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傳奇故事:怎樣從打工仔晉升千萬富豪?(組圖)


買公寓樓出租使Peter的財富增長很快。

【看中國2013年09月03日訊】

從地平線慢慢往上爬

多年前,聽說《北京人在紐約》是講移民故事的,Peter就想,主人翁肯定吃了很多苦。看了連續劇,Peter說,移民哪裡有那麼好,還有親戚接,日子過得那麼容易。Peter的移民生涯嘗盡了酸甜苦辣,幸運的是他早已脫離了苦海,躋身於富人階層。這個過程,被他稱為「從地平線慢慢地往上爬」。

不管成功是否可以複製,大家都喜歡聽成功的故事。知道他從同時打三份工的社會最底層,成為擁有幾座公寓樓、身價千萬的富人,不少人想寫Peter的故事,他都婉言謝絕了,他不想出名,也不想上正面照片。像很多已經成為富人的人們,低調讓人舒適和安全。但考慮到自己的經驗可以讓移民少走彎路,希望對不甘於清貧生活,並追求財富有上進心的新移民有所啟發,他首次向《加拿大都市報》記者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Peter開批薩店後,開始走上致富之路。

批薩店比中餐館利潤高

記者去他位於溫西的家中採訪過,也與他多次在電話中長談,如果不是他告知,很難發現他有聽力障礙。他在助聽器的幫助下,從微弱的聲音中傾聽,從別人的口型中判斷,才可以與人們交流。可想而知,他當初在無親無故沒錢的情況下,剛來加拿大會遇到多少困難。

Peter來自上海,在國內是搞機械設計的,1988年來到溫哥華留學。

坐在Peter位於溫哥華西區獨立屋的客廳裡,他向記者回憶起20多年的移民生涯,充滿感慨。從只帶來130元生活費的窮留學生,到擁有幾座公寓樓宇出租的千萬富翁,他心中充滿感恩。

留學時住地下室,發燒了都不捨得買藥。開餐館時,夫妻倆都在店裡忙,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在店裡。出租物業也不是風平浪靜,與租客官司的文件就有厚厚的一大摞。

Peter從上海來加拿大時是1988年,辦的是留學。當時他在國內有幾萬元人民幣用來交學費已經很不錯了,來加拿大時身上只帶了130元美金。到了機場他不知道去哪兒,就在機場坐著。一位印度裔出租車司機看到他一直坐著,問他去哪兒,他說不知道。印裔司機就帶他上車轉轉。走到唐人街,他看到有中文招牌,就要求下車,給了司機20美元。

住唐人街沒暖氣的倉庫

到了唐人街,他還是不知道去哪兒,就提著兩個箱子轉來轉去。一對從越南移民來加拿大的華裔夫妻看到他很茫然的樣子,就問他要到哪兒去,他還是不知道。夫妻倆就把他帶到家,到了晚上,就請他睡在家裡。

Peter覺得很奇怪,如果在國內,一般人是不敢讓陌生人住家裡的,會擔心對方是小偷。但這對夫妻卻對他毫無戒心。

第二天是星期日,早晨夫妻倆要去教會,想帶Peter去,Peter說廣東話聽不懂,夫妻倆就把家裡的自行車借給他讓他四處轉轉。就這樣他在溫哥華落下腳來。現在,已成為基督徒的Peter談起這對基督徒夫婦,認為這是神為他預備的,心裏充滿感恩。在不知不覺間,他心中已埋下了福音的種子,很多年以後才慢慢發芽。

後來他在唐人街租了棟倉庫住,沒暖氣,是跟一個北京人合租的。冬天,水管凍爆了,晚上回來,地上全是水。他感冒了,咳嗽睡不著。跟房東說要搬走,因為沒提前一個月通知,房東想不還押金。Peter就求房東:「這點錢是窮人的命啊,你可憐可憐我吧,我再住下去會死掉的。」房東良心發現,還是把押金退給他了。

