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馬克思的「面紗」
共產主義運動的創始人馬克思一輩子痛恨「剝削」和雇佣勞動,但他還找不出一個連起碼的報酬都沒有的勞動者。而事實上,這樣的勞動者倒是有的,不過既不在大英博物館的檔案裡,也不在西裡西亞的礦井和英格蘭的紡織廠內,更不在他的《資本論》中,而就在他的家裡。
每當馬克思一家在風和日麗的時候和朋友們去倫敦郊區散步或郊遊的時候,他們的身後都跟著一個身材壯實的女僕.她挎著沈重的裝滿食品的籃子,背著塞滿杯盤碗盞的包裹,到了目的地還要張羅吃喝,收拾殘湯剩羹.
她叫海倫穆特,馬克思一家叫她琳衡。她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幼年時就到馬克思的丈人威斯特華倫家做佣人。到了燕妮出嫁的時候,她被當作陪嫁。對人的異化「深惡痛絕」的馬克思並沒有拒絕這份活禮,而是照單全收。或許他覺得雇佣勞動是萬惡的,而無償奉獻則可以受之無愧。
琳衡對馬克思的奉獻還超出了家務和財務。1850年,琳蘅懷孕了。馬克思和燕妮之間於是爆發了可怕的爭吵。當這個私生子出生時,馬克思說服了他的「忠誠」戰友恩格斯去承擔這個「責任」。他需要為這個孩子說清來龍去脈,但又不能讓人以為琳衡懷的是外面的野種,那樣他倒是沒了干係,但卻有辱「工人階級」「導師」的家風。因此頻繁地出入他家門而又是單身漢的恩格斯成了理想的入選。這個嬰兒取名為亨利.弗裡德裡希.德穆特。「弗裡德利希」就是恩格斯的名字。
馬克思當然不讓這個私生子留在自己的家裡,於是這個叫亨利的嬰兒被送到一個工人家裡寄養。小亨利倒是可以去探望自己的娘,只是不能走正門,而必須從廚房的邊門進去。
恩格斯死在馬克思之後。雖然在馬克思的葬禮上,他把這個半輩子靠他的錢生活的「思想家」讚美成了完人,但在私下始終對一件事耿耿於懷。他患喉癌而死,臨死前不能說話,但卻在一個紙盤上寫下了:「弗來迪是馬克思的兒子,圖西把她的父親理想化了。」弗來迪就是那個男孩,而圖西是馬克思的女兒,當時在恩格斯身邊,她一直以為自己的父親潔白無瑕,亨利真的是恩格斯的兒子。
琳蘅死於1890年。她在馬克思家裡幹了一輩子,到頭來兩手空空,什麼都不是,連「雇佣勞動者」都不是。她的兒子後來倒是當了機修工,成了名副其實的雇佣勞動者。但他並沒有像他父親嚴密推理的那樣對「革命」有興趣,而是改良主義工會的成員。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有婚外情和私生子本來就是很丟臉的事,他卻把自己吹捧成完人。它的教徒們更把他當作上帝一樣頂禮膜拜,連他的婚姻都神聖化,那麼任何道德醜聞,都會變成摧毀馬列的重磅炸彈,無數隻手就會嚴嚴實實地把它們遮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