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失敗教育和憤青養成(圖)

【看中國2013年11月22日訊】儘管寫博客淨挨憤青的罵,但是作為一個在學校裡教書的孩子頭,心裏對憤青還是滿同情的。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學校,甚至還包括幼兒園,無論哪一個層次,都是憤青的養成所,罵我的人,也許就是我教過的學生,作法自斃,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眼下講成功,怎樣成功的書,最熱銷,書商給起了個名,叫勵志書,各種正規和非正規的教育,稍微有點想法的,都說自己是成功教育,只是他們所謂的成功,就是學科考試狹窄的單行道。勵志書能不能讓人成功,我不知道,因為沒功夫看,人活到50出頭,還沒有成功,估計看什麼也白費,所以不耽誤那個功夫。但是所謂的成功教育,在我看來,其實把它們大頭衝下,倒過來,稱之為失敗教育,也許更合適。

從小學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每天必去的地方,就成了戰場,考試,排名次,成為激勵學生上進的法寶。老師和家長反覆對學生灌輸,不,轟炸的一個道理,就是那個上兩個世紀嚴復從達爾文的咬狗——赫胥黎老先生那裡搬來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落後就意味著挨打,落後就是失敗者。一句老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雖然老師們不大好意思勸失敗者乾脆跳樓算了,省得浪費國家的糧食,但每次批評差生,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於是,凡是成績不好的學生,在背後都會被視為垃圾生,檔次不夠的學校,被視為垃圾學校,凡是被視為垃圾,自己也覺得沒什麼上進希望的學生,自己也自暴自棄,因此,凡是所謂垃圾學校,或者職業中學的學生,課堂紀律一般都一塌糊塗,老師糊弄,學生自己也糊弄。老師在課堂上挨揍,甚至被殺,都不算稀罕事,當然,碰到比較彪悍的老師,打學生,也是尋常事。

進化論式的競爭,是沒有止境的,從幼兒園一直到博士研究生,競爭都在進行。每個層次有每個層次的失敗者,而且每個層次,成功者都是少數,縱然是天資很好,也很會考試的學生,也沒準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最後爬到塔尖的所謂成功者,大概只有極個別的諸如什麼「哈佛女孩某某某」,才配說自己成功了。於是,整個的教育過程,在金字塔的每個階梯,都佈滿了失敗者,絕大多數人都感到的是挫折,都很沮喪,更沒有人會感到快樂。

毋庸置疑,這樣的教育,就是失敗的教育,或者說是製造失敗者的教育,絕大多數人在這個非常艱苦,非常乏味的過程中,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只是遺憾和挫折感。這種感覺,往往會一直帶到他進入社會,自然,這樣的感覺,尤其是那些在教育的中小學階段就倍感挫折的人,長成之後,想不變成憤青,都難。

憤青的養成,除了我們這些無師自通堅信進化論的老師和家長的努力之外,還有我們整個教育體系的冷漠,教育過程缺乏愛意,懲誡和漠然,每每如冬天般的嚴酷,刺傷著每個受教育者的心靈。這樣的心靈,如果在進入社會之後,再被無所不在的權力傲慢凌辱一番,受點挫折,那麼,憤青就會憤的厲害,青的更厲害,過了多少年,都長不大。

學校是培養人的,培養人格健全,能自食其力的人,並不是成名成家者的搖籃,如果「讓孩子都成為精英」的理想,變成了切實的教育目標,學校無疑只能製造大批失敗者。任何社會,精英都是少數,而沒有進入那少數精英行列的人,不見得就非得心懷鬱悶地活著,一個掃大街的清潔工,不見得看見教授就非得自慚形穢,進哈佛商學院的人,不見得就比學廚子更得意,只要學的人自己樂意,感覺良好。學校不能在培養少數精英的同時,大批量地向社會吐出心懷怨忿的失敗者,這樣的學校,這樣的教育,從本質上就是一種失敗教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