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強拆堪比文革狠的9個理由(圖)

 2013-10-29 18:3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看中國2013年10月29日訊】

1、  理直氣壯,勢不可擋,都似乎是國家利益至上。

文化大革命打的是革命的旗號,為了革命當然可以讓你家破人亡。大拆遷打的是發展的旗號,打的是城市化的旗號,打的是增加GDP的旗號,打的是重新規劃的旗號,打的是棚戶區改造的旗號,打的是危房改造的旗號(說你的房是危房就是危房),打的是改善人民居住條件的旗號,而「發展是硬道理」,為了發展就可以讓你家破人亡。江西宜黃官員振振有詞,公開聲稱「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

2、  合法?主流?

文化大革命是最高領導人發動的。層層發文推行的,誰不革命就打倒誰。斗死誰,打死誰,都是革命的需要。革命不能溫良恭儉讓。當代的大拆遷也絕非某個城市或某個開發商的個人行為,而是政府發文號召(號召城市化和所謂的舊城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嚴格地講是命令,而不只是號召),開發商垂涎三尺,各大銀行天量放貸,公檢法緊急出動,誰不拆遷就收拾誰,誰不配合就強拆誰。以發展之名,一切都似乎合法。

3、  聲勢浩大、舉國為之。

二者都是轟轟烈烈,浩浩蕩蕩,摧枯拉朽,所向披靡。逆潮流而動者一般都是螳臂當車,自取滅亡。相當數量的政府官員在開發商的進攻下,已淪為開發商的代言人和工具,挂羊頭賣狗肉,滿嘴以人為本,滿肚子男盜女娼,一部分官員甚至從幕後跳至前臺,現場指揮強拆,窮凶極惡,咄咄逼人,殺氣騰騰,帶頭強攻,坐視和放任被拆遷戶的自焚,上演了一幕幕官商勾結的鬧劇。

4、  利益驅使。

兩者都是畸形發展模式的外在表現。文化大革命是為了政治利益。大拆遷是為了經濟利益。大拆遷的核心利益是奪取土地。土地成為中國最大的一塊肥肉(也可能是最後的一塊肥肉)。與此相伴隨的還有農村的強制征地,也是為了奪取土地。

5、  釀成了無數慘無人道的悲劇。

無數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血淚斑斑,冤魂不散。無數家庭幾十年的血汗一瞬間如灰飛煙滅。手無寸鐵的百姓要麼忍氣吞聲,被迫簽字,要麼四處上訪,屢屢碰壁,要麼慘烈自焚,以死控訴,要麼鋌而走險,玉石俱焚,硝煙瀰漫,驚天動地。人間悲劇此起彼伏,怨聲載道。

6、  荒誕、瘋狂。

文革是為了政治瘋狂,當代是為了經濟瘋狂,說白了就是為了金錢瘋狂。這種瘋狂突出體現在批准實施強拆的官員和申請實施強拆的房地產開發商的身上。為了攫取巨大的利益,他們已經發瘋。為了通過拆遷獲取政績和暴利(包括土地財政也包括個人私利),他們軟硬兼施使出了各種卑鄙的手段。

7、  一場破壞生產力的浩劫。

文化大革命使全國充滿紅色恐怖,經濟建設基本荒廢。大拆遷使很多才建成幾年的房屋被推倒,被爆破。不僅大量的平房被拆遷,大量的樓房亦不能倖免於難。某些地方政府打著重新規劃的旗號,將建成才幾年的高樓、大橋炸掉,此類新聞被當作正面報導頻頻見諸媒體,美其名曰「××第一爆」,彷彿非常刺激,非常過癮,非常有成就感,非常富有快感,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真是造孽啊!最近,筆者看到,一些縣城的拆遷已經進入了瘋狂甚至是癲狂的狀態,滿目瘡痍,滿城瓦礫,交通中斷,斷壁殘垣,隨處可見,整座城市好像經歷了汶川大地震和日本大地震,慘不忍睹,令人痛心!背後的血淚可想而知!

8、  公然踐踏憲法和法律,公然蔑視人權和財產權。

兩者都是泯滅人性的暴行,都是突破道德底線的暴行,都是對物質家園和精神家園的摧殘,都是對人類物質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空前破壞,都是慘無人道的運動。文革中頭一天整人的人有些第二天又戲劇般地變成了被整的人。今天發動強拆的人、判決強拆的人、執行強拆的人、贊成強拆的人的房子很可能也會被這場運動所席捲和吞噬,他們自己的房子也完全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強拆掉。

9、  禍國殃民,需徹底否定,要接受歷史和人民的審判。

文化大革命已經被徹底否定,很多受害者得到了平反昭雪和經濟補償。反映文革罪惡的書籍、電影、電視汗牛充棟,數不勝數。大拆遷至今尚未得到徹底否定。隨著時間的延續,大拆遷的罪惡一定是罄竹難書,將來申請國家賠償者一定是天文數字。

一次文革已經夠了,中國再經不起強拆的折騰了!
 

来源:9個頭條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