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總是吵不停?

婚前那些溫柔、體貼、浪漫的話語,
在婚後,曾幾何時從解釋、諷刺、慢慢地成了僵持,甚至是彼此的對峙……。
當絢麗的激情回歸平淡,面對生活裡的柴米油鹽及層出的婚姻課題,
夫妻怎麼進行理性而溫暖的溝通?

在婚姻裡搏感情

曉君正在餵兒子吃飯,老公俊廷下班回家看到,唸曉君說:「堯堯已經2歲了,妳偶爾也讓他練習自己動手拿湯匙、拿筷子,讓他學吃飯。」曉君很不耐煩的回,「我讓他自己吃了幾口,不僅吃得慢,還邊吃邊玩,掉得滿地都是飯粒,等會兒我還要抹地。我乾脆直接餵他。」俊廷也不耐煩了,「照妳這樣教小孩,堯堯什麼時候才學會自己吃飯?」

除了教養孩子,像生活習慣、工作、甚至是與公婆、岳父母、妯娌之間的關係等,常是造成夫妻爭執的導火線。對此,可言心理咨商所所長王瑞琪老師說明,因為夫妻是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家庭長大,受原生家庭、受父母的影響,在觀念、甚至規矩都會不一樣。可是很多夫妻無法解決這種差異性,到後來演變成夫妻之間的爭吵,而不是針對孩子的教養而爭吵。變成了「你應該聽我的」,或「為什麼我要聽你的」……。變成了夫妻之間的意氣之爭,而不是單一的針對孩子的問題或行為來就事論事。

3種狀況,總令夫妻吵不停

好方法聰明Work out

為此,心理師也針對夫妻容易起爭執的3個狀況進行分析,說明爭執背後所隱藏的不安,以及解決問題(work out)的應對之法。

狀況1》先生加班應酬晚歸,兩人吵得不可開交。

很多夫妻爭執到最後,偏離了重點。

針對先生加班太晚回家,王所長表示,「如果有預先說好要加班或應酬,通常不會成為引爆點。除非是太晚回家或是加班天數太多,例如:上班5天,其中4天在加班,這就極可能成為吵架的導火線。」再者,王瑞琪認為,應該去找出真正的核心問題,並非只是爭執著「為什麼答應會早點回來,卻凌晨才到家」等表相情形。

至於問題的核心,可能是他過分重視工作甚於重視家庭,甚至可能是他對這個家存有失望,想借由工作逃避。應該試著去找出核心問題,而不是淨是爭吵著枝枝節節,也讓感情的存款愈爭愈少。

面對先生晚歸,這時太太要表達的情緒,王所長提醒,「太太應該直接說出多麼希望兩人擁有家庭生活,而不是先生總在加班、自己單獨照顧小孩等。」不過,很可惜的是,很多夫妻吵架時常偏離了重點,爭執到最後,太太的語氣反而可能令先生覺得,「妳好像沒有很期盼擁有共同的家庭生活,而只是在意我的加班與晚歸」,如此,兩人之間的問題完全沒被解決。

另外,聰明的人不一定要當下吵架,而是把它當成需要被解決、被溝通的問題。王所長建議,時間這麼晚了,太太不妨先去休息,隔天早上再跟對方表達自己真正的感受:「你這麼晚回家,我很擔心你發生什麼事。」如此一來,反而會讓對方感到內疚,也無須費一兵一卒,更不用吵架。

很多夫妻認為對方應該能瞭解自己的心情,反而不願說出內心話。其實,這是最沒效率、無用的溝通。自己不願真實的表達、不把話說清楚,對方怎會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甚至最後,因為誤會愈來愈深而分手,很可惜。

Work out:1.找出問題核心。2.真實表達感受。

狀況2》太太罵先生:「你從沒做過任何一件家事」!

對於「從來沒有」、「從不」等全盤否定字,王瑞琪心理師分析,「‘從不’、‘從來沒有’的字眼,會造成聽者的重點不是擺在被指責的事,而是擺在‘Never'」。像太太指責先生「從來沒有」做過任何一件家事,這時,先生不會聽到「家事」,而是聽到「從來沒有」,而這可能就讓先生氣得跳腳、連忙為自己辯白。結果就是偏離了「家事」的焦點。什麼問題也沒解決!

