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萬古流傳的圖騰崇拜(圖)

【看中國2014年02月06日訊】「年年有魚(余)」、「鯉魚跳龍門」這些吉祥之語,我們再熟悉不過。作為初民鯉魚崇拜的余緒,它不僅成為流傳甚廣的吉祥物,還被賦予了各種神奇的力量。直至今天,鯉魚的形象仍是美好的象徵,寄託著人們各種美好的情感與信仰。

人們喜歡魚,尤其是鯉魚,是有深遠的文化淵源的。中國母氏氏族社會遺址出土的陶器、石器中,就刻有或繪有魚紋,據專家考證說是生殖崇拜的象徵。

春秋時,有一條「鯉魚」特別出名,以至於千百年後都為人所熟悉——那是一國之君的魯昭公恭賀孔子喜得貴子的禮物。孔子「嘉以為瑞」,索性把兒子的名字取為「鯉」,表字「伯魚」。由此可見,以「鯉魚」為「祥瑞」的習俗,至少已經在春秋時期就廣為流傳了,這與《史記》記載周朝之興有鳥、魚之瑞是吻合的。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寫道:「漢武帝祭武夷君,用乾魚。」漢武帝所說的乾魚,究竟是鯉魚呢?還是其它魚?我們找不到證實。但最起碼說明瞭魚的重要性,一朝之君王祭一山神,選擇的祭品是魚。探尋百姓崇魚(或說崇鯉)心理的文化背景,那就不難理解了。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人們賦予了鯉魚豐富的文化內涵,關於鯉魚的民俗更是豐富多彩。

鎮壓水患的神力

魚是水中有靈性的生物,水中的神靈之物除龍外,還有鯉魚。在民間信仰中,人們認為鯉魚有著特殊的神力,能夠鎮壓水患,保護平安。這種理念也被建築師用到了溪流筑壩攔水的設計中。筆者截取衛星拍攝梅溪魚頭壩的圖片,俯瞰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代水壩,非常像一隻逆游而上的鯉魚。

魚頭壩藉助魚頭的尖角形態具有辟水之勢,可將溪水一分為二,減少水流對壩體的衝擊力,讓溪水按照人們的設想分流。一是用來推動碓房碾米,二來進入灌溉渠道,起到了灌溉農田的作用。它的壩體因地制宜,採用鵝卵石利用咬嵌原理砌成,歷經多少驚濤駭浪,也無法摧毀它。

鯉魚在驚濤駭浪中自由自在游弋的能力,既使人羨慕,又使人玄想,因之在古代文獻中,鯉魚被作為「鱗介之主」、「諸魚之長」,有神變化龍、呼風喚雨的本領,將壩形設計成鯉魚頭狀,也是人們相信藉助鯉魚神性能確保大壩平安的民俗心理。

「魚躍龍門」的期望

「魚躍龍門」是古代的神話故事,正式見諸文字記載的是漢代辛氏所著《三秦記》。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指的是黃河鯉魚跳龍門從壺口咆哮而下的晉陝大峽谷的最窄處的龍門,今稱禹門口),就會變化成龍。鯉魚象徵舉子仕途得意、飛黃騰達,後來逐漸用此比喻舉業成功或地位高升。

武夷山的五夫鎮至今流傳著古老的龍鯉戲。據介紹,「龍鯉戲」是從宋代就開始流行於五夫的傳統民間藝術,起源於朱熹在五夫裡講學授徒時期,主要以魚燈演舞鯉魚躍龍門的典故來慶賀仕子中舉登榜,因其獨特的人文內涵,形成一種獨特的風俗,在民間傳承了700餘年。

鯉魚戲的主體道具是用竹篾編製的魚龍輪廓,外表以繪有龍魚之鱗的彩布包裹,既形似龍,又形似鯉魚。龍魚燈籠內置燈具,一般是正月的夜間表演。民間百姓藉助龍鯉魚燈戲的編排的表演套路,體現了活躍歡快的鯉魚之舞。龍鯉戲是藉助「鯉魚跳龍門」的傳說,表達的思想主題是科第進取。

騎鯉升天的幻想

自古以來,鯉魚的神性被人格化了。騎鯉升天之類故事也成了人們的一種精神依賴。筆者在2008年8月去香港考察時,在淺水灣畔看到了《琴高乘鯉渡海》的巨型雕塑,東方傳統文化根植於香港這塊中西文化交融的土地上。

琴高乘鯉渡海的傳說出自《列仙傳》,據它所載,琴高是戰國時趙國人。因善於彈琴做宋康王的賓客。他精通養生之道,浪游冀州和涿郡一帶達二百多年。後來,他告別周圍人們,說要入涿水裡去取龍子,與他的弟子們約定說:「你們都潔身齋戒,在涿水岸邊等我。」弟子在岸邊立祠,琴高果然騎著紅鯉從水中出來,坐到祠中,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前來觀看。琴高在祠中逗留了一個多月,入涿水中去了。琴高道存柔順,在宋國做司樂臣。脫離世事獨超逸,浪游冀州涿郡中。出水乘紅鯉,入水修飾身。唯任水解成仙,其樂無窮盡。