他在一家中餐館找到洗碗的工作,不會廣東話,呆頭呆腦,天天被老闆娘罵。那是溫哥華有名的一個老闆娘,很多留學生都在她餐館打過工。她脾氣不好,生氣時說:「我這兒不是留學生的避難所!」很多留學生在餐館做三四天就跑了。Peter說:「我沒跑掉。就上海人受得了冤屈,吃苦忍受。跟他一起打工的一位北京人,跟老闆娘叫板:‘你罵一句我扔一個東西。’結果是,老闆娘不罵他了,他也不用扔東西了,北京人被解雇了。」Peter說:「我也有骨氣,但要看場合,這不是我的地頭。」

打三份工賺第一桶金

Peter說,剛來加拿大時,走投無路,沒親戚朋友,也沒《加拿大都市報》,碰到問題不知道怎樣解決,也不知道別的移民是怎麼做的。憑著堅強和肯吃苦,他一步步地咬著牙往前走。他留學讀的是會計,晚上送批薩。因為耳聾,英語口語聽力很難提高,課堂上聽得並不好,但成績都是A,全靠看書自學。

因為耳聾,找會計工作沒人要,即使政府給用工單位補貼,人家還是不要。本來還有一條路,就是申請殘疾福利,他放棄了。他說:「我有手有腳,不靠福利吃飯。」找專業對口工作的路堵死了,他就想,出路只有自己創業了。但因為沒本錢,他就同時打兩份全職累脖工,有PartTime工作時,就同時打三份工。

晚上上6點到凌晨3點,他全職洗碗,3點半睡覺;6點15分起床,坐公車到另一個地方,8點半上班,將皮衣的邊角料劃出來,這份工很累,拿記件工資,做到下午4點半。一起做的有大陸來的三個留學生,老闆只留下他一個,因為他做得又好又快;下班馬上趕著上另一個班。寄照片回家,又瘦又憔悴,媽媽看到了就哭。

他太拚命了,兩次引來了救護車,算是惹出了心酸的笑話。

「當時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眼睛睜得開,精神飽滿地做工。我整天頭暈暈的。」Peter說,有一天,他下午4點半下班,趕著去6點鐘的工作,頭很疼,就閉眼坐在公車上。旁邊的一位西人,問他:「你好嗎?」他說:「我頭疼。」司機打電話叫來了救護車,沒到站,就讓所有人下車,救護車在等著了。救護人員上公車為他檢查。Peter跟醫生說:「我沒事,只是睡眠不夠。」

另一次去見工,為了趕時間勐跑,那家公司的玻璃門乾淨,他以為開著呢,就撞到門上了。把門撞碎了,玻璃扎身上出血了。有人打911,結果火警、救護車都來了,給他清理檢查,要帶他去醫院。他很緊張,當時沒有醫療保險。他就堅決不去,說自己沒問題。

用左右兩塊石頭往前跳

因為做過送批薩的工作,熟悉批薩店的運作,Peter創業選擇開批薩店。他經過幾年的考察,他說,最容易賺錢的是吃。吃、住、穿,是人人離不開的。開餐館很苦,是沒錢時的方法,當時最重要是生存。他當時也沒想到日後會有錢投資跟住有關的房地產項目。

他考慮過,穿沒吃重要,所以他選擇開餐館;批薩主要消耗蔬菜水果、肉的消耗不大,中餐的食材要海鮮、肉類,成本太高。他把這筆帳算清楚後,確定自己要開批薩店。

為什麼可以開得成餐館?這跟他買了自住的房子有關。他雖然幹活辛苦,但買車買房都比一起留學的那些人早。在別人沒車的時候,他就買了一部Acura,大紅色的,他說:「不是為了出風頭。」

1994年,他買第一個房子就直接買了獨立屋。他說,當時房子很便宜,才20多萬,首付不需要很多,但多家銀行都拒絕給他貸款。最後在一家貸款機構,Peter跟貸款負責人說:「你看我收入低,但這是兩份工打來的,我是吃得了苦的,不會失業的。」這家貸款機構給他貸了款。

