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加拿大價值觀的認同

【看中國2013年07月03日訊】7月1日我們全家到動物園遊玩,看到不少男女老幼不約而同穿戴著紅色與白色搭配的服飾,將國旗的顏色穿在身,來慶祝加拿大的生日。不用組織命令,人們會自覺信守這樣一種傳統,表達身為加拿大的國民,對國家的熱愛和忠誠。

在節日期間還有幾則新聞,也很有意思。其一是國慶日多倫多有30多位新公民宣誓入籍,華人老婆婆張素娟是其中之一,這位來自鞍山、移民多倫多5年的76歲老人對記者說,她非常榮幸和自豪能成為加拿大公民,她特別嚮往加國的自由民主的風氣,以及人人平等和尊重人權的價值觀

其二是北京移民趙勛50歲圓了自己的軍旅夢,加入了加拿大海軍,他說移民加國就應該以加為家,更會效忠這片土地,與其他族裔加拿大人一道建立強大的加拿大。

還有一則新聞說13歲的哥倫比亞男孩一家4口在多倫多已經生活了3年多,因難民申請被拒,7月2日被遞解返國﹐男孩向送行的同學表示:「你們應以身為加拿大人為榮。」

加拿大這個立國144年美麗富饒的國家,也成為了外來移民的新家園,來自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不同膚色的人們,如上述幾位一樣,接受和認同這裡的價值觀,在多元文化的的土地上建立新家園,共同付出,也共同享受,讓後代在這裡成長,展開他們美好的未來。

但講到加拿大價值觀,在華人移民中表現出不以為然的也不在少數,華人網站有許多這樣的討論。有人認為對價值觀不價值觀的並不感冒,來加拿大就是圖個人發展;有人說的更直接,就是來掙錢;還有說是衝著自己老了有個好福利;也有的說加拿大環境好就來了;更多的是為了孩子而移民。

我的兩個朋友移民加拿大也沒考慮價值觀的問題。喜子是我以前的老街坊,他在國內有像樣的企業,四年前投資移民加拿大,因為撂不下中國的一攤子事,在加拿大居住時間太短,所以為保住移民身份而犯愁,他說:「移民全為了女兒的前途,她在加拿大讀大學。再有,誰知道中國何時會變!」

還有大劉,我大學同學,在中國堪稱橫跨學商兩屆的翹楚,頭頂著專家的頭銜,腰纏著萬貫家財。他發電郵說已經決定全家移民加拿大,我不解,如此的成功人士甘願到加拿大作「二等公民」?他說:「糾結呀,糾結,未來是何等的糾結。」

我明白了,許多人主觀上真的不是來追求所謂的加拿大價值觀,但把自己的願望、自己的夢想、自己的子女、自己家庭的未來交給了加拿大,這不是在行動上接納了加拿大的價值觀嗎?因為正是加拿大在自由、平等、民主與法制的基本價值觀之上,才建立了良性的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和社會人文環境,使她在一百多年建成發達國家,形成人人所追求的平等的發展機會、良好的社會福利、優越的教育條件,以及優美的自然環境,才吸引全球各地嚮往美好生活的移民來定居。

加拿大的價值觀是什麼?其實就是普世的價值觀,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是人類對美好生活和精神自由的願景。如果移民到這裡只看到加拿大社會的優越之處,而沒有追本求源看不到其立國理念和價值追求,不能不說是認識的缺失。

近日翻看報紙,說臺灣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和太太訪問北歐,臨行他表示:「想去看看那裡的國家不是最大、不是最強、不是最有錢,卻讓人民感到最快樂和幸福。」這話放在加拿大也算合適。雖然加拿大的國土面積很大,但加拿大人崇尚和平、追求平等,而不是走向強權霸權;加拿大人豐衣足食,享受自然,是世界上幸福指數名列前茅的國民;加拿大人遠離苦難、遠離創傷、遠離憂患,遠離政治壓迫,活得簡單而充實,平淡而快樂,像哈珀總理國慶致辭所言「我們生活在世界上最棒的國家」;

毋庸諱言,現今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很多人存在價值觀的困惑,是因為當今中國的社會價值觀的混亂。身在海外的華人都心系祖國,國家的榮辱就是我們自己的榮辱,但是中國的國家價值觀是什麼?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是實現消除剝削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或是多掙錢當貪官娶二奶做成功人士?原有價值觀的錯亂,加上文化的斷層,勢必影響一部分人的價值判斷。

竊以為在一個物質至上的時代,精神的追求尤為重要。加拿大是有其明確的價值觀的,如果你能真心認同這個價值觀,就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特別是對於新移民,才能充滿自信地順利度過文化斷層期和生活適應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