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臺灣霧霾籠罩(圖)


中國霧霾成「宇宙奇觀」(NASA航拍圖)

【看中國2014年01月17日訊】去年歲末到了臺灣,在臺北士林夜市吃到了久違的臭豆腐和鴨血湯等各種美味的臺灣特色小吃。在我大飽口福之後,引導我逛街的廖小姐熱情地邀請我翌日去看一部正在流行的電影《看見臺灣》,她說自己已經看過兩次了,還想與我一起看第三次。因為身為臺灣人,她對臺灣的高山、海洋、湖泊、河流、森林、稻田、魚塭、 城市等景觀滿懷深情,也想讓我這個外地人看到臺灣的美麗,順便也看看各種環境面對人們的開發而造成的改變、破壞和傷害。通過電影,觀眾可以化作飛鳥,一起從高空看臺灣,一起去看這個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看見臺灣》這部電影是由臺灣空拍攝影師齊柏林執導的一部記錄片。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公布以來,世界各國針對環境、生態的相關電影陸續發表。而臺灣推出的這一部影片以全高空拍攝的畫面,講述了臺灣環境的現況。齊柏林在2009年八八水災之後,俯瞰殘破的臺灣,下定決心抵押房子又借錢籌拍。拍攝時間大約3年、飛行時數400小時,拍攝成本約新台幣9千萬,為臺灣電影史上耗資最高的記錄片。本片是第一屆桃園電影節的開幕片,並於2013年第五十屆金馬 獎中榮獲最佳記錄片獎。畫面中看到當地居民為了發展經濟,砍掉了許多百年古樹而栽種了檳榔樹和高山茶,致使山體滑坡,水土流失。廖小姐觀看後感到非常痛心。就深有感觸地對我說:「我們今後少喝一點兒高山茶吧,或勸朋友少吃一些檳榔,這樣多少也能有利於保護臺灣的生態環境呢。」

我對她的說法表示贊同。但是我抬頭望天,看到臺北的天空被一層層霧霾所籠罩。那些霧霾來自遙遠的大陸,應該與檳榔樹和高山茶完全沒有關係。也許齊柏林攝影師在製作電影時,只注意了臺灣的高山和大海,看到了山川河流的污染,卻絲毫沒有察覺到來自海峽彼岸的霧霾和H7N9禽流感病毒,而霧霾和禽流感病毒對臺灣生態環境的污染恐怕遠大於工業廢水與垃圾。在我乘坐臺鐵前往臺南遊覽之時,看到沿途的桃園、新竹、雲林和嘉義都在霧霾的籠罩之下。

霾害的嚴重性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中國大陸從去年12月4日起發布25省市霧霾嚴重預警,持續至5日仍未改善,導致南京、浙江多地中小學幼稚園停課, 並嚴重影響交通,造成口罩、空氣淨化器等產品熱銷。那時臺灣地區也受到嚴重影響,高屏地區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雲嘉南及高屏地區空氣污染指標也逼近「不良」,影響了民眾健康。受到持續霧霾的影響,5日凌晨2點開始,原定降落在上海浦東機場的23架次航班連續備降虹橋機場。連續霧霾天還引發呼吸道疾病患者明顯增多,江浙地區的防霧霾口罩在網上賣到斷貨,空氣淨化器等產品也熱銷。江蘇一名網友就曾感嘆「進入12月以來,我還沒見過藍天」。 臺灣行政院環保署空氣質量監測網資料顯示,當時臺灣局部地區地面風速增強,加上擴散條件差,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持續上升。雲嘉南及高屏地區空氣污染指標也 逼近「不良」等級。

據說韓國對於發生霾害一事,已向大陸當局提出嚴正交涉,並提出賠償要求。其結果當然是不了了之,因為這是大陸當局根本無法解決的難題。但是臺灣的對應和交涉則更晚一些,也沒能向大陸要求賠償。因為不論簽訂什麼協議,基本上對中共政權沒有約束力,所以生態的大環境談不上改善。如果發生H7N9禽流感暴發性感染,那更是防不勝防,與臺灣現有的工業污染相比較,則是小巫見大巫了。

因此,要保護臺灣的生態環境,不能只看到臺灣的工業污染,怎樣應付跨海而來的霾害和禽流感病毒才是更迫切的課題。如果臺灣朝野坐視不理,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簽訂再多的服貿協議或和平協議也於事無補,可以說制定補救措施防患於未然,才是馬英九政府的當務之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雲中君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