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取自儒家哪部經典?(圖)

【看中國2013年09月13日訊】傳統文化流派中,哪家對中國人的影響最深廣?無疑是儒家。有一證明方法,簡單,直觀,且可靠,即考察一下中國人的名字與儒典的聯繫。試考之。

李宗仁,字德鄰,取自《論語·裡仁》「德不孤,必有鄰。」抗日名將孫立人,現代史學家孫達人,取自《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古建築學家陳從周,取自《論語·八佾》「鬱鬱乎文哉,吾從周。」數學家陳省身,取自《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

取自《詩經》的名字,如秦邦憲,即博古,取自《詩經·小雅·六月》「文武吉甫,萬邦為憲。」張聞天,取自《詩經·小雅·鶴鳴》「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革命家馮白駒,理論家邢賁思,取自《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賁然來思」。胡喬木和夫人谷羽,取自《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中組部副部長陳野蘋,科學家屠呦呦,取自《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錢其琛,取自《詩經·魯頌·泮水》「憬彼淮夷,來獻其琛。」

取自《易經》的名字,如駱賓王,取自《易經·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茶聖陸羽,字鴻漸,取自《易經·漸卦》「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國軍將領陳誠,字辭修,取自《易經·乾卦》:「修辭立其誠,可以居業也。」軍事家蔣百裡,字方震,取自《易經·震卦》:「震驚百裡,不喪匕鬯」。

取何名字,實為人們的一種文化選擇,故可考見各種文化的影響力。以上諸例,可證儒家文化的深刻影響。儒外諸家,外來文化,也對中國人取名風習有影響,如莊夢蝶、林秋水取自《莊子》,馬約翰、周方舟取自《聖經》等。但都遠弱於儒典影響力。這足可說明一般民眾最看重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佔據了中國人意識的主要地盤。批林批孔時,有激進份子欲與儒家劃清界線,竟妄改父母給自己取的儒化嘉名,但很快便懊悔不已。

儒家文化具有強勢影響力並非偶然。「獨尊儒術」固然重要,儒家文化的自身魅力更重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具有何等的感召力、凝聚力。國人從儒典中取名,大多還是取自其精華部分,或思想,或文辭。這樣的文化選擇是明智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