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開」童名謙解決不了問題

【看中國2014年01月05日訊】身為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的童名謙落得被中紀委「雙開」的下場是因為衡陽的人大代表大面積賄選案發生在他擔任衡陽市委書記期間。擔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才剛剛一年的童名謙被撤職查辦,旅居美國的中國民主人士鄭存柱先生表示,童名謙只是衡陽人大代表賄選案的替罪羊,真正的責任者者是中共的政治制度:

「中國各級人大代表賄選從衡陽可以看出:因為參加代表選舉的人並不是代表民意, 代表的是權力, 是權力的象徵。 現在中國的人大代表選舉只是一種形式, 只是走過場。 如果習近平真正反腐敗,他應該是選舉能夠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讓老百姓選出能夠代表民眾利益和呼聲的人大代表,那樣才能從本質解決賄選問題。現在將童名謙‘雙開’為衡陽的賄選負責而不是進行制度改革,將來我們還會看到其它地方類似賄選案件的發生。」。

據中國官方媒體披露,湖南衡陽人大代表賄選醜聞發生在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3日期間,即童名謙即將從擔任僅有一年的衡陽市委書記一職離任之際。當時在差額選舉湖南省人大代表的過程中,總共有56名當選的省人大代表存在送錢拉票行為,涉案金額人民幣一億一千萬元人民幣,有518名衡陽市人大代表和68名大會工作人員收受錢物,平均每人收受賄賂接近19萬元人民幣;而從衡陽成功當選湖南省人大代表的那56人,平均每人動用將近200萬元人民幣賄選。

幾年前曾經在天津濱海區獨立參選人大代表的王忠祥先生認為,以金錢方式賄選是中國各地普遍賄選現象中最直接、最簡單的一種賄選方式:

「中國各地舉行的人大代表選舉有哪個地方是真實的?我曾經是人大代表獨立參選人之一。 一開始,雖然參選的經歷還算順利, 但後來官方動用手中的權力,連讓你成為初步候選人都成為不可能。我不瞭解衡陽的賄選事件究竟是如何發生和如何被發現的內情,童名謙又是如何涉嫌其中的內幕,但是按照中國的憲、刑法和普通常識看,中國各地人大代表選舉中存在的違法犯罪簡直太多。衡陽是用金錢直接賄賂,換取選票,那麼用封官許願換取選票呢?中國各地的人大代表選舉恐怕都是一種權力換利益的關係, 哪裡有什麼代表民意的」。

親北京的香港「大公網」星期四刊登的一篇評論稱,湖南衡陽的人大代表賄選案「恐怕是中國地方人大選舉的冰山一角, 沒有披露或者比這更嚴重的還有很多」;要想從根本上減少和杜絕賄選現象「只有擴大直接選舉的範圍、提升直接選舉的重要性、給予選民更多的實踐機會」,因為「畢竟,最終選舉產生的叫人民政府,行使的是人民賦予的權力」。如果人大代表不是由人民選舉,不是代表民意,湖南衡陽一位退休職工王女士星期四對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說的一番話似乎在中國老百姓看待官員和人大代表這個問題上頗具代表性:

「當官的都是貪污的,老百姓有很大的冤屈, 背地裏議論紛紛, 說什麼的都有」。

都說中國人大是「橡皮圖章」,戲稱人大代表是「聽聽報告拍拍手、選舉表決舉舉手、大會閉幕揮揮手、走訪選民握握手的「四手代表」,並不為民做主,為民辦事。然而, 湖南衡陽的人大代表賄選醜聞揭示至少衡陽的人大代表還有好多隻標有「權」和「利」的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