鯉魚既能象徵舉子仕途得意、飛黃騰達,也能使凡夫俗子立地富貴,乃至長生登仙,「琴高乘鯉」正是這種想像的典型表達。考古成果也表明,自商周起古人就有以玉魚隨葬的風俗;戰國以降,又出現了銅魚、陶魚、木魚等魚形葬物,其實是視鯉魚為引導死者靈魂渡過冥河進入天界的乘騎,這些做法是以鯉魚具備「神性」的想法作為依據的。

代代相傳的魚葬習俗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手托木盤,上面放置一隻老死的鯉魚,後面是一群神態肅穆的男女老少。他們神情凝重,伴隨哀樂鼓鑼聲,緩緩護送老死的鯉魚到千年鴛鴦柳杉下的塚墓前,點上三炷香,灑上一杯清酒,三拜九叩後,長者開始吟誦220多字的魚祭文:「時維公元二千十一年……人諳魚性,魚領人情,患難與共……奈何天不永年,遽爾雲亡,人非草木,焉能忘情,銜悲忍痛,還招爾魂……」燃放鞭炮後,魚被放入鵝卵石壘砌的魚塚中。整個儀式持續近20分鐘,全場悲慼的情景絲毫不亞於為亡故親人下葬。

福建政和縣楊源鄉鄭氏祖先在宋代遷居到這裡,在村裡溪流放養鯉魚,還制定了嚴禁捕撈和傷害鯉魚的族規。即使是大飢荒,村民們寧願食野菜、糠餅也不捕溪中鯉魚,敬畏如神。在魚塚附近,常常可以看到村民祭拜鯉魚的香燭黃紙。村民特意修砌魚塚為得享天年的鯉魚舉行葬禮,代代相傳,至今已800多年。

陝西西安半坡遺址發現的魚紋彩陶上有人面魚紋圖等,據推測,這些精美的圖案很可能是「圖騰徽號」,也有一些則是「魚祭」場景的描述。原始人以為人類由魚進化而來,或與魚之間具有某種神秘的聯繫,因而膜拜崇敬,發展成為源遠流長的民俗情結。

鯉魚嚇退太平軍

在武夷山,流傳著一則「鯉魚嚇退太平軍」的傳說。清朝咸豐年間,太平軍佔領武夷山。崇安四大家族之一的潘氏為找到平安的避難所,決定舉族搬遷到武夷山一處懸崖的山洞中居住,並加緊調運木料在懸崖下構建了「天車架」。雖然時間緊迫,潘氏族首認為鯉魚有助人禳災避難的神性,還是決定將家裡養了多年的鯉魚帶至崖上。所幸崖中有一孔泉眼,泉水雖細,但潘氏族人鑿池蓄水也養活了這些鯉魚。在山崖上,人與魚在艱難環境中藉助一線細泉相依為命。

太平軍見潘氏一家躲進了燕子窠的崖洞中,加緊了對避居在燕子窠崖洞潘氏家族的圍攻,且攻勢越來越猛。潘氏族首早就識破了太平軍的詭計,莫非是想逼潘家大小下山束手就擒。潘氏族首讓人將泉池中的大鯉魚抱起,向數十米高的崖底下拋去,崖底下正在圍攻的太平軍看到懸崖峭壁上居然還有活崩亂跳的大鯉魚扔下,意識到崖居處肯定有水,人能長期生存。此時太平軍圍攻崖居數月已筋疲力盡,考慮到取勝遙遙無期,只好放棄攻崖。居住在崖壁上的避難之民,數十餘年來平安無事,直到1949年解放時,他們才離開了燕子窠崖居。大家都認為是鯉魚救了他們一命,對鯉魚更是深為敬重。此地也成為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鯉魚不僅遊戲水中,還被民間工匠們請到了民居彫刻藝術中。有不少古民居的門樓磚雕、石雕中,都彫刻有鯉魚的形象,都賦予了一定的主題意義:有象徵不畏艱難銳意進取的「鯉魚跳龍門」,也有寄予希望日子富裕的「年年有魚」等。至於民間吉祥紋圖中的鯉魚,則無所不在,窗花剪紙、建築雕塑、織品花繡和器皿描繪,到處可見鯉魚的形象:「連年有餘」、「吉慶有餘」、「娃娃抱魚」、「富貴有餘」……均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愛鯉崇鯉的習俗,已經融入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我們不僅在民間工藝中欣賞到那些被藝術化得栩栩如生的鯉魚,而且在我們的價值觀、 生活習俗以至精神境界裡,都永遠遊動著鯉魚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