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崩潰」的不是人民(圖)
(看中國配圖/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3年08月10日訊】8月1日,新華網刊登了一篇署名為「王小石」的評論,題目叫《中國若動盪,只會比蘇聯更慘》(以下簡稱「王文」),矛頭直指「微博上的公知、導師、天使、帶路黨」。該文「旁徵博引」、「數據說話」,乍一看確實有點唬人,似乎可能迷惑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但即使是一般群眾,如果稍稍關注一下蘇聯社會轉型歷史,以及近年來俄羅斯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情況,僅憑常識都可以發現,王文至少在兩個核心問題上有意無意地犯了偷梁換柱、片面論證的毛病。一是蘇聯解體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崩潰,是黨政軍的崩潰還是公民社會的崩潰?二是中國社會轉型是否會步蘇聯後塵,是否要「去工業化」、「賣自然資源」?這兩個問題澄清了,王文也就不駁自倒了。
一、蘇聯解體引發的某種形式上的「崩潰」,其實是黨政軍的崩潰,而不是公民社會的崩潰,是公民社會對專制社會的一種批判揚棄,一種鳳凰涅槃,破中有立。
王文為了說明解體後俄羅斯社會的慘相,列舉了不少「數據」和「事實」。如,「前蘇聯的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丟失了十四個,國民生產總值下降了一半,出海口喪失殆盡,紅色黑海艦隊變成了內湖艦隊,2001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為1991年蘇聯的十分之一,俄羅斯已經從一個強大的國家變為一個在經濟上無關緊要的世界二三流國家了。」大家請看,這些「崩潰」的東西,不都是黨政軍嗎?還有,王文在此處犯了一個統計口徑的錯誤。經濟指標的下降是沒有統計可比性的,俄羅斯一個國家和前蘇聯十幾國家是一回事兒嗎?
專制的黨政軍確實「崩潰」了,而蘇聯的公民社會如何呢?專制制度破產後,蘇聯公民社會卻如鳳凰涅槃,曲折而堅定地成長起來了。蘇聯公民獲得了最真實、最寶貴的自由。憲法終於真正發揮作用了,黨和政府終於被關進了這個制度的籠子,一人一張的真實的、有效的選票就是鑰匙;秘密逮捕和政治犯取消了,人民終於獲得了免於恐怖的自由;國有企業、資源終於回到人民手裡(雖然休克療法在技術上有一些瑕疵,但還權利給人民的方向是好的),人民終於實實在在地成為了國家的主人;新聞審查和言論管制取消了,人民能夠自由地批評黨和政府,而不用擔心被迫害。
涅槃重生之後,現在的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如何呢?王文用總體指標來衡量俄羅斯的經濟情況是不妥的,一個國家經濟到底好不好,歸根結底要人民說了才算,所以必須用人均指標來衡量。2012年俄羅斯人均國民收入達12700美元(中國同期只有6500美元,還包含眾所周知的統計水分呢),邁入高收入國家之列。再來看世界領先的福利制度:第一住房不要錢,人均18平方米以下的部分無償轉給個人,18平方米以上部分也只收很少的錢。第二用水沒水表,日常生存所必需的自來水、熱水(一天24小時供應)、供暖,從來就不收費,索性連水表都省了。第三看病不花錢,手術免費,住院免費,治療免費,唯一不免的只有藥費。不管你是不是俄羅斯人,只要在俄羅斯境內的任何人得了病,救護車就給你往醫院拉,就給你治。第四教育還倒貼,學生上學一律免費,教科書均由學校無償提供。而且所有的學校一律免費供應全體學生一頓豐盛的、營養充分的早餐或午餐。第五失業要批准,政府規定,大量解僱人員,必須在解除勞動協議前3個月向國家就業處提出申請,得到批准後方可解雇。現在的俄羅斯,國家實力也許是「二三流」,但是人民生活水平卻是一流的!
至於王文詬病的俄羅斯腐敗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幾乎和我國一樣嚴重。但是和我們不一樣的是,由於俄政府是民選政府,必須按照民意行事,所以俄政府目前已經開始進行官員財產公示立法了,這可是反腐和防腐的「核武器」呢。而我們天朝政府呢?在民意滔天、民怨沸騰的形勢下,官員財產公示推進了十幾年,卻怎麼推得連個影兒也沒了?
所以,如果對於蘇聯的解體,硬要說「崩潰」的話,也只不過是獨裁政黨、專制政府及其軍隊的崩潰。而蘇聯解體後所屬民族國家的公民社會非但沒有崩潰,反而因此「涅槃重生」。
二、中國社會轉型,根本不存在「去工業化」的問題,也不存在「賣自然資源」的問題,而且完全可以借鑒蘇聯的經驗和教訓,使社會轉型更平穩。
王文有一個明顯的概念錯誤,即因為蘇聯轉型實行了「去工業化」,所以我國轉型也要實行「去工業化」。這是典型的偷梁換柱、無理推論。蘇聯社會轉型之所以要實行「去工業化」,是因為跟美國打冷戰,導致工業基本為重工業,重中之重又是軍事工業。重工、軍工在計畫經濟模式下的畸形發展,拖垮了輕工業、消費工業,導致了蘇聯人民生活水平(特別是消費水平)長期得不到提高(看現在朝鮮就知道了)。正是在這種積重難返、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為了改善經濟結構,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正常提高,蘇聯解體時才不得不採取「休克療法」。蘇聯解體實行的所謂「去工業化」,準確來說實際是「去重工業化」和「去軍事工業化」,並以此促進輕工業和消費工業的均衡發展。這樣的「去工業化」,雖然短時間內會降低國家經濟總量,但是對於經濟結構的優化,經濟體系向現代化轉型,經濟社會民生的長遠發展,卻是必須的。
我國的轉型根本不存在「去工業化」的問題。因為目前為止,我國已經進行了三十年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已基本建立(雖然由於國有企業的存在,還不完善),形成了較為典型的勞動力密集型工業體系,而且加入了WTO,逐步融入了全球經濟,在全球經濟體系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我國當前的轉型,更大程度上是一個政治體制的轉型,而不是經濟體系的轉型。轉型的實質,是為我們目前已經建立並逐步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一個與之相適合的法治、民主、自由的政治體制。所以,如果執政黨處理得當,政治轉型平穩的話,我國轉型之後的經濟社會不可能出現大的動盪,也就根本不存在王文所說的出賣自然資源問題。實際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給全球當農民工,一直是靠出賣廉價勞動力資源的,轉型後也可以先繼續這麼幹著,確保經濟不產生大的波動。但是請相信,隨著轉型後公民社會的發展,社會激勵機制的合理化,人才在國內的自由成長,這種賣勞力的現象必將得到根本改善。
總之,澄清上述兩個問題之後,不難發現,王文所深惡痛絕的「動盪」和「崩潰」,於黨政軍當然是滅頂之災,但是於廣大人民群眾卻是實實在在的解脫,是揚棄、是涅槃,是重生之門。而且,社會轉型也不會如王文武斷恐嚇的那樣,導致我國「去工業化」、「賣自然資源」。我們本來就是一個出賣勞動力資源的國家,改革開放三十年,實際上已經在經濟層面做好了社會轉型的準備。我們不需要像前蘇聯那樣搞「休克療法」,完全可以避免「硬著陸」。因此,社會轉型對於我國來說,不但轉過去的前景是美好的,而且過程也完全可以做到易於接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