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02日訊】現在很多年輕人走入職場之後,只有少數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能幹什麼,干的怎麼樣?而大多數人都和菜鳥一樣,出現各種困惑,他們可以回答負面的「我不要做什麼」,但回答不了他真正「要什麼」。
如果無法回答這個關鍵問題,就會不斷出現這山望著那山高心態,難以踏實面對手上工作。打破當中盲點,可從三個切入點著手。
一、若想異動,理清是被拉出去、還是被推出去?
首先,人會想變動,多半來自拉力及推力的影響。若以3個環圈來看,最外圈是充滿機會的大環境,代表拉力;往內依序是組織及團隊,這兩者即代表推力,特別是團隊。
職場上,事不見得難做,通常是人難搞,工作者與團隊間的關係,會影響他願意在這個工作待多久、菜鳥當多久。其中最具直接影響力的是老闆,再來是同事。
如果覺得老闆是「豬頭」,就算同事再好,你還是會走;但如果老闆認同你,你可能會選擇淡化看待同事間暗潮洶湧的關係,克服這個因子繼續做下去。
因此,當你出現換跑道的念頭,甚至受到其它機會吸引時,應該更進一步問自己:眼前出現的,真的是更好的選項嗎?自己是真的被它吸引,還是只因對現實不滿意,希望找個逃避的管道?
若是後者,往往會發現就算換了工作,還是和想像有落差,結果掉進工作一換再換、永不滿意的負面循環。
二、從不會到會,下一步是什麼?
若想徹底告別菜鳥,工作者應朝向成為老闆愛將邁進——不是要叫老闆愛你愛得要死,而是你辦事、他放心。
能力養成的5個等級:不會→會→熟→精→通。菜鳥從不會到會之後,失去新鮮感,於是幻想別的地方更新鮮,常常就這樣跳出去,又展開另一個從不會到會的輪迴。
這是因為,他們還沒看到前面那條路叫做「熟練」就選擇下山了。也就是說,能否撐過從會到熟的過渡階段,繼續深講,然後晉級到教練級的精與通,決定了菜鳥能否脫胎換骨為大將,抑或是始終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後菜鳥狀態。
該如何撐過過渡時期,順利告別菜鳥需要自問3個問題:
1、我要做什麼事讓別人需要我?
2、我要做什麼事讓別人認同我?
3、我要做什麼事來彙集人脈?
與其想這樣下去不行,不如想:我對這件事已有一定的理解,怎樣把它做得更出色?更重要的是,以後遇到相關情境,我能不能信手拈來、恰如其用?
只有把一件事做到精,才會觸類旁通,交出超出預期的成績。而這些都是體現在從會到熟之後的階段。換言之,在這一點上,應該給自己更多的時間與耐心。
(以上圖片來源:心靈咖啡網)
三、我喜歡什麼?做什麼最順手?
不過,在回答前述問題之前,還有一個最根本的癥結必須想得透徹,那就是:我喜歡什麼?
也就是要先找出強項,那些你連想都不想就會做,甚至做到半夜還很開心的事,就是你喜歡的事;相反地,每天如坐針氈、天人交戰的事,可能代表價值觀或個性不適合。
做自己順手的事,不僅容易獲得成就感、壓力也在可承受範圍內,而且通常會做得比較好。於是,當你喜歡的事情跟你做的工作交集愈大,而且成果是別人需要、認同的,過程中又能與他人互助合作,菜鳥自然很快就能展翅高飛!
當然,天底下沒有百分之百喜歡的工作,以太極圖來比喻,只要確保白色的部分(喜歡)比黑色(不喜歡)還大,就能維持平衡。
然後,再透過每年自問:我開心嗎?我有成就感嗎?來自我檢視。如果1∼10分,今年打7分的話,那7分是哪來的?少了的3分是什麼?做什麼事能進步1分?每年績效評估時這樣省視內心,人生就會在學習中武功愈來愈高強、格局愈來愈大。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