有房子後,Peter又想買生意。一般商業貸款都談不下來。無意中瞭解到,一家銀行有一個新政策,把房貸從其他銀行轉過來,還掉的那部分資產可以用做貸款,做 Line Of Credit,還評估房子,升值部分也可以貸款。當時其他銀行沒有這個政策。資金盤活了,他從房子中再貸款(Refinance)出8萬元,買了個批薩店,開始了創業生涯。

Peter說,讓生意和自住房產不斷增長是有竅門的,他歸納為利用左邊和右邊的石頭往前跳。左跳自住,右跳投資。用信用貸款把蛋糕做大,有人擔心壓力大。

他說,事實是,省吃儉用攢10萬是很難的。有人用房地產投資,升值後賣掉,買更大的。但這樣要交增值稅、經紀費,成本很高。如果不賣掉,用這個物業跟銀行借Line Of Credit,能把升值的額度拿出來,又省了成本。生意和自住房產互相借力,就可以借用左邊右邊的石頭,往前跳。當然不是跳直線,跳不好也會掉到水裡。實際操作起來,還是要靠悟性。

生意有規模才能賺錢

他的批薩店1995年開業,從此生活上了正軌。開第一家店,他沒有先買一家小的試試,而是直接買了有點規模的點,光首付就要8萬。他說,當時市面上可以買的批薩店,有2萬、5萬、8 萬、10萬的選擇,很多人為了保守,會選擇2到3萬的店,做小生意,相當於打工。但他說:「我想做成功,希望與打工不一樣。」他說,有規模的生意才可以賺到錢,所以他選擇了8萬元的批薩店。

第一次做生意,經濟上壓力大,但還算順利。他知道做生意是有風險,但即使失敗也有好處,可以學教訓,不是失敗了失去信心。超過10萬的批薩店,賺錢多,但一般不願拿出來賣。小的批薩店,只能賺到相當於最低工資的錢,發不了財。他說,做生意的目的與打工不一樣,所以要買有規模的店。但他也強調:「我的經驗不是絕對的,有些人保守,不想要太大壓力,他們適合買小一些的店。」

一位上海老鄉,買了個兩三萬元的小餐館,生意不好,有時到Peter的餐館打工。他受了Peter「規模理論」的啟發,就把小餐館賣掉了。後來買了個大一些的店,規模夠了,就做起來了。

他說,做任何生意,規模都很重要,有一個無形的分界線,這個規模以下,賺不到錢,超出這個規模,就賺到了。比如當時2到3萬元買的餐館,一天只能有200到300元的營業額,扣除各種開銷、水電鋪租人工,就沒了。如果規模大一點,收入就提高了。

當時Peter認識幾個餐館老闆,大家討論錢怎麼用,應該用怎樣的盈利模式。每個人的路子不一樣。有人做一個賣一個,但他覺得這種增長沒有地產快,做餐館幾年可能是賺錢的,但賣掉卻不一定賺,也可能原價賣出,沒有增值,所以他不走這條路。

Peter自己不斷摸索發展之道,也願意與別人分享。一個開便利店的朋友,聽了Peter的經驗,學進去了,在溫西買了一個城市屋。用房子的Line Of Credit 買了大的生意,提供牙醫用的材料,生意穩定,就不用那麼辛苦,管理就可以了。

Peter說,有錢有能力的人,要盡快做大。做小生意要有吃苦精神,但一段時間後,要跳出去做大。當然,也有人永遠不想或不能跳出去。

乒乓球和籃球滾動的投資道理

為什麼後來變成投資整棟公寓樓了呢?Peter說,當初做生意也是盲人摸象,看不到全景,沒考慮到將來的發展方向,一件事情意外地把他引向投資公寓樓。

有一位天津人在Peter的餐廳打工,工作很賣力,Peter說,現在不忙,你可以坐一會兒,天津人說:「工作時間你每分鐘都付我錢,我應該幹活。」Peter覺得這個員工好,就想幫他。知道這位天津人沒有買房子,沒錢交首付,就說:「我借給你。」但天津人拒絕了。他還是想去美國發展,沒買房子,只跟Peter借3萬元去做生意。