原先太太只是想表達,家事多半是她在做,她做得好累,希望先生能夠幫忙。只因為表達的方式是「從來沒有」,變得在爭執「有」或「沒有」。「我常建議夫妻吵架時,說話能盡量接近事實。」如果先生有幫過一次忙,就不能說是「從來沒有(Never)」。儘可能避免「全有」或「全無」的詞句,這是比較聰明的吵架策略。雖然夫妻吵架通常不挑語言,一定是選擇最能傷害對方、最犀利的言語,但類似的極端講話方式並不理智,最好避免。

Work out:吵架也要貼近事實,避免「全有」、「全無」的字眼。

狀況3》夫妻總因為公婆、岳父母爭執。

釋出對彼此的善意,用時間去磨合。

在家庭倫理中,最常見到婆媳的關係不佳、或先生與岳父母有心結的情形。王所長在自身的輔導經驗中,也曾見過有些男人因為婆媳問題,下班後還不想回家,就怕變成兩個女人戰爭裡的夾心餅。她直言,「當先生在面對婆媳問題,難免會想逃避,但其實逃不了。不妨試著當她們之間的橋樑,替雙方進行善意的解讀,才能解決問題。」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決不是兩個人的事。當一個媳婦剛進到一個陌生的家庭,許多習慣還在適應,也許公婆的說話方式原本是如此,話中沒什麼意思,可是在聽在一個剛進來的媳婦,尤其是媳婦已經覺得自己是外人,若加上她個性細膩敏感,會更不舒服。

對此,王所長說明其實這隱含了一個重要因素──「感情存款」。剛結合的家庭,無論媳婦對於夫家;或先生對於岳家,都是外人、陌生人,想讓彼此接納為家庭的一份子是需要時間。例如:也許要結婚5年、10年,才會真正瞭解婆婆或岳父母的個性本來如此,並沒有惡意,而這些都是要時間去磨合,所以最好的方式,「釋出對彼此的善意」,王所長說。

例如:當晚輩買食物回來,長輩直接說「不好吃」,晚輩不妨直接問,「你比較喜歡吃什麼?你覺得哪個牌子的味道較好?」甚至不用問,觀察他們的生活習慣也能略知一二。晚輩不要把它當成對自己的批評,不妨正面思考下次買長輩喜歡的,別覺得都跟自己有關(take it personal)。如此,感情存款就會慢慢多起來。

另外,公婆幫忙帶小孩,也常是令夫妻爭吵的其中原因。在現前的雙薪家庭,請保母帶小孩不僅花錢,也會感到不安心,如果公婆願意幫忙,建議雙薪夫妻放寬心一些,感謝長輩願意帶小孩的心意。因此,不要以專業保母的角度去看待公婆帶小孩的方式。無論什麼學習對孩子都是好的,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有人愛、健康、安全的長大。

可是,如果這時媳婦對於公婆帶小孩的意見很多,例如,公婆給小孩吃得不夠營養、或是不帶小孩去博物館反倒帶他去聽歌仔戲等。會讓公婆覺得媳婦的自以為是,倘使身為瞭解老婆的先生還對公婆說,「對啊,她就是這樣,我都只能聽她的。」王所長直言,「這即是落井下石。」

最瞭解老婆的先生,應該要做的是替老婆翻譯,「就我對她的瞭解,她並不會因為書唸得多而自以為是,而是在他們家,他們就是這麼帶小孩,像吃東西少量多餐,營養均衡。我去他們家做客,他們家煮菜也是少肉少鹽。」當先生為太太做善意的解讀,也在幫助婆婆瞭解太太,欣賞太太,同時化解衝突。不過,王瑞琪指出,「可是很多先生不僅不懂得幫公婆瞭解太太,反而加入自己很多情緒,落井下石。」

除了幫助公婆瞭解妻子,先生還可以幫助妻子瞭解公婆。王所長舉例,像公婆將掉在地上的東西會撿起來用水沖一衝,再給小孩吃。這時,先生可以解釋,「不是爸媽沒有衛生觀念,是因為小時候環境困苦,我們都是這樣長大,也很健康。」藉此,縮短彼此的距離。同理,如果岳父母不瞭解女婿,太太可以幫助自己的父母去瞭解先生。才不會因為公婆、岳父母、妯娌等姻親,在夫妻的衝突插一角,造成爭執愈演愈烈,很划不來。

Work out:為另一半解讀、翻譯,縮短距離。

話怎麼說,溫暖對方的心窩?

正面思考,述說「我」的心情

王所長心理師建議,多用「我」的訊息(I message)。當句子總是以「你」為開頭,指責意味很重,例如:「你怎麼不把杯子放好?」、「你為什麼東西亂丟?」

因此,心理學會建議盡量說「我」。同樣一件事,如果以「我」來開頭,變成:「我看到你把昨天喝的咖啡杯放在這裡,我感到好不舒服!」雖然表達一樣的意思,但指責的意味淡很多。也許對方可能會耍賴,「我不會不舒服就好了。」可是如果兩個人的感情夠好,另一半會尊重你的感受而去改變。不過,也別要求對方一定要將咖啡杯拿去水槽、洗好、放好……,他可以只是先拿去水槽擺著、泡點水。找出雙贏的策略,但沒有必要將對方訓練的跟自己一樣。

設身處地同理對方

夫妻溝通時,最重要的是「同理心」,當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才能真實的體會對方現在的感受,話也才能精準的說進對方的心。

