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見證瘋狂的吹牛大躍進(組圖)


大躍進時期的「大放衛星」,結果就是全國上下一起挨了3年大飢荒。

【看中國2013年07月25日訊】「大躍進」運動是指1958年至1960年間,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極「左」路線的運動,是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及其以後不斷地錯誤批判1956年反冒進的基礎上發動起來的,是「左」傾冒進的產物。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由於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後的狀況。總路線提出後,中國共產黨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大躍進」運動,在生產發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實現工農業生產高指標為目標。要求工農業主要產品的產量成倍、幾倍、甚至幾十倍地增長。例如,提出鋼產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一番,由335萬噸達到1070萬噸,1959年要比1958年再翻番,由1070萬噸達到3000萬噸。糧食產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產80%,由3900億斤達到7000億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產50%,由7000億斤左右達到10500億斤。

「大躍進」運動在建設上追求大規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黨全民「大辦」、「特辦」的口號,例如,全黨全民大煉鋼鐵,大辦鐵路,大辦萬頭豬場,大辦萬雞山。在這樣的目標和口號下,基本建設投資急劇膨脹,三年間,基建投資總額高達1006億元,比一五計畫時期基本建設總投資幾乎高出一倍。積累率突然猛增,三年間平均每年積累率高達39.1%。由於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必然導致瞎指揮盛行,浮誇風氾濫,群眾生活遇到了嚴重的困難。

1960年提出要長期保持大躍進,繼續要求工農業生產達到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對1959年上半年壓縮指標進行不公正的指責,一味強調反對右傾,要把幹勁鼓足。在各地糧食告急的情況下,還不斷追加基建投資、追加基建項目,鋼年產量指標一噸也不能少。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又再度全面地氾濫起來。從1958年「大躍進」開始的三年「左」傾冒進導致了國民經濟比例的大失調,並造成嚴重的經濟困難。 

與舉國上下大張旗鼓宣傳所謂的「成就」相比,由於當局嚴密的封鎖,大躍進最終導致的餓死至少三千萬人的慘像,卻幾乎沒有留下圖片和報導,以下是一張極少見的圖片,從一個側面描述了「大躍進」的真實面目。

後果:

現在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大躍進都被廣泛地視為一場空前的經濟災難。由於計畫部門使用誇大的數據,人力資源從農業被轉移至工業。大陸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數是2158萬人。東西方各方面的資料顯示死亡人數大約為2000萬人,主要死因為餓死。一部分學者並且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飢荒。

貝克爾(JasperBecker)——一名長期觀察中國的新聞工作者—在他的《餓鬼:中國的秘密飢荒》一書中說,大部分對大躍進的批評來自於「在香港觀察中國的」國外評論家。而當時有在國內生活過的外國人卻有著不同的看法。這也是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關於大躍進的爭議的主要來源。

杜波斯(W.E.B.DuBois1959年,著有《中國》一文)大躍進時期到訪過中國。

「浮誇風」作為「大躍進運動」的癥結之一,首先在當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就是大量農民的餓死。另一方面其影響甚遠,大躍進之後的幾十年甚至直至現在,在大陸社會主要體現在政界,為了追求政績,不少黨政領導特別是有些主要領導,仍舊使用虛報數據,如財政收入、GDP總量、國民收入,甚至計畫生育玩數字遊戲。

在大躍進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虛報產量的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徐水縣,號稱一年收穫糧食12億斤。《人民日報》對這種行為進行了宣傳。依照這種報告制定的國家徵收糧食額度嚴重超出實際產量。也是導致後來災荒的主要原因。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