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中國將遭受摩天大樓「魔咒」困擾

【看中國2013年08月01日訊】彭博通訊社7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將遭受摩天大樓魔咒 試圖阻止中國崩潰的審計員正心急火燎地審查地方政府債臺高筑的賬簿,經濟學家目不轉睛地緊盯統計數據……若他們能放下賬簿並抬頭張望,或許會有更多好運。

長沙郊區遠大集團的「天空城市」將成世界第一高樓。若這還算不上「豐功偉業」,它將在90天內以迪拜哈利發塔一半的成本封頂。遠大並非僅僅在創造歷史,還在為中國經濟的所有錯誤提供近乎絕佳的隱喻。若這個自大虛榮的項目是經濟學家們唯一可用的晴雨表,他們將得出結論--危機正在逼近。

誠然,無人知道中國是否正逐漸陷入危機。但曾推動中國以10%速度增長的三駕馬車--產能過剩、迅猛投資和出口成癮,如今已成為拖拽其經濟下沉的巨錨。

日本、馬來西亞、阿聯酋和美國的經驗表明,建築上高人一等的做派與經濟厄運之間存在著可怕的關聯。例如,上世紀20年代的紐約克萊斯勒大廈和帝國大廈在大蕭條期間建成。上世紀90年代,吉隆坡的雙子星塔在亞洲危機最嚴重時竣工。10年後,迪拜經濟撞牆之際恰逢哈利發塔獲得吉尼斯世界記錄……摩天大樓類似於鋼鐵、玻璃和水泥製成的巨大符號,在高喊「看我們的!」它們通常不是反映科技進步,而是彰顯驕傲自大。作為黃金時期的可怕「同床人」,浮誇自豪感和寬鬆信貸拉動的是非理性增長和估值;它們會令發展中國家走向自不量力、弄巧成拙。這正是中國2013年可能面臨的。

對中國經濟而言,長沙這個項目是極有趣的隱喻。「天空城市」飛快長高的速度--每天超過兩層,引發嚴重關切,大樓如何經受地震、極端氣流或火災?中國也一直以似乎不可能的速度增長。但快速增長並非意味著它已打造出穩定、高效和多樣化的經濟。自2008年全球危機以來,這已變得愈加明顯。中國至今仍受困於當初信貸過度的後果。

中國迫不及待壯大經濟的做法,已導致幾乎來不及發展本土企業品牌。相反,它對購買海外既有商業和要求技術轉讓更感興趣。但跨越某些發展階段的麻煩在於,偶爾會被絆倒。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