地參加勞動,農民們要在農具上綁上顯示喜慶的紅綢布下地播種。
清代有一幅叫做《皇帝耕田圖》的名畫,畫中身穿龍袍的皇帝扶犁耕田,身後跟著幾位大臣,有的鏟土、有的撒種、有的牽牛,遠處是挑籃送飯的皇后和宮女。畫上題詩曰:「勞農節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清政府規定,「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賦稅雜差,勞農節賞絹一匹,棉十斤,米一石」。表示官府對辛苦了一輩子勞動者的節日待遇。由此可見,龍抬頭的「二月二」其實就是我國古代名副其實的勞動節。
歷代文人墨客也常在自己的詩作中表達對勞動的感受。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他隱居之後醉心於田園生活,超然世外,自得其樂。每天就是讀讀書,寫寫詩,喝點兒酒,種點兒菜,舒活舒活筋骨,有《歸園田居》為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種菜勞動不僅僅是為填飽自己的肚子,在他的心裏,那幾畝田園是與官場相對立的理想洞天,尋常的農家景象無不體現出迷人的詩情畫意,巧妙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和人格節操。
唐代詩人李紳的名字並不耳熟能詳,但要說起他的一首《憫農》詩恐怕就無人不曉了。一年夏天,李紳回鄉探親,當他看到田野裡的農民在炙烤的日光下辛勤耕地時,不禁大發感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還因此獲得了「憫農詩人」的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