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向:沒有薄熙來的薄熙來路線

【看中國2013年08月17日訊】久拖不決的薄熙來案終於提起公訴了。人們關注該案的進程,是因為案犯不僅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而且是紅二代,更因為案情複雜,牽涉面廣,使之成為一枚燙手的山芋,從胡溫傳至習李,從貴州轉到山東,成為中共自一九七六年公審「四人幫」以來最棘手、最敏感的大案。

本來,在世人眼裡,這個案子是一個典型的政治審判:由王立軍出走美領館,要求政治庇護所引發;不但涉及謀殺、貪腐這樣的刑事問題,也涉及到背後聳人聽聞的政治陰謀。作為案發地的重慶,被輿論和公眾聚焦自在情理之中。然而,提起公訴的刑事罪行只涉及遼寧、大連那段時間,重慶的問題被迴避得一乾二淨。但事實上,薄熙來問題的要害恰好是在重慶的所作所為。撇開他政治上的問題不說,光他的「唱紅打黑」背後那些令人髮指的罪惡,難道就沒有刑事犯罪?切割得如此乾淨,說明當局對薄熙來案的定性,已經不是政治上野心勃勃的陰謀家,不是盤踞重慶另搞一套的封疆大吏,僅僅是經濟貪腐、權力濫用的貪官污吏。相比劉志軍,這隻老虎之所以大,是指他在政治局委員的位置,而非涉案金額。真是機關算盡、用心良苦。

如此遮遮掩掩意欲如何?原來「重慶模式」並非薄熙來專利。他用左的毛澤東那一套,唱紅打黑、譁眾取寵,酷吏橫行、草菅人命,搞得人人自危,惶恐不安。薄的倒行逆施,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能看出,他的無法無天早就突破了政治倫理的底線。唯獨中共高層看不出?竟有五、六個常委和十數個部長級官員,跑到重慶為薄熙來站臺。吳邦國二○一一年四月還稱讚薄熙來在重慶搞的是「德政」。「德政」也暗殺?也滅口?也劫財?究其根本,寧左勿右的政治邏輯在中共現行政治體制中已成定勢。其邏輯的背後,其實就是斯大林、毛澤東極權暴政。而這正是中共這二十年裝糊塗、不作為,甚至開倒車的要害!

一九八○年公審「四人幫」,江青大鬧庭審,就公開聲明「我就是毛主席的一條狗」,竟讓庭官大駭。因為整個庭審早就被定了基調──鄧小平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起草期間,定調「毛澤東的旗幟不能丟」,公審「四人幫」投鼠忌器,只好王顧左右而言他。本以為公審「四人幫」,讓朝野上下都解氣,似乎也看到了政治文明的希望。殊不知,那次庭審,卻奠定了後毛澤東時代的基調:之後的反自由化運動、六四鎮壓,以及薄熙來的「重慶模式」即由此而來。

這一次的庭審薄熙來案,同樣是惡犬在前,主子在後,公訴的三條罪狀露出了背後「定調」的貓膩。重慶的「唱紅打黑」樣板運動、文革回潮的暗流、中央政法委的高調支持,這些薄犯的政績後臺,都將在庭審中化為烏有。於是,該審的不審,恰恰顯示出中南海正在推行一條「沒有薄熙來的薄熙來路線」。自二○○九年以來,從「北京共識」到「中國模式」、「重慶模式」,直至中共十八大的「特色正道」,毛澤東的幽靈已然在神州大地上游蕩……。

中國的問題常常是以小見大,如果一場關係中國命運的庭審,糾結的只是以貪腐量刑,捅不破那張窗戶紙,拋棄的只是政治權力鬥爭的犧牲品,老百姓就不會再跟著傻乎乎地拍手稱快了。因為,抽掉了正義、公道的司法判決,無疑陷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的惡性歷史循環,你政治賬可以經濟算,難道就不可以經濟賬政治算嗎?薄熙來的政治路線得不到及時清算,完全可能成為另一場文革的鋪墊,而今天對薄熙來的審判,或許就是為另一場反攻倒算的造反埋下伏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