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換季」,換不回那些老梧桐

【看中國2013年10月21日訊】南京市市長季建業日前因「嚴重違紀」,被中紀委「雙規」接受調查,當地政府近日將公布有關情況。季建業,2009年出任中共南京市委副書記並任代理市長,2010年正式擔任了省會城市南京市市長,官至副省部級。據悉,這是在中紀委一連串「打老虎」的行動中又一落馬的地方在職副省級官員。

2009年8月26日,季建業到南京市任副市長、代理市長職務,他一邊高調宣稱「進了中山門,就是南京人」,一邊迅速啟動「三中路改造」,此後,砍伐梧桐樹、拆城西幹道、投巨資上馬雨污分流等大量工程,南京這座古城不斷被「開膛破肚」。南京有市民稱全城「秋葉與灰土齊飛,蒼天共黃土一色。」季建業也由此獲得了「季挖挖」、「滿城挖」、「推土機市長」的謔稱,4年間,不時激發民怨沸騰,並不斷有人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

如果讀者有心,或許還記得2011年那場拯救南京梧桐樹的微博活動。當年,為興建地鐵三號線,南京市政府原本計畫要遷走600多棵大樹,其中法國梧桐就有200棵,部分法國梧桐的樹齡達到了70年。加上地鐵十號線的建設在內,主城區一共要遷移1100棵樹。這場伐樹的主導者就是季建業。

作為南京的城市形象符號之一,高大的梧桐樹承載著諸多歷史、人文乃至感情內涵。1928年,孫中山靈柩從中山碼頭經過南京市區到中山陵去安葬。當時的政府在沿途種上了從蘇州杭州精選的英國梧桐和雪松。幾十年過後,東郊大樹衝天20米,是壯觀的綠色隧道。南京人因此有一種別的城市沒有的驕傲。要如此砍伐梧桐,自然引起南京全民憤慨。陸續,南京人或曾在南京生活過的如著名體育主持人黃健翔、主持人孟非、導演陸川等眾多社會知名人士在微博上發帖呼籲拯救,並專門組建了一個拯救梧桐樹的微博活動。各地民眾也紛紛跟進呼籲,由此引發了大量的關注和回帖支持,引起了全國廣泛的關注。

儘管如今季建業的落馬,是因為他的經濟腐敗問題,但他的落馬在今天能夠引發如此的關注與如此之多的民眾「普大喜奔」(普天同慶、大快人心、喜聞樂見、奔走相告),卻絕對與其之前罔顧民意的砍伐梧桐等引發民怨的「事跡」有著密切關聯。這也給我們足夠多的思考,對於各級官員來說,罔顧民意,是在執政上自絕於民,不管他是什麼級別、官至多高權位,最終都將被人民唾棄。 

近年來,各地發生較大影響的公共性事件,它們的共同特徵,往往都是當地政府或當地的主政者,在一些重大公共政策或決策上,沒有做到充分的調研、考察、論證,也沒有充分的信息公開,只是某些領導拍腦袋或某些會議閉門研究就通過了,然後強制地推行下去。如此做法,必遭民眾的反對。

事實證明,這樣的執政思維與方式,已經被這些年的各種實例證明是完全行不通的,其最終結果只能是官員自己累及前途,民眾深受傷害,社會秩序與發展受到重大影響,沒有任何人是贏家。在現代文明法治社會,每一個公共政策的制定、實施與改善,必須依賴於官民之間的理性、良性的對話與互動,才能收穫良好的效果,領導拍腦袋決策或罔顧民意的封閉式執政時代,早已過去。從這個角度來說,季建業之前的所作所為和現在的落馬,順應民意、大快人心,是一堂所有為官者的思想教育課。

當下,各地正在開展群眾路線實踐活動,事實上群眾路線並不是多麼複雜的事情,它的實質就是要深入群眾聽取意見和建議,各級官員都要以開放、包容、理性的態度面對新的政治時代,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尊重民意、執政民主、牢記民生。季建業的執政方式是一面鏡子,各級官員必須引以為戒。

本文留言

作者張天潘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