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基本無望——談俞可平的香港演講(圖)


五一節廣州的徐琳、孫德勝、陳劍雄、楊林、上海的張皖荷等人在上海人民公園拉橫幅要求官員公開財產。此帖被和諧了(微博圖片/看中國配圖)

4月27日,香港政策研究所和香港中文大學聯合舉辦了《前沿政治學者論中國政治改革》研討會。會上,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被廣泛稱為胡錦濤智囊的俞可平做了個演講,題目是:「中國治理改革的方向」。俞可平因2006年推出《民主是個好東西》而聲名大噪,這一次因提出中共將會在下半年推出政改的大膽舉措,在對習李普遍失望和悲觀的政治氛圍中,再次聲名大噪。眾多海外媒體轉載了俞可平的講話。

從香港報紙、法廣和美國之音的報導看,俞可平的演講摘編有幾點值得關注。首先,俞可平談到中國政治改革進程時說,改革將繼續沿鄧小平開拓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推進,不可能突然中斷;還說,「已經明確了,改革往前走,不往前走沒有出路」。眾所周知,鄧小平路線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經濟放開,一是政治收緊,這是造成中國權貴資本主義急劇膨脹的最大禍源。習李繼續走鄧小平的路意味著,經濟將繼續放開,政治將繼續收緊。這進一步證明,在可預見的未來,政治體制改革基本沒有希望。

著名律師張思之先生也認為,習李在下半年推出「政改的大膽舉措」,「可能性不是很大」。他說,此前反腐、倡廉是新政之初做給民眾看的小動作,而習李在民生問題上會有些小動作,但是在民眾權利、政治權利問題上,他們目前根本不談。其實,俞可平自己也似乎不看好,否則他就不會把政改分為體制改革和治理改革兩個部分,也不會說「單從體制改革角度看變化不大,但若從治理改革角度看則會發現不少政策改進」。如果他對習李搞政改懷抱希望,何必玩這樣的文字遊戲。

此外,俞可平多次強調改革路線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大原則,這和習近平的智囊施芝鴻在兩會討論會上的強調一模一樣。這三大原則之間,僅從字面上看,就充滿了自相矛盾。既是黨的領導第一,人民怎能當家作主,難道人民能當黨的「家」作黨的「主」嗎?如果以法治國,黨能讓位於法嗎?這三者之間明明高度矛盾,黨卻非要讓他們有機統一,連普通老百姓都看出了,這是不可能的任務,高層智囊們卻不厭其煩地重複、強調和鼓吹。當然,這自相矛盾的三大原則來自於胡錦濤、習近平,即便文字上有重大漏洞,有重大矛盾,智囊們可能也不便指出。

俞可平演講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要點是,當有媒體問道有關習李的左右路線時,他回答說,不希望用左右去評價新政,而後說自己不是高層智囊,是「左邊說我右,右邊說我左的獨立學者」。毫無疑問,頭頂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之桂冠,受中南海之俸祿,絕非什麼「獨立學者」。不少民眾批評俞可平「又在忽悠」,他們對官方智囊的信任早就蕩然無存。但應當指出的是,同是官方智囊,俞可平和胡鞍鋼之類不一樣。從俞可平的許多文章和演講來看,他對中國問題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獨立見解,對中國的政治進步有焦慮心有責任感。而胡鞍鋼等已經喪失了思考能力,只會為一黨專政吹喇叭抬轎子。

但即便像俞可平這樣的對中國政治進步有責任感的高層學者,一旦他們的獨立思考和高層當局不一致,也會碰到麻煩。習李近六個月的言行,指向其實相當清楚。當民間左派批評當局「打左燈向右轉」,右派批評當局「打右燈向左轉」,作為體制內學者,俞卻不能自由臧否最高當局。不知這是否和施芝鴻的批評「左右之爭撕裂了中國社會」有關。在一個包容多元思想的社會,觀點和見解上的左右之爭,是再正常不過的。可是在中國,它卻被稱作撕裂社會的罪魁禍首。這是否預示著,中國在這方面可能會愈發不正常呢?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的左右派之爭議確有偃旗息鼓之動向。這說明言論自由正在被壓縮,而且會進一步被壓縮;這也說明,習李連憲法都落實不了,遑論政改!

本文留言

作者未普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