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緣何成 「諾獎黑馬」(圖)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它緣何成為此次的「諾獎黑馬」呢? 

【看中國2013年10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鄭文新綜合報導)201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給了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該組織將獲得800萬瑞典克朗(約合123萬美元)的獎金。有人稱之為暴冷門,它緣何成為此次的「諾獎黑馬」呢? 以下是國際主流媒體的相關報導。

德國之聲:得諾獎是認可其對世界和平的貢獻

10月1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的相關報導稱:總部在荷蘭海牙的禁止化武組織成立於1997年,成立的初衷是為執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 這個國際上第一個禁止該類型武器的公約。該公約禁止發展、生產、取得、儲存、持有、轉移和使用化學武器,目前已經有189個國家加入了該公約。目前,敘利亞政府已經遞交了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申請,幾天後的10月14日,敘利亞將正式成為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第190個成員國。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 它的規模不大,預算也不多,在今年8月死亡上千人的敘利亞化武事件中,它在第一時間派專家到現場調查情況。諾獎委員會評價其工作"明確了使用化學武器是違反國際法的",並指出在近來敘利亞化武事件的背景下,有必要強調該組織為消除化武做出的努力。

OPCW的秘書長尤祖姆居(Ahmet Uzumcu)對挪威廣播電臺說,這一獎項既是對該組織在過去16年中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的認可,也是對目前仍然部署在敘利亞勇敢、負責的工作人員的認可。尤祖姆居稱,目前有27名OPCW的專家派駐在敘利亞化武基地。"他們檢查庫存,進行密封,並將最終銷毀它們。"

OPCW此次成為了諾獎黑馬。美聯社分析,通過將該獎項頒給國際組織而非個人,諾獎委員會在表達反對敘利亞內戰、同時又不偏袒任何參與方的之間找到了平衡。

美國之音:諾貝爾和平獎 期待成分大於肯定

10月11日,美國之音的相關報導稱: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嚴震生表示,化武是敘利亞的一個嚴重問題,美國差點因此對敘利亞動武,通過國際禁止化武組織的努力,國際社會可望在未來看到全球最大規模的一次消滅化武行動。

嚴震生表示,禁止化武組織的最大成就,可能是他的方案得到俄羅斯以及敘利亞的接受,得以進入敘利亞,展開銷毀化武行動。它的存在讓敘利亞可望走向和平的道路。

敘利亞化武的銷毀工作是否能如期完成還是未知數,現在就將和平獎頒發給該組織,有點類似幾年前諾貝爾委員會將和平獎頒給美國總統歐巴馬,主要是期待他能做出一些貢獻,而不是肯定他已經達成的成就。

法廣:工作重要且危險 得到諾獎

10月11日,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的相關報導稱:敘利亞境內今年8月21日發生襲擊行動。根據美國方面通報的數據,這次襲擊行動至少造成1429人死亡,其中有426名兒童;聯合國專家小組隨後稱在敘利亞大馬士革附近找到了這次襲擊行動中使用了化學武器的證據。10月1日起,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專家進入敘利亞啟動了全面銷毀其化武庫的工作。

本文留言

作者鄭文新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