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躍進的水利建設多引來水害(圖)
【看中國2013年10月04日訊】「大躍進」盲目擴充農田,造成生態大破壞,現在不得不退耕還林,退耕還湖、退耕還濕地。那時修建的黃河三門峽大壩設計倉促,造成上游渭河淤積,二十多年後修建小浪底才基本解決問題。那個時代的水利措施大多違反科學,得不償失,海河被「根治得沒有水了」。怎樣「治」的呢?在上游修水庫,在中下游把河道加寬、加深。上游水庫大多建在山區,原本缺水的山區通過蓄水獲得了水資源,而華北最大的天然濕地白洋澱卻經常出現乾涸現象,濕地面積不斷縮小,不足原來的三分之一了。河流呢,海河的各條支流幾近乾涸。通常的情況是,諾大的河床,只能見到涓涓細流在一側的小溝裡流淌,80%的河床都可以種地了。北京的永定河乾脆在河底挖沙、開駕校。盧溝橋下,見不到一滴水。淡水水產損失嚴重,原來的螃蟹已經絕跡,河裡的魚成了稀有動物。航運根本不可能了。
那時期治理措施只注意河流本身,不注意水土保持和涵養:大躍進把山上的樹木伐光了,造成「童山兀兀」;農村人口膨脹,且缺乏能源和建築材料,產生對樹木的過度需求,把小樹都消滅了;提出反科學的「以糧為剛」的方針,盲目擴大耕地面積,草場、林木、濕地,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土地原本的涵養功能沒有了,要麼大旱,要麼泥石流。
在河南,修建堤壩水庫,缺乏科學指導,工程質量成問題,水利變成水患。1975年的駐馬店水庫崩塌事件使1000萬人口受災,淹死、病死24萬人,被稱作「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人為災難」。著名的三門峽水庫,泥沙淤積,高投入,低產出,沒能實現其設計功能。
所以,那個時代興修水利,不是「造福」,而是「為患」。
雖然改革後鄉村一級水利建設不盡如人意。但是,不得不承認,改革後大江大河等骨幹水利工程才真正發揮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