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真的很簡單嗎?(組圖)
現代人用電腦滑鼠,就可進行證券投資(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2013年12月15日訊】如今,投資證券變得十分容易,只要打開電腦輕鬆用滑鼠點擊幾下就可以完成一樁交易。
可是作為投資者,你在點擊滑鼠之前,有沒有考慮過以下的這些問題呢?我敢打賭,在你思考過這些問題之後,你對投資或許會有一些新的理解!
一、你為什麼而投資?
投資需要可以是多元的,既可以不侷限於投入產出類型的百分比,還可以包括其他投資需要。
在西方,老年人通常在退休以後需要從自己的養老金中按月提取一定數目的現金以確保自己的生活開支,所以對於投資產生回報的時間性有要求,所投資的養老金每個月至少可以有一部分穩定的現金流產生。
在這樣的情況下,固定收益類的證券雖然收益通常要遠遠低於股票類的證券,但是卻因為可以保障現金流的穩定性而更應該被投資者選擇。
由此,廣義上的投資回報是基於投資者的投資需要的,什麼樣的投資需要,就決定什麼樣的投資回報的標準才比較合理。當然,這樣的投資需要會隨著投資者的具體情況改變而改變。
一個25歲的小夥子和一個55歲的中年人的投資需求一般存在顯著的差異。試想,對於一個25歲的小夥子而言,退休的現金流是個遙遠的概念,小夥子更應該關注投資的長遠升值,就是我們通常概念下的百分比回報了。
55歲的中年人接近退休年紀,退休後要依靠退休金生活,那麼他必須強調投資的安全性和現金流的穩定性(固定收益類的金融產品恰好可以滿足這樣的投資需求)。當然,如果這個55歲的中年人可能有很大的一筆存款或者繼承了數額較大的遺產,而對養老金沒有那麼依賴的話,其投資需求又會呈現另外的特徵。
所以,投資者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需要做一個系統性的考慮,把所有可能影響投資需求的外部、內部條件都羅列起來,特別是有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在諸多因素的共同考慮下,設計一個投資的回報。
二、你對什麼樣的投資回報滿意?
前面講了,廣義的投資回報是基於需求的。那麼假設投資者已經綜合考慮了所有可能決定投資需求的因素,並在此基礎之上設計了一個投資回報,比如說10%。你是否對任何超過10%的投資回報都應該感到滿意呢?
首先,我們應該來看這麼一個問題,一項投資,如果去年虧損了10%,今年獲利10%,看似不賠不賺,其實是虧損了。很簡單,由於去年虧損導致本金受損減少,今年的上漲還是無法彌補去年的虧損金額。
問題的另一個方面在於機會成本。如果去年你也可以投資另外一隻股票,而且你去年可以獲得盈利5%,那麼顯然,你虧損的好像不止10%。可見,在談是否滿意的時候,投資者需要一個衡量的尺度。
在美國,個人投資者如果投資基金的話,往往基金在給投資者的季度報告中會提供和該基金持有股份企業或者行業密切相關的指數作為參照尺度進行衡量,比如MSCI金磚四國指數等。
也有一些投資者會選擇標準普爾500指數等所謂藍籌作為參照,如果該投資者持有大量的非藍籌股,那麼很顯然,他選擇的參照並不那麼適合。從風險的角度,標普500的企業屬於風險較低,而非藍籌則風險高得多。
所以,尤其當個人投資者在選擇基金和評估基金盈利能力的時候,必須弄清楚評價的標準究竟是以什麼為參照的。
另外,一個投資者容易忽略的問題是,通貨膨脹對投資回報的影響。就好像前面的例子,如果當年的通貨膨脹累計達到了10%以上,那麼投資的真實回報其實就消失了。
在發達國家,通貨膨脹率很少到10%以上,不過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出現10%以上的通貨膨脹率是極有可能的。
證券投資,真的很簡單嗎?(看中國配圖)
三、「最新消息」對股價的影響真的那麼大?
中國的市場上活躍著很多短線的高手,他們著力於從各種新聞報導中努力嗅出一絲氣味,指望這樣的消息可以幫助他們獲得信息上的優勢,從交易中獲利。
事實上,很多人也願意相信消息對於股價有著決定性作用。可惜,很不幸的是,就算消息對股價有作用,很少有個人投資者可以從中獲利,這是為什麼呢?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希勒在《非理性繁榮》一書中明確指出,在當日或者昨日甚至前日公布的新聞消息對股價的作用是沒有顯著影響的。原因是,這些信息已經體現在價格裡面了。那麼作為價格接受者的投資者,自然沒有可能從股價裡獲利了。
在美國的對沖基金界,存在這麼一種對沖基金,叫EVENT-DRIVEN,他們的策略主要是分析各種信息以確定某些信息對證券價格的影響。
比如,我們知道如果公司A申請了破產,也就意味著公司A的債主有可能願意以比較低的價格把A公司的債務轉讓出去,這些對沖基金於是就會判斷法庭對A公司破產的判決結果,然後依據這樣的判斷來決定是否要低價購買A公司的債務成為債主,然後通過法庭的最後裁決牟利。
可是,這樣的投資策略一是風險高,二是需要極為專業和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團隊協作,個人投資者對信息的判斷幾乎可以說和打賭無異。
綜上所述,可見個人投資者在投資的時候,還是應該從自身出發,先明確為什麼投資和如何設置投資的目標和風險承受,而對於短期消息的猜測則盡量避免,以實現投資的最大價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