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農民馴化野生老虎耕田(圖)


野生老虎(圖片翻攝網路)

【看中國2013年11月06日訊】《清稗類鈔農商類》裡的故事「黔人豢虎耕田」對以穀物餵養老虎以及猛虎耕田的描寫,「既得虎,縛其足而柙之,日按時投以食,食多穀類,稍雜以肉。虎初不欲食,飢甚,始稍稍食之。……且力強而性奮,無牛之惰,有牛之功,故農不畏之而轉喜之也。」

貴州農民馴化野生猛虎,將其當耕牛使用

估計大家都熟悉初中課文《黔之驢》吧,柳宗元筆下那頭裝腔作勢,最終成為老虎口中食的驢子,那只由膽怯到試探,最終咆哮而起,吃盡驢肉而去,性格有點狡黠的老虎,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河北網報導,這個有點動漫色彩的故事發生在貴州,然而,柳宗元老師可能想不到的是,同樣是在貴州,當地的農民在清朝時卻能將凶猛的老虎馴化成耕田的工具,這又是怎樣一回事呢?

馴化第一步:透過馴化,老虎也愛吃大米

清朝的史料筆記《清稗類鈔》中的「農商類」記載,貴州一帶多山,老虎也多,估計都是華南虎,「黔多山,重巒山谷間時有虎跡。」這麼寶貴的資源不能浪費了,當地的山民很有創意,竟然想到要將這位山中大王訓練成耕田的牲口,「能代耕牛之役。」

把老虎變耕牛

要把老虎變耕牛,第一步是要將它擒拿過來。這個還容易,設一個陷阱,放上誘餌,誘使老虎踏入陷阱,然後用籠子關起來。抓到手之後,就開始改變它的飲食結構,向籠子裡投放煮熟的穀物,在穀物當中稍微夾雜一點肉類食品。這位大王本來就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當然不屑於這種植物類食品,不吃。可是,餓了幾天後,哪裡還熬得住,不得不屈尊去吃投入籠中的食物,估計本來只是去吃穀物中的肉類,但是肉類太少,都夾雜在穀物當中,結果不得不將米飯也吃進去。

老虎不是吃素的,據科學統計,它一次吃肉的數量在30公斤左右,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則說一隻孟加拉虎一天吃5公斤肉。總之,穀物餵不飽我們的山大王,餓了好幾天,趁著它病歪歪,一時喪失攻擊力的時候,農民就對老虎身上的裝備進行改裝,將適合捕食的部分全部刪除,用鐵錘將它的利牙敲掉,用大剪將它的爪子剪掉,讓它身上的裝備不再具備攻擊性,讓虎爪跟牛蹄沒有區別,「使平貼如牛蹄。」

卸掉了攻擊性裝備的山大王繼續被關在籠子裡,繼續投給煮熟的穀物大米,此時尚未徹底改變飲食結構的它,當然吃不飽,山民在此時故意將它放出籠子。放虎歸山,王者歸來,應該是件高興的事,只可惜,大王風采猶在,卻沒了利牙和鋼爪,原有的裝備已經被刪除和卸裝,捕食的程式就無法進行了,「時不利兮騅不逝,虎兮虎兮又奈何」,捕捉獵物已經很艱難,就算是抓到兔子、獐子,卻不能咬,不能吃,「不能攫獲他獸,即攫獲,亦不能啖食也」。無奈之下,虎大王又得回到捕捉過它的農民家裡。

馴化第二步:猛虎、家畜相安無事

老虎回來,就進入馴化的關鍵一步,訓練它懂得人意。剛回來的時候,農民故意不給它飲食,老虎不得不搖尾乞憐,於是用繩子繫好它的脖子,還是用穀物餵養它。餵食的過程就是一個馴養的過程,首先給它取一個名字,至於是什麼名字,史料沒有記載,根據老虎的外貌特性,應該是「阿黃」、「阿虎」之類的吧,然後喊著它的名字餵食。餵食地點不限定,「或屋前,或屋後,或屋左,或屋右……每食,轍指置食方向,呼而與之」,每次餵食的時候,就喊著虎大哥的名字,指著放食物的地方,叫它去吃。

老虎耕田比牛還牛

這段記載讓人想起《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少年在船上訓練老虎吃魚肉的鏡頭,用長桿的尖端插上一塊魚肉,反覆訓練,讓老虎習慣去吃魚肉。前面的記載和這個鏡頭結合起來,再想想在動物園看到的老虎鑽火圈,我相信,老虎是可以馴服的。

透過餵食的訓練,老虎漸漸與它未來的主人熟悉了,它漸漸地能領悟人的意思,到這個地步,叫它去耕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於是架之以犁,使習耕。」大王耕田,那可不是吹的,比牛大哥厲害多了,「且力強而性奮」,力量大,幹勁足,雄赳赳氣昂昂,自有一種比牛還要牛的氣勢。

最後,文章描繪出一幅頗有喜感的畫面——夕陽西下,耕田歸來,農民們肩荷農具,老虎大王和牛啊羊啊併肩而行,大家相安無事,其樂融融,「日之夕矣,牛羊下來,耕虎雜其中,于于偕行。」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