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汶川地震五週年 官方高唱「中國精神」(圖)

 2013-05-12 21:2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幾乎全面被毀的北川

今天5月12日是中國四川汶川地震的5週年。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地震造成近8.71萬人死亡失蹤,37.46萬人受傷,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最大的一次地震。汶川地震5週年前,又發生了雅安地震,這使大地震不僅是人們難以忘卻的苦難史,也是當地災民當下正在面對的苦難現實。雖然中國官方沒有高調組織汶川地震的紀念活動,但一些官媒仍然不忘其官媒「職責」,將其作為又一個宣揚「中國精神」的好時機。

面對數十萬人在5年前汶川地震中家破人亡的苦難,中國的一些官媒卻以宣揚「中國精神」為上為重,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與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上臺後提倡的「中國夢」遙相呼應。中共黨報《人民日報》發表的紀念社評文章題目是:「汶川彰顯‘中國精神’ 」,它從所謂積極的角度,把造成40多萬人死傷的汶川地震濃縮轉化為一篇「人類抗擊特大災害、重建美好家園的恢宏篇章」,說這場慘烈的地震「見證了不屈中國的堅強砥柱、制度優勢的不竭力量,彰顯了‘中國精神’的強大動力」。

《環球時報》著重強調汶川重建是個奇蹟。文章說:「汶川的迅速重建和經濟復甦只有在一個有著強大中央政權的中國才能實現」。 地方官報《四川日報》煽情地寫道:「往昔的災難之地正托起夢想的翅膀」,並強調震後5年來的政績說:「汶川地震災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新京報》社評則比較現實地面對剛過去只有5年的地震對災民造成的劇痛,敢於提出「牢記災難」,顯示對生命的尊重。社評稱:「紀念過去,不是要徘徊於過去,而是為了走向明天;牢記災難,不是要沉湎與災難,而是為了緊握幸福。災難是我們民族最沈重,也是最寶貴的遺產,值得我們小心珍視。」

其他一些媒體則有比較具體地報導地震5年後災區面臨的問題:如幾百個地震孤兒中,真正被收養的只有十幾人等等。新浪網還指出,震中汶川和北川幾年來開發地震災區遺址游,「化災難為機遇」,這兩個縣去年旅遊收入達36億元人民幣,但也面臨「消費災難」的指責。

不得不指出的是:汶川地震5年後,仍然有一些禁忌話題,地震中因豆腐渣校舍而死亡的中小學生就是最大的禁忌話題之一。有多少中小學生死於豆腐渣校舍?仍然是個問號。而曾經為此進行調查的人,要麼被判入獄,要麼被禁止發出聲音。因譴責豆腐渣校舍而遭打壓的異見藝術家艾未未在推特上紀念汶川大地震,提出要「尊重生命,拒絕遺忘。」

博客微博等方式是中國各界民眾比較自由發言的渠道,有不少人提醒民眾不要忘記那些在地震中因豆腐渣校舍而死亡的中小學生,發布民間調查得來的多所災區學校的學生死亡數據,質問汶川大地震,為什麼會死去這麼多學生?導致慘烈悲劇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在網際網路上,不少民眾指出汶川地震五週年恰逢母親節,並對在地震中失去子女的母親表示關注和同情: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據海外媒體報導:幾年來堅持為地震遇難孩子討回公道的一位母親周興容,每年汶川地震紀念日便被維穩。今年5週年前20天,她就被提早控制,家裡斷水、斷電。5.12前夜,十多位國保和便衣堵在他家門口,要求她星期天不要到聚源中學祭奠孩子。

地震是一種尚不能準確預報的嚴重自然災害,也是對一個政府的最大考驗。建築能夠抵禦相當級別地震的公用民用建築,地震發生後組織有效的救助,以透明的方式從社會聚集救災物資和錢款,讓社會瞭解其流動和分配過程,杜絕腐敗和浪費,並讓媒體和社會各界進行有效監督。這才能聚集全國民眾的民心民力,才是體現「中國精神」的正道, 如果真的有什麼「中國夢」,或者存在什麼「中國精神」的話。但實際上,抵禦抗拒自然災害是人類的天性和唯一選擇,每個國家的人民都是一樣。非要從中提煉什麼「中國精神」,或者「日本精神」,都會有牽強附會的彆扭。

(原題目:紀念汶川地震五週年與張揚「中國精神」 )

来源:法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