Peter手裡有一些積蓄,就想不如自己買個出租的物業。於是他就開始看房了。先是看一個有6個房間的獨立屋,在Kingsway馬路邊,賣60多萬元,Peter的錢夠買,還想買大一點的。

然後他看了18個房間的公寓樓,還有40個房間的。他想了一個星期,獨立屋基數大,公寓樓密度大。當時6%的利息,他保守估計,6個房子的獨立屋15年可以還清貸款,18個房子的公寓樓一輩子還不清,40套房子的公寓樓25年可以還清。他還是用自己的那套「規模理論」,有條件就買大的,他說,盡量買大的,就像乒乓球和籃球,都是滾10圈,滾出去的距離差很遠。

雖說自己精心計算,苦心經營,但Peter承認,自己能夠賺到錢,是老天爺給的,他感謝神的恩典。整棟公寓是2002年買的,5月1日成交後,就開始漲,一直漲到2008年。他說,自己投資成功,有運氣好的成分,誤打誤撞,就抓住了機會,滾雪球般,一個一個公寓地買下去。

他的成功,也跟悟性好有關,而且他決定一個目標,就一直走下去,不安於現狀。他跟太太說,打算3年買一座公寓樓,太太說:「吹牛吧,你寫下來。」

太太反對,讓他不要亂花錢,因為當時太太懷孕了。為了照顧太太,他請人來家裡做飯。他問來煮飯的阿姨,如果你三年可以買一棟公寓,是什麼心情,會怎麼做。阿姨說:「24小時不睡覺都可以,值得。」三年後,Peter真的買了第二座公寓樓。太太希望將住宅從溫哥華東區換到西區。買好後第二棟公寓樓一年後,他們家就搬到了西區的獨立屋。

Peter早期很吃苦耐勞,買了公寓樓出租,也沒關餐館,買第一棟時兩邊跑,買第二棟時三邊跑。現在買多了,他才請人幫忙,自己也在管具體的出租業務,跟好租客、壞租客打交道,也跟租客打過很多次的官司。

母親和太太的默默支持

Peter1988年先來留學,太太1990年來加拿大跟他團聚。她在國內看電視上國外人住好房子,可是來加拿大後,丈夫把她領進了地下室。一個星期後,她就開始打工了。曾一起去洗碗,也曾在製衣廠打工,最辛苦的兩個地方她都試過了。開餐館,他們也是一起開夫妻店,孩子還小,就帶到店裡。太太跟他挨了辛苦,但也真的像Peter承諾的那樣50歲退休了,先苦後甜。

他母親一直在默默支持他。Peter奮鬥的很多年都很忙。有時早晨五六點鐘睡覺,上午11點一個電話,又得出去了。母親在他很晚回去的時候,給他盛一碗飯,不讓他做家務。母親後來得了腸癌,肚子一直疼,怕麻煩他,一直忍著沒去看病。疼了5個月,Peter覺得時間怎麼這麼久,就建議醫生查查是否腸癌。結果真的是腸癌,而且到了晚期了。

動了手術出院後,Peter請人來照顧母親,人來了,被母親勸走了,母親不想浪費錢。即使在癌症晚期,在Peter太太回國的時候,母親也為他煮飯。在去世前三天還幫他晾衣服。因為母親忍著痛苦,不麻煩他,他以為癌症不太難受,化療也有力氣呢,原來母親是在撐著。

他至今為忽略了母親的病痛而後悔。在母親去世前的兩三天,上不了樓梯了,摔在地上,躺了一個多小時才被發現。現在Peter才知道,癌症病人上不了樓梯是一個信號,可能只有兩三天的壽命了。但瞭解這些已經太遲了。在忙碌奮鬥的人生路上,母親的去世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

讓別人少走彎路 進入以錢賺錢階段

Peter坦言,以前靠打拼,現在不用打拼了,以錢賺錢。2009年金融危機時,他在本拿比麗晶廣場附近用500多萬買了棟三層公寓樓。到房地產重新走高時,原來賣給他的那家公司想把公寓以雙倍的價格買回去,Peter沒同意。他估計到,這是一塊寶地。現在他的地被一位大發展商看中,計畫建高層公寓。派人找他談,問他什麼價格才願意賣。他說:「我沒想賣啊。如果方案讓我心動,我才會考慮。」