王心理師舉例,當先生因為沒達到業績而被主管責備,這時,太太若能以同理心體會,應能感受對方的心情是沮喪、難過;但如果太太跳過這步驟,直接安慰他:「沒關係啦,換個工作好了,這麼多工作讓你挑、讓你選。」此時,這安慰不僅不會奏效,反而會讓先生很惱怒,因為先生並沒有要太太幫他解決問題,他並不是想因此就換工作。

當太太不企圖幫先生解決問題,反倒是將心比心的對他說,「一個年紀沒大你幾歲、經驗沒你豐富、只是因為研究所畢業就當主管,還被他訓了一頓,你好勝心這麼強,一定很不是滋味吧?」

這可能是他當下的心情,這溝通才是帶著瞭解的同理心。甚至倒杯熱茶給他,在旁邊靜靜陪著他,都是同理心的表現。可是,有些太太非但想試圖幫先生解決問題,還落井下石,「我就跟你說過了,這家公司不能待,你就是不換工作」,不僅對事情毫無幫助,反而增加夫妻間的衝突。

再怒,仍要保持風度

5個DON'T原則

1.不威脅:很多夫妻吵架時,總愛威脅對方:「你再怎樣我就離婚……」也許剛開始有效,另一半的態度立即改善。可是經過一次、兩次、幾次,這威脅可能就不靈了,甚至後來對方也火大,說:「那就離婚」,陷入夫妻間的意氣之爭。王瑞琪所長提出,「若因此離婚,多可惜?盡量就事論事,只談今天在吵的事。」

2.不做人身攻擊:避免類似「沒看過你這麼笨的人」、「你有沒有腦」等批評,人被攻擊了,誰不會憤怒?最後,這場爭執不再是討論原先的事,又淪為意氣之爭。另外,也不要攻擊對方家人,如果連父母、兄弟姊妹都罵進來,也許夫妻和好了,但聽者可能還耿耿於懷。

3.不要翻舊帳:如果已經爭執無數次的事,每次吵架還要再翻出來談,新仇加舊恨,帳要算到何時?好像做錯了一件事就被判無期徒刑,不僅令人難以翻身,也讓感情雪上加霜。不翻舊帳,才能針對當下的爭執,就事論事。

4.不要扯進其他人:夫妻吵架,千萬別將其他人拉進爭執。像有些人為了加重語氣,讓立論更有力量,會說:「我媽也說妳這媳婦很懶,不做家事、也不會幫忙煮菜」……脫口而出這類諸連九族的話,是最糟糕的。兩個人發生衝突,應該針對兩個人的事情談,為何要把其他人拉進來?當夫妻和好了,可是會不會造成另一半對婆婆難以釋懷的心結?另外,有些夫妻在不高興,還會拉一個人進來評理,對此,王所長極不建議「找裁判」來評斷。沒有一個人能評論兩個人吵架,誰對誰錯,畢竟他沒有從頭看到尾。

王所長直言,「會將別人拉進來的人,其背後隱藏著份量不夠、處於弱勢、很怕吵輸對方的不安。而這都不明智。」夫妻是獨立的個體,應該平等對待,如果思考與情緒無法獨立,怎麼經營好家庭?常常見到很多人將話說得難聽,其實背後隱藏著焦慮,把焦慮用很不理性的言語表達出來,是不妥的。要試著去整理自己的不安,並解決它,而不是變成引爆點。

5.不要講「從來沒有…」類似絕對的話。

找出溝通工具,吵架也能吵出愛

有人認為男生溝通時,會比較著重表面的事實,而女生則會放在感覺……,對此,心理師認為,「自己比較不從男女性別差異的角度來看待事情,反而是個別差異的影響更大。」像一般人認為男生粗線條,女生比較細膩,但她碰過許多先生的個性細膩,反倒是太太較大而化之,而這個別差異,主要是因為「人的個性是由成長環境養成」。

找出最適合彼此的頻道,坦誠感受

如果另一半的個性較悶,有事總放心裏,對另一方而言,即使想溝通也不知從何談起。此時,必須找出對方個性的那把鎖,以及適合的溝通管道或工具,讓另一半宣泄心裏的話,如此才能溝通。

像如果另一半的個性不喜歡說或說不清楚,想溝通的那方可以試著寫信,與對方用筆談。另外,短短的一通簡訊,雖然只有幾個字、一兩句話,也是很好的溝通工具。可能前一晚,兩個人氣得對彼此吼叫大罵,隔天早晨,發一通簡訊給對方,「對不起,我昨晚氣昏了,罵得很大聲,真不好意思。」對方也能感覺到歉意。

無論寫信、說話、講電話、發簡訊等,只要能讓對方感覺到善意,都是好方法。如果夫妻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溝通不了,也可借由專業的心理咨商師,讓雙方坦誠地表達對彼此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調整出適合彼此的頻道。

本文留言

作者魏婕綝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