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放緩的通脹邏輯
【看中國2014年02月06日訊】中國經濟增長從過去30年平均9%~10%下降到2013年的7.7%,雖然這種放緩有政府轉變發展目標的原因,但也要看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有其必然性,是過去多年與高速增長相伴隨的通貨膨脹的必然結果。
根據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觀點,只要有通貨膨脹,那麼必然就會有經濟衰退,因為依靠通貨膨脹實現的經濟繁榮是不可持續的,泡沫必然是要破滅的,泡沫破滅的過程就是經濟衰退的過程。對照這種理論,也許有理由把中國當前放緩的經濟類似地視為一種由於通貨膨脹所導致的「衰退」。2013年,中國的M2達到了103萬億元,是2000年的16萬億元的6倍多。
中國的通貨膨脹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出口導向的戰略,出口賺取外匯,而外匯要結算成人民幣,因此,出口越多,外匯儲備越大,意味著市場上新增的人民幣就越多。二是政府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2011年政府的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4000億元,相比2002年增長了差不多五倍。
出口和政府投資支撐了中國過去多年的高增長,同時也導致中國嚴重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結果,不僅是物價的上漲,而且還導致了生產結構的扭曲,在不少行業出現了嚴重的過剩產能,並且出現了「鬼城」和「死城」等現象。
這種以通貨膨脹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這一方面是因為通貨膨脹扭曲市場價格,產生錯誤的信號,使企業家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導致盲目擴大投資等,而且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也將侵蝕企業的利潤,使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另一方面,也因為通貨膨脹和債務相伴,創造的貨幣越多,債務就越多,隨著債務的增加,政府、企業和銀行進一步借貸的能力將下降,這也就意味著越來越難以依靠債務來實現進一步的投資,當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負債總額已經超過30萬億元,政府和企業通過舉債來獲得投資資金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
進一步追究通貨膨脹背後的根源,不難發現,那些導致通貨膨脹的因素都與政府的管制與壟斷有關。首先是銀行和貨幣的國有性質,以及政府對利率的管制,由於有央行作為最後的擔保人,實行部分準備金制度的銀行濫發貨幣也不會有破產的風險,這就使銀行產生濫發貨幣的衝動,加上存款利率的管制所產生的利差,銀行貸款越多,收益就越大,銀行事實成為了通貨膨脹的最大受益者。其次,是土地的國有和集體性質,為地方政府「發展經濟」和通過「土地財政」的方式增加收入打開了方便之門,同時也為通貨膨脹創造了條件。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投資,以滿足上級的經濟考核指標,會把從農民那裡以廉價徵收來的土地以「工業用地」的形式「轉賣」給來當地投資的企業,這個轉賣價格往往低於應有的市場價格,這就使那些來當地投資的企業獲得了額外的利益,比如使它們可以以一個較低的價格出口商品(意味著通貨膨脹),相反,在城市中,地方政府會努力地維持甚至提高「商業用地」的價格,也就是房地產的價格,因為這對它們來說意味著更多的「土地財政」。並且,土地作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手中可抵押的資產,土地價格越高,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從銀行獲得的貸款就越多,政府就越有能力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因此,土地產權的國有和集體性質也為地方政府「低成本」地創造通貨膨脹提供了便利。
可見,與其把通貨膨脹視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結果,不如視為還不夠合理的市場經濟制度的結果,經濟增長的放緩是對不合理的經濟制度所作出的正常反應,並且經濟放緩其實已經在暗示,必須對這個經濟制度進行改革,使之更符合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這樣才會有持續的增長。
(作者朱海就:浙江工商大學教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