這家大公司真的給了非常令他滿意的條件。他說,這家公司的方案合情合理,他如果當「釘子戶」就腦子進水了。大家約好了,條件不可對外透露。

當時Peter創業時,沒人幫他,也沒求人,自己摸索承擔,付了學費了。他願意為朋友們提供建議,不讓別人再走彎路。但他強調:「我的意見不是絕對的。」

他看一本地產投資的書,邊看邊做批注,將自己實際操作的經驗寫上去。批注多,一本書就有兩本書那麼多內容了。朋友借去傳看,有人留下不肯還給他了。

朋友想去美國投資買房子,問Peter是否可行。他提出自己的觀點,朋友心服口服;冬奧之前,一位地產經紀跟他聊市場。他說,不會漲到2010年,會漲一張,停一停,有時微跌。他把漲跌跌時間也說得很準確。事後那位經紀問他是不是有特異功能?他說,對市場的預測是分析出來的,都有依據。

接孩子放學時,他認識了一位上海老鄉。這個老鄉有錢,想投資樓花,但是沒膽子買。Peter認為當時房子不會跌,就鼓勵老鄉買了10個樓花,半年不到賣掉了,賺了100萬。

他說,買樓花自住就無所謂了,但如果投資,要看清楚趨勢,如果一兩年內會跌,就一定要小心了。如果行情不夠好,但臨近天鐵站,有其他原因會使不旺的地段轉旺的,也還是可以買的。具體的房子,還是要根據個案具體分析。

換房子要漲時換才好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小房換大房,一般區換好區,要在房地產下跌時才好,因為雖然賣便宜了,買得也便宜,大房子或好區房子便宜了比較合算。Peter的意見剛好相反。關於換房,他舉了個例子,有人想將房子從東區換西區。2006年前,東區的獨立屋60到80萬,西區的200萬。錢不夠多,就先在東區買60萬的房子,兩年後,東區漲到100萬,西區漲到400萬了。有人認為追不上了。但Peter認為,漲價時才是往好區跳的良機,因為通過貸款,漲了100萬,就可以多買400萬的房子。

Peter不建議賣了房子等市場跌,他的一個朋友也是上海人,就在這方面吃了虧,2002到2004 年,他把獨立屋賣掉了,等市場下跌,而不是往更高價格的房子跳。結果買不回來了,可能這輩子都要租房子了。當時賣掉房子沒掙多少錢,後來沒工作又吃老本,整天愁眉苦臉的。賣掉的房子只賺幾萬,如果房子留到現在會升值3倍。誰也不知什麼時候跌,跌多少。Peter1994年在溫哥華東區買的獨立屋,28萬,現在那個房子值90萬。從1990年開始,地產一直上升,如果畫一條線,這條線是一條上行的線。

但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怎樣操作要根據每個人情況。

他說,吃得了苦,才可以白手起家。大家都有人生目標和方向,追求是沒有止境的,達到了目標就要放棄更高的目標,可以享福了。而且,人生的目標是多方面的,不僅是事業做大,還要做有意義的事。成功概念不一樣,有人買小房子,讀書畢業,就成功了,看你的目標有多高。有成功的事業是成功,人品好沒有污點也是成功了。

Peter希望對社會對周圍的人有益處,所以他才願意把經驗告訴別人,讓別人少走彎路。

他也曾借錢幫助朋友創業或買房。他說,借錢給他們,講明不是送的。他用Line Of Credit借錢給朋友,讓朋友自己付利息,「有壓力給他的,不能害人家。加拿大風氣是,沒人白白拿別人的東西,私人借貸和慈善機構不一樣。我希望他們把錢真正用到投資上,讓他們翻身,而不是用來賭博或吸毒。」當然,還是有些借出去的錢有去無回,他有這個思想準備。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