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風】政治制度優劣由誰說
【看中國2013年08月30日訊】繼反憲政大合唱之後,由中共政權養起來的那些御用學者,又相繼在黨媒上大張旗鼓的替這個政權塗脂抹粉,歌功頌德,成為執政者的理論宣傳工具。環球時報8月16日發表了清華教授胡鞍鋼的文章:「總結中國創新,打破西方制度迷思」;同一日,中共中央理論刊物《求是》半月刊刊登了該雜誌社長李寶善的一篇題名:「應自覺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環球時報在15日曾推出為中共一黨專制統治拍馬屁、阿諛逢迎的旅法華僑宋魯鄭文章:「埃及清場悲劇再次驗證民主困境」。
胡鞍鋼對中共和美國的政治體制進行了比較,抨擊美國的三權分立是「相互對峙、相互扯皮、相互拆臺」,並下結論稱:「中國的‘集體領導制’優於美國的‘個人總統制’」,讚揚現下的政治制度「非常適合於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文化背景,極其適宜於中國的發展階段和社會條件」。
李寶善以「現階段的中國,承受不了輿論失控的後果」為理由,不能有西方那種言論自由的新聞體制,「要控制輿論以維持穩定」,因為「過度的批評」會「損害政府威信,妨害政府施政」。並說中國的言論統制新聞體制優於西方的言論自由體制。
宋魯鄭則以現今埃及的民主動亂來說明「中國走向民主化,即使不崩潰、國家不解體,也要發生長期和大規模的內亂和動盪。」,以此來批判民主憲政導致國家動亂,贊成中共的現下政治體制。
中共黨媒接連發表這三篇文章,明顯的就是與中新網不久前刊登王小石的一篇「中國若動盪,比蘇聯更慘」的觀點相呼應,繼續向大陸人唬嚇,中國不能搞民主憲政,一旦中國實施民主制度將帶來動亂,並以埃及的民主轉型的悲慘代價為例。
為何中共近來不斷的推出這些反憲政、反民主制度的文章。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一個事實,就是中共以中國國情、中國人的素質為理由,拒絕政治體制改革,繼續維持共產黨一黨專政的體制。
民主轉型並非全無代價,這是肯定的,但卻是值得的。民主轉型帶來的「陣痛」只是短痛,並不是長痛。如果以埃及的個別情形來作為在中國不能搞民主憲政的根據,並引伸為中共的政治制度優於美國制度,這是中共以偏蓋全的說法。何況埃及還存在著複雜的宗教勢力對峙問題。1989年蘇東波事件,引發一連串共產政權的垮臺,存在了七十多年的社會主義在民主主義潮流衝擊下走向衰落,並全面崩潰。社會主義制度與西方民主制度誰優誰劣有目共睹,不是由中共說了算。中共只是世上最後幾個殘留下來的共產主義政權而已,遲早會受到時代的淘汰。
時至今日,中共新領導層還死抱著馬列主義與毛澤東思想不放,堅持共產黨對中國的統治地位,禁止人們討論民主、憲政、言論自由等西方政治觀念和普世價值的人權,為的就是要保「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不想放棄手中的權力,以及通過手中的權力獲得的利益、財富。從三個自信,五個不搞,七個不講,到最近中共中央發布一份九號文件,列出威脅中共統治的七大危機,當中以「西方憲政」為首。無可置疑,一個明確的信息顯示中共政治體制改革已經不再存在。
事實證明,民主憲政無分東方與西方,讓我們看看對岸同一民族的臺灣。國民黨政府自1949年敗退到臺灣後,經過蔣介石獨裁統治26年,終於在蔣經國時代把臺灣從一個獨裁製度轉型到一個民主制度,實施民主憲政。臺灣在民主道路上雖然跌跌撞撞,卻始終沒有帶來動盪、動亂。現在的臺灣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富裕社會。2012年,臺灣的人均GDP已提升到20374美元,比大陸的6076美元還高出三倍多。中共雖然號稱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其人均GDP卻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後。今日的民主臺灣,駁斥了中共以國情和人民素質來拒絕在大陸實施民主憲政制度的政治謊言。
中共新領導班子一上臺就說,腐敗會導致「亡黨亡國」,而腐敗正是源自中共當下的政治制度。這個制度造就了壟斷政治權力與經濟的數百個紅色政治家族和一大批權貴資產階級,導致官民對立,每年有十八多萬件大小規模群體抗爭事件,社會弊端與亂象叢生。今年中共以超出國防開支的7690億元來維穩,這個數字說明瞭什麽?說明瞭中共的敵人既不是西方的「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帝」,也不是動輒大嚷「境外的反華敵對勢力」,而是覺醒的大陸人。
政治制度孰優孰劣,既不是由那些執政黨的御用學者、卑躬屈膝的奴才來說,也不是由執政者來說,而是由有話語權的人民來說;制度適合不適合人民,更不是由執政領導層「代表人民」來說,而是由人民以手中的選票來說。選票才真正代表了人民的意願。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