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每次回家過年都是一場大的浩劫(圖)

【看中國2014年01月21日訊】 自「馬上有錢」走紅網路後,一幅「馬上有對象」的漫畫也持續升溫,在調侃的背後,隱藏著許多「剩男」、「剩女」的焦慮。隨著春節臨近,不少單身的小夥伴都將面臨被逼去相親的煩惱。

近日,一份《2013年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近六成受訪者曾被父母「逼婚」,「80後」是遭遇父母逼婚的主要群體。超四成的父母選擇「唐僧模式」,即不斷地言語催促;近兩成的父母喜歡「發動群眾」,用親朋群體施壓;還有的父母直接趕鴨上架,強行安排相親約會。

案例一

閨蜜扮「戀人」寬慰父母心

「今年是我最難熬的一年,總共相親了11次,這過年一回家,更沒完沒了了……」80後的小胡一臉苦笑。

小胡老家在吉林市,大學畢業後留在長春,一直沒有對象,「我也著急,但是對象不是商品,說有就有啊,一想到過年親屬的輪番轟炸,頭都大了。」小胡說,今年他有了應對之策。

「我跟一位關係比較好的女性朋友照了很多‘親密’照片,並把她的頭像做成了手機壁紙,通訊錄上的名字也存成了‘親愛的’,還叮囑她每天給我打一個電話,只要應付過初五就行……」小胡說,他這麼做實屬無奈之舉,否則家裡二老年都過不好,自己在親戚面前也抬不起頭。

「今年先這麼辦了,明年爭取找個‘名正言順’的……」小胡說。

案例二

躲「逼婚」乾脆不回家

29歲的小葛是一名銷售經理,老家在長春市,大學畢業後去大連工作。「平時工作太忙,根本沒有時間考慮個人問題,一晃就成了‘剩女’。」小葛說,「每次過年都是一場浩劫啊,父母去年已經給我下了死命令,讓我一定帶個男朋友回家,我今年乾脆就不回去了。」小葛說,她和室友正準備報一個旅行團,到港澳臺或國外去旅遊過新年。

小葛說,其實她內心深處並不想離開父母,只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以前很愛過年,自從工作後,過年漸漸成了一種負擔。一到過年,親戚朋友圍在一起,最關心的就是我的終身大事了。」

「過完年我就30了,也就更加不敢面對父母和親屬了……」小葛說,她的新年願望就是能夠在2014年找到一個對的人,早日結婚。

心理專家

春節別問孩子這些問題

針對父母逼婚、子女恐歸的現象,吉林省心理教育協會常務理事、高級心理諮詢師督導王雲海老師表示,父母和子女需要積極的溝通,越不回去,越加劇擔心和恐慌。「不要太過焦慮,更不要貼上恐懼的標籤,應該解讀為這是父母愛我的表現。」

同時王雲海強調,對於親屬來說,有些話題盡量不要問,有些話最好也不要說。

「‘有對象沒?’‘啥時候結婚啊?’‘啥時候要孩子啊?’‘買房沒呢?多少平米啊?’‘一個月工資多少啊?’像這樣的問題乾脆就別說,你問了孩子不愛聽,還增加壓力。」王雲海說,除了這幾個問題外,親屬間聊天可以聊一些時下的熱點話題,「別非得往孩子們的‘傷口上撒鹽’。」

諮詢婚戀大齡青年激增

「前來諮詢婚戀問題的人數明顯比去年多了,很多大齡青年反映自己甚至不如年輕時會交友。」王雲海稱,過去一年,前來諮詢婚戀問題的大齡青年明至少增加20%以上。

「前兩天有個女博士前來諮詢,她告訴我她對感情已經麻木了,朋友介紹連看都不想看了,而家裡一直催她,她特別痛苦。」王雲海說,交友能力缺失,對尋找愛情缺乏激情的案例他每個月都會接到。

王雲海建議,大齡青年要想盡快解決個人問題,首先心理應該健康積極,不要過於強調經濟收入、長相、住房等外在條件。其次,要盡量擴大自己的交際圈,最後,不要把自己的對象同別人的對象進行不恰當的比較,以免貽誤擇偶的良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