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拼爹」與中式「拼爹」不是一回事

【看中國2013年07月12日訊】人民日報雄文《德式「拼爹」》一文講美國、德國這樣國家「拼爹」現象嚴重。在德國「父母教育程度、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較高者,他們的孩子進入社會較高階層相對更順利,反之則阻礙重重。德國的「拼爹」現象遠比一般人預想的嚴重。」

家庭環境當然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家風。家風好的家庭,後代往往可以在同儕中取得競爭優勢。作者看到丹麥年輕人受家庭影響較小,但沒指出丹麥這種高福利國家創造了全面的良好教育環境使各家庭基本都成書香之家。再一點是丹麥這種國家人口較少。500多萬人的小國,收入高,全國又十分注重教育且國家政治生活相對簡單,有了良好的國風代替了家風的功能。

與德國、美國相比,現代中國式「拼爹」最大特色是「我爸是李剛」。這與中國傳統x文化強調家風根本不一樣,而是那種飛揚跋扈,強行盜取社會資源為己所用式的。這種「拼爹」拼的是誰更強盜,誰更叢林。這也是國人極度不滿的原因。

李天一的案子,自曝光以來輿論一邊倒地譴責李家。權貴子弟犯事,國人當真是因為他們的身份而憤怒嗎?非也。而是權貴家庭有了太多的次數超越法律,這才需要抓住李天一的案子不放。民眾只不過需要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已。你可以吃好喝好,上貴族學校,得家庭之蔭而有大好前程。可是,你不能殺人越貨也可以用權勢擺平。一條社會底線,你不能任意踐踏。

中國有些個詞叫做「官二代」、「富二代」。這類詞都含明顯貶義。同樣,國人並不是認為官二代就不能走仕途,富二代就不能繼續富有。而是官二代你如何走上仕途的,富二代你是如何使用財富的。一些官家子弟按公平途徑走上領導崗位,他們表現很好,民眾自覺做他們的粉絲而不是反感。相反,你不知道迴避,沒有節制,當了領導又魚肉百姓,那你究竟憑什麼呢?

在美國,出現過叔侄總統、父子總統,人們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兩個姓羅斯福的總統,都在美國歷史上獲得讚譽。小羅斯福總統即富蘭克林·羅斯福,甚至還是美國歷史最偉大的總統。兩位布希總統,小布希獲得差評,但美國人並不責怪其「官二代」身份,而是後悔當初選錯了人。就因為美國官場的特權其實有限,當官只被看作一種職業。對許多科學家、律師、作家、企業家來說,當官甚至不算最好的職業。有人甚至說,只是智商低一些的人才去當官。

中國不同。當官有太多的特權,並且這種特權還可以延伸到子女、親友身上。一人當官,雞犬升天。「我爸是李剛」,我就應當比別人擁有特權優勢。可以優先當公務員,可以優先賺大錢,就是犯法作亂,也可以不受法律應有的懲罰。這樣的特權,表面為官家子弟討得便宜,可實質卻害了他們,也損害了正派官家後代的聲譽。

本文留言

作者航